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理论在日常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15-12-07董传霞
董传霞
【摘要】随着社会对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英语写作显得越来越重要。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因为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学生在这一块不能得到有效的训练及提高,因此针对这一现象我尝试着将支架式理论应运到日常英语写作教学中并从中得出一些教学灵感。
【关键词】支架式理论 英语写作教学 感悟
一直以来写作是困扰着教师和学生的难题,学生上课怕写作文,教师上各种类型的展示课、公开课甚至是赛教都会不自觉地绕开写作课。究其原因是因为传统写作教学较枯燥、乏味且难度较大。因此有必要运用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来改变目前这种现状,支架式即过程式教学法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产生的。
支架式写作教学就是一种为学生在写作准备阶段、写作过程以及批改阶段提供支架的写作教学方法,即教师在学生“最近发展区”搭建写作的“脚手架”,帮助学生主动学习写作。学生从借助支持到摆脱支持,在写作中不断构建自己,最终写作能力得到提高。我通过将此理论与日常英语写作教学实践相结合得出了如下的感悟:
一、激发动机,培养学生的兴趣
人的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学生进行学习也总是为一定的学习动机所支配,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学生如果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学习的目的或学习的社会意义,就会养成学习自觉性,而且有了自觉性就会迸发出学习的极大热情,促进他们勤奋苦练。因此要想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教师就必须多花心思。如,让学生用英文记课堂笔记;听写浅于课文的短文;让学生根据书上重点词、词组、句型或例句,举一反三,造出正确的句子;或者要求学生在保留原文主要内容的前提下,对课文进行改写或缩写。方法很多,只要教师用心就会找到适合自己学生的好方法。
二、将支架式理论应用于实际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写作是一种经过长期训练才能形成的语言能力,而不是靠写一两篇短文就能一蹴而就。然而在实践教学中,往往是根据课文的要求来安排写作练习,而且有时把它当成一般的作业来看,缺乏一种从字、词、句、段、文的顺序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长期训练。教师一般都是以阅读为主,留给写作的时间甚至没有。多数教师只是简单提一下,把文章布置给学生课下去完成,而每位教師的教学任务都很大,要逐一地详细去批改每一份几乎是不大可能的,时间一长,写作能力的提高就难上加难了。所以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尝试:
1.积累词汇,促进写作。写作的过程须由浅入深、由简到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环紧扣一环地训练。衡量一个学生英语水平及交际能力的高低,关键还得看他掌握词汇量的多少。教学大纲规定的词汇是经过科学筛选的,是中学生学好英语所需的最基本的词汇。为达到这一要求教师可在教学中坚持不定期听写、默写单词,并要求学生写出词的拼写形式、词类。当堂同桌交换批改,教师抽查。要求默写率达到90%,对默写错的,要立即订正。不间断的循环往复的练习,这就会使学生在长期的默写中积累大量的词汇。
2.围绕课文综合训练,促进写作。平时在教学中出现的重点词汇、词组,尽量要求学生口头造句,并要求学生记下口头造句的句子,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用英语记笔记的能力。另外,平时要求学生不过分依赖词典进行写作,而应该多背诵英语单词和习惯用法,注意平时积累,鼓励学生尽可能地多背诵一些精彩文章,而这些句子、文章往往就在我们的身边。此外在上课文时遇到一个好的句型应引导学生作句型转换训练,学会一个句子的多种表达方式。因为通过做句型转换训练学生能拓宽思路,做到高瞻远瞩。
3.限时模拟写作训练。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与他们的写作方法、扎实的基础和大量的练习息息相关。所以进行适当的模拟训练很有必要,具体做法是提供给学生写作材料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出写作提纲。学生写作的时候,教师可巡回指导,对已经完成的学生进行批改,并当面点评。然后,教师还可以展示范文或几篇好的学生作文让学生通过对比找出差距,发现自己文章的错误。这样做可以提高学生能力,通过几次这样的训练,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以增强他们的写作兴趣。
三、科学批改,及时讲评
在现实的英语教学中,有些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评估存在严重的缺陷,师生间没有达到真正的交流。教师的注意力过多地放在拼写、标点符号、语法、句法和措辞等方面的错误,而忽视了内容。修改后的作文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和原稿几乎无差别,所以学生感到不能从教师的反馈中得到他们所期望的那种指导,结果往往事倍功半。教师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批改作文,而学生只关心分数的高低,对教师的评语和修改的部分往往不认真阅读,同样的错误在以后的作文中依然出现。
另外,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自我修改,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纠正。这一修改能使学生对自己所犯的错误印象更深刻。在这之后可利用学生间互评和组内互换修改,这样能够很好地发现各自存在的问题,共同修改,共同提高。在讲评这一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传阅改好后的作文。此做法的目的不是用个人的优劣表现去相互激励,其真正目的在于借鉴他人的错误给自己以警示。
总之,学无止境,教无定法,任何适合学生的方法都是好方法,教师只有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发现才能推动自己往有效教学的更高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琳.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2]鲍勤.支架式模式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J].云南电大学报,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