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不良睡眠习惯的成因及对策

2015-11-28周丽梅

甘肃教育 2015年21期
关键词:成因幼儿对策

周丽梅

【关键词】 幼儿;不良睡眠习惯;成因;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21—0045—01

幼儿的睡眠教育是幼儿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幼儿的睡眠环境、规律以及习惯的好坏不仅会影响到幼儿的思维、学习和日常生活,更重要的是它还会影响到幼儿的情绪、心理以及身体健康。下面,笔者将通过两个案例分析来阐明睡眠教育的重要性。

一、案例再现

案例1:婷婷今年4岁。刚入园时,对幼儿园的活动不大感兴趣,每次到中午睡觉时就开始哭闹,怎么也不愿睡。开始,老师以为这可能和其他孩子一样还不适应。可一周过去了,她还是哭着不愿睡。当老师与婷婷妈妈沟通时,她妈妈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对老师说:“哟,我忘了告诉你,婷婷在家睡觉时必须抱着布娃娃才能入睡,我明天就把布娃娃送过来。”第二天中午,婷婷看到了熟悉的布娃娃,果然不哭了,抱着布娃娃很快入睡了。

案例2:刘阳(化名)小朋友从进入幼儿园的第一天,老师就发现他每天午休时总爱趴着睡。为了纠正这种不良姿势,每次老师都要把他翻过来,让他仰卧,可他好像并不习惯。整整一周他都是这样趴在枕头上睡觉的,而且还睡得挺香。老师把这一情况向家长作了反映,家长说:“孩子在家里就这样,我们也没办法。”

二、不良睡眠习惯的成因

以上两个案例反映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幼儿的这种睡眠习惯是一种不良的习惯,是需要纠正的。那么,这种习惯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在同家长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婷婷的家庭是一个单亲家庭,妈妈没有固定的工作,她有晚上打麻将的嗜好。因此,每天晚上,她早早就哄婷婷睡了,等婷婷睡着以后,她在床边放一个布娃娃就打麻将去了,长期如此,这就是婷婷这种睡眠习惯形成的根源。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在没有人呵护的环境下睡眠,醒来后会感到害怕、恐惧。婷婷正是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睡觉的,这样的环境对她缺乏安全感。她只能以布娃娃为伴,久而久之便对此产生了依赖,而一旦这种依赖突然消失,她就会恐惧害怕。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婷婷为什么会在幼儿园午休时不愿睡觉了。

而对于刘阳,家长则告诉我们,他们对孩子比较娇惯,在家里任其所为。刘阳经常喜欢爬在沙发或床上看电视,尤其爱看动画片,常常是节目还没完,人已睡着了,家长又不忍心叫醒他,就任他睡了,时间一长,便养成了趴着睡觉的习惯。通过对这种现象的分析,我们认为,这是放纵的结果。

三、不良睡眠习惯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不良的睡眠习惯,是直接影响幼儿生活学习、身心健康和成长发展的重要因素。睡眠习惯好、有规律、睡眠充分的幼儿,在学习活动中情绪高、兴趣浓、思维活跃、喜欢与人合作,而睡眠有问题的幼儿,则常常表现出焦虑不安、思维迟钝、言行不合规范、行为习惯比较差等特征。

婷婷对环境的恐惧,使她对布娃娃依赖,这必然会对她的心理、生理、思维,甚至对她将来适应环境的能力产生不良影响。而刘阳的趴睡,会对他的生长发育尤其是牙齿、颈椎和脊椎的发育造成不良影响,而且趴睡由于心脏受到挤压,呼吸不够充分,会使心脏的发育受到损害。这些不良习惯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一日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

四、提高幼儿睡眠质量的主要途径

1. 家园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在实际保育过程中,要把睡眠教育当作幼儿教育中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我们在纠正婷婷睡眠习惯时,就是与家长合作,首先提出家长晚上必须陪着孩子睡,给予更多的关爱;在幼儿园,教师也同样多关注她、看着她、陪着她,以便逐渐淡化她的恐惧心理和对布娃娃的依赖心理,直至消除这种心理。由此,我们认为,当教师发现幼儿具有不良睡眠习惯时,要及时与家长联系沟通,找出形成不良睡眠习惯的原因,根据实际确定行之有效的方法,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引导纠正,方可奏效。

2. 营造安全、安静、温暖、舒适的睡眠环境。如果幼儿感到在家是安全的、温馨的、温暖的,在幼儿园是安静的、舒适的,他们才不会紧张、恐惧,才能完全放心、放松,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注意创设这种环境。

3. 正面引导与榜样示范相结合。让幼儿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姿势,什么是不正确的姿势。对于习惯比较好的幼儿,还可树为榜样,利用幼儿喜欢模仿的特点鼓励他们模仿学习,一有进步就表扬。如,我们在纠正刘阳的睡姿时,就是采用了这种方法,并且很快就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编辑:王金梅

猜你喜欢

成因幼儿对策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诊错因 知对策
说说两种『白气』的成因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