体育特色下的“课课练”模式
2015-12-07张丹凤
张丹凤
摘 要:上海市亭林中学是一所以体育为特色的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校先后被授予“上海市体育传统项目(田径)学校”“上海市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荣誉。学校每年为各体育院校输送大量人才。体育是上海市亭林中学的特色,然而体育教学更是该校的传统特色,教师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每次课中用5~10分钟进行“课课练”练习,利用器械或徒手进行各种手段、方式的体育训练,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各运动项目的动作技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课课练;身体素质;体育教学模式
一、“课课练”的优势
传统的体育教学一直遵循的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为目的的教学方式。“课课练”是体育课的一种良好补充形式,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成是体育课的延伸,从技能形成的规律来看,只靠一周3节体育课是无法让学生真正掌握技术动作的,我们可以用“课课练”的形式补偿动技能掌握的不足。通过每次体育课上5~10分钟的专门性练习,提高学生平衡、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为其全面提高身体素质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我校体育特色下呈现的“课课练”形式
近两年学校被授予“上海市体育传统项目(田径、女足)学校”“上海市校园足球一条龙学校”“上海市排球联盟学校”等荣誉。
学校开设有篮球、足球、乒乓球、棋类等多种体育类的社团活动,更研修了短跑、长跑、跳远、投掷、篮球、足球、健美操、武术、体育术科高考辅导等多门校本课程。
1.“课课练”在体育课堂中的实施
我们打破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让学生按自己的兴趣出发,结合学校实际选择教学;目前我校作为上海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第一批试点学校,目的是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为适合社会的发展,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第一”的终身体育思想,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和相关知识,形成科学良好的生活方式。
在课程时间的分配上,从传统意义上的每星期三一节40分钟的小课,改变为现在“2+1+2”模式,即:80分钟专项课、40分钟基础课、80分钟活动课。每次课除了主教材的专项技术学习外,再安排15~20分钟的专项素质和综合身体素质练习,以发展学生耐力、力量、速度、灵敏、柔韧等方面的身体素质。
课程设置上,我们在常规课程之外,每周还安排了一次80分钟的活动课,在如此紧张的高中学业中,我校此举也是大胆创新。在活动课上,我们以班级为单位,先进行基本身体素质练习,事实上,这样的安排更像是“课课练”的练习形式。
传统的“课课练”内容一般以田径辅助项目为主,枯燥无味,内容单一。比如,原地高抬腿跑、仰卧起坐等。一般这种练习都是强迫性的,学生按部就班地跟着老师做,却少了一些趣味性。
在二期课改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在逐渐摸索探究,进行创新和改进。例如,把短绳围成圈放于地上,结合踩圈进行高抬腿练习,使其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让学生乐学、乐练,从而达到锻炼身体之目的。
2.“课课练”在课外活动中的实施
我校将“课课练”的内容和大课间结合起来,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每天通过40分钟的大课间,组织全体学生在每次的广播操之后,进行立定跳远、单脚跳、俯卧撑、立卧撑、长跑等一系列活动,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身体素质。
我校还将“课课练”与学校体育竞赛结合起来,组织全校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女生800 m,男生1200 m的长跑比赛。在比赛中,全部学生完成比赛,无一人中途退赛,在赛后,无一学生出现不适症状。在成绩统计时,我们惊喜地发现,我校的整体长跑成绩是可喜的,这为我校常年蝉联金山区阳光大联赛“冬季长跑”第一名奠定了基础。
实践证明,以上多种形式的“课课练”的灵活性很好,教师处理好“课课练”与诸多因素之间的关系,对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竞赛等有很大的帮助。
三、体育器械在“课课练”中的作用
在体育课中加入“课课练”,我们始终遵循“课课练”的器材应该尽量简单化,要和教学内容中的器材相结合,做到“一物多用”,要尽量开发器材的功能,不能就“课课练”而要搬运大量器材,那样会耗时耗力。
比如,在进行高中女生垫上运动教学时,主教材需要的体操垫,在“课课练”中仍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利用体操垫发展针对垫上运动的“课课练”,既要考虑到教师对教学安全和教学组织的执行,又要考虑到学生对它的兴趣。
通过实践证明,学生对“课课练”持积极、支持的态度,体育课上学生锻炼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氛围得到改善。与此同时,学生掌握了多种练习的方法,锻炼身体的能力有所提高,体育课的密度可增加6%~7%,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仲礼.“课课练”的内容、方法、和实践安排[J].体育博览,1984(04).
[2]梁定邦,王文清.“课课练”的跟踪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1994.
[3]毛振明.在体育课中如何有效地锻炼学生身体[J].体育教学,2011.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