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2015-11-28张陇玲
张陇玲
【关键词】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五步十节”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21—0092—01
当前,新课程改革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要求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即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有意义的教学,强调学生的核心地位。提出在课堂学习中,师生能积极参与、互动交流,从而实现教学相长,使师生都得到发展。为了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改革,克服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和低效性,笔者所在学校大力倡导构建语文高效课堂,实施“五步十节”的教学模式。一年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尝试、探究这一模式,并对教学模式的粗浅认识和点滴做法归纳如下:
一、预习反馈,导入质疑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导入至关重要,导入方式灵活多样,教师可根据课的类型、教学内容、学情等灵活选择。一年级学生刚入学不久,导入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可采用讲故事、猜谜语、谈话等多种方式导入。如,教学《两件宝》时,用谜语导入;教学《锄禾》时,针对学生浪费营养早餐的情况导入;教学《小母鸡种稻子》时,用歌曲《劳动最光荣》导入。目的是一开始上课就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激活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能积极主动、身心愉悦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中高年级学生也可以带着明确的学习任务、要求和学法进行课前预习,并在开课时反馈、展示和交流,通过联想、质疑、困惑问题梳理等导入新课的学习。
二、明确目标,导学引领
目标是一堂课的灵魂,教师应针对学习内容,设计简明扼要、具体可行的学习目标,明确师生的教与学在新课中所要达到的效果。根据课堂流程,针对每个环节学习的内容、问题学法、活动、步骤等设计和出示每环节的学习导航,解决本环节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引领学生按一定的步骤,采用恰当的方法,完成每环节的学习任务,使教与学的过程有的放矢。
三、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是一节课的关键。现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交流——探究”的核心正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要想角色转变,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主体,教师要做好信任和指导。
第一,充分信任,给足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如,在教学《长江三峡》时,笔者给予了充分的信任和时空给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声情并茂地读书,交流自己的理解,学生不仅能读懂文字,还意想不到地将文字转化为图解,从而进一步体会到比喻的精妙。
第二,学生合作探究并不等于教师缄口不语。当讲还得讲,当导还得导,但要科学,只有科学指导,才能提升效能,让学生善于自主合作探究。如果这里的指导到位,就会呈现学生仿写句子的精彩。所以,只要教师“导”得及时,“导”得精到,“导”得科学,便丝毫不会掩盖学生“主动学习”的锋芒,而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自主合作探究过程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讲评归纳,反思升华
讲评归纳,反思升华是一节课的精华,是对本课的重难点及学生学习中的困难、问题进一步讲解、评析,是学生进一步巩固,从而达到内化的过程。这一环节大多与第三步糅合在一起,个别课型可单独提炼。如,在教学《小母鸡种稻子》时,笔者引导学生抓住小母鸡和小鸭、小猫、小猪的对话,紧扣“愿意、太辛苦”这两个词语,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小母鸡的勤劳、坚持不懈,小鸭、小猫、小猪的懒惰,以及后来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了错误。然后出示“你愿意……吗”和“……把……送给……”进行说话训练。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发言积极,内容丰富,掀起了课堂学习的高潮,有效地突破了重难点。
五、总结检测,拓展延伸
本环节从知识、技能、方法、情感等方面全面总结本课收获。围绕目标,运用恰当的内容、方式检测学习效果,结合内容实际进行拓展延伸。如,在教完《乌鸦喝水》一课后,笔者问学生:如果你是乌鸦,还有什么好办法能喝到水呢?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用嘴把瓶子扶倒的,有用吸管喝水的……只要学生说得合情合理,笔者便给予认可。学生的表现欲被充分调动起来,不仅学到了知识,发散思维也得到了训练,达到了一石二鸟的效果。
总之,教有法而无定法,“五步十节”教学模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应结合教材、课型、学情及自己的教学风格,灵活运用,力求在细节上个性化发展,使课堂体现“参与、互动、发展”六字方针,努力构建优质高效课堂。
(课题批准号:GS[2014]GHB1087)
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