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支持忻州市新型农业发展实证分析

2015-11-27陈培军

经济师 2015年10期
关键词:制约因素对策建议金融

陈培军

摘 要:发展新型农业是实现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忻州做为全国典型的杂粮生产区、生态畜牧经济区,随着近几年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新型农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在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已初步形成了糯玉米、小杂粮、食用葵、中药材、干鲜果、优质瓜菜等一大批优势特色产业,有效促进了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但通过调查发现,在金融支持新型农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农业经济弱质性较强、农业产业化整体水平不高、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低等问题,制约了新型农业产业的发展。文章简述了忻州市新型农业和金融支持转型农业发展情况,分析了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 新型农业 发展情况 制约因素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0-179-02

一、山西省忻州市新型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1.推广特色种植业注重高效益。近年来,山西省忻州市因地制宜,注重培育“一村一品”特色种植业,在各级政府政策引导下,拉动了全市近2亿元的高效和农业投资规模,确保了高效农业的长足发展。全市实施“玉米、小杂粮丰产增粮计划”,到2014年,落实优质玉米播种面积347.05万亩、优质小杂粮播种面积207.08万亩、特色瓜菜播种面积20.96万亩。全市共建设丰产方214个,面积89.86万亩,平均亩产1300多斤。其中玉米丰产方97个,面积达到55.34万亩;建设高效小杂粮丰产方79个,面积23.36万亩,平均亩产400斤。新建新型下凹式日光节能温室3787座,每座平均收入2万多元;新建移动大棚2759座,每座平均收入1万多元;新发展设施农业示范园区100个,建立规模型标准化示范村389个,示范片190个。

2.鼓励健康养殖业注重上规模。忻州市财政投资2000万元建设规模设施养殖业,确保了规模健康养殖业的稳步发展。实施了“品种改良、草地建设、规模养殖和动物防疫及畜产品安全”四大工程。到2014年底,全市牛、羊、猪、鸡良种覆盖率均达到61%以上;人工种草及天然草地改良20.9万亩,饲料作物种植61.5万亩;实施草地围栏8.1万亩,推广配合饲料22万吨;加工利用秸秆242.9万吨;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100个,建设养殖示范村60个,规模养殖场达到1350个,规模养殖户总数达到3.2万户。舍饲羊185万只,舍饲牛20.5万头;全市畜禽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疫病免疫均达到了100%。

3.培育农产品加工业注重创品牌。通过积极探索“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到2014年底,全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达到2920个,其中新发展1585个,入社社员达52922户,占总农户71.1万户的7.4%。建设无公害与绿色有机农业生产基地199.58万亩。新完成15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全市无公害农产品与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发展到201个。全市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发展到175个,其中加工龙头企业128个,较上年新增13个。实现销售收入25.43亿元以上,增幅达9.25%以上;各类农畜产品加工转化量可达到70.5万吨,比去年增加3万吨;带动农户总数达到35.2万户,比去年同期增加1.5万户。在“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上,忻州市涉及粮、油、菜、肉奶蛋以及剪纸、木雕、刺绣等加工精品,吸引了投资客商,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6个,总投资15.6亿元,引资9.6亿元,签约采购贸易项目8个,贸易量32万吨,贸易额7.2亿元,签订劳务订单1300人。

4.发展农业机械化注重广覆盖。近年来在中央农机补贴大幅增长的拉动下,全市适用性农机及农机具增长迅速。2014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200.1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1%。拖拉機保有量达到33391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达到6047台,比上年增长31.9%。农业机械作业领域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由大田农业向设施农业、由种植业向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扩展,由机耕、机播向玉米、马铃薯机收、秸秆还田等领域延伸,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发展空间不断扩展,农业机械化向深度和广度全面拓展。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大大减轻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把农民从繁重的农业生产中解放了出来。据了解,2014年,忻州外出务工人员达到5.1万人(次),占到农村劳动力的9.3%。

二、金融支持新型农业发展情况

1.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引导信贷结构调整。为引导金融机构准确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力度和重点,保持合理的信贷增长规模,人行忻州中支制定出台了《金融支持忻州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实施意见》,对金融支持“三农”和新型农业产业做了具体说明。同时,根据全年信贷规划,督促辖内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落实差别准备金措施。2014年新增支农再贷款5亿元,引导涉农金融机构加大“三农”、小微企业和民生工程等薄弱环节支持力度。同时,通过开展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出台《忻州市商标权质押贷款实施意见》,推动金融机构调整优化信贷结构。2014年末,全市各项贷款余额644.4亿元,比年初增长10.5%。其中“三农”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52亿元,较年初增加17.45亿元,增长12.9%,高于全部贷款增速2.4个百分点。

2.积极创新金融产品,解决企业融资需求。忻州市金融机构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资金需求,研发推出了多种金融信贷产品。建设银行先后开发推出了住房抵押贷款、“赢得利”融资产品;工商银行开办了保理贷款业务、押汇贷款业务;农业银行推广了“惠农卡”农业贷款业务;邮政储蓄银行开办了“好借好还”小额贷款业务;农村信用社推出了农户蔬菜大棚、养殖场、住房、土地承包权抵押贷款业务、信用社入股社员诚信贷款、易贷通贷款卡、配套加工企业+核心企业担保贷款、存货抵押贷款等品种。定襄县山田园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省级龙头企业,当地信用社通过“配套加工企业+核心企业担保”信贷产品向企业放贷4000万元,升级完成一亿穗特色速冻糯玉米加工项目,扩大糯玉米种植基地4.2万亩,成为山西省唯一的自营出口糯玉米农产品创汇企业。目前年产鲜玉米1.16亿穗,直接带动了忻府区、定襄、原平及河北等周边省市县2.7万多户农民增收。

3.帮助企业搭建平台,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忻州市金融机构积极帮助新型农业企业搭建土地流转平台、信息技术平台以及农产品购销平台,围绕当地优势农业和特色农产品,以供应链的核心企业为中心,捆绑上下游中小企业、农户和消费者,提供支持农业供应链的系统性金融服务,化解了企业的融资难题,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推动了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协调持续发展。去年以来,针对蔬菜价格高、运输成本大的实际情况,忻州市金融部门积极配合市政府“一区千园十万棚设施农业建设行动计划”,丰富城乡居民的“菜蓝子”。截止2014年底,忻州市农信社累计为701户菜农提供种植信息和技术支持,发放贷款4227万元,支持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总面积达2829亩,并通过多种渠道帮助菜农开辟市场,借助农业供应链金融,一方面确保了信贷资产质量,另一方面解决了农户增收问题。

4.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为切实化解新型农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忻州市以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为突破口,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培育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的金融机构,有效解决了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服务体系的提质升级。针对新型农业企业较为分散、实力较弱,个体性较强,金融风险较大的实际,忻州市加快培育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引导信贷资金和民间资金不断向“三农”、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流入。2010年3月忻州首家、山西第二家农村合作银行在繁峙挂牌成立;2011年9月忻州首家村镇银行在原平成功挂牌;10月忻州首家、山西第四家农村商业银行在五台挂牌成立;至2014年底全市小额贷款公司已达114家。目前已形成以商业银行为主,农合行、村镇银行为辅,以担保公司、典当行、小额贷款公司为补充的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格局。至2014年末,全市农合行、农商行、村镇银行、小贷公司四大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80.41亿元,极大地满足了新型农业企业的资金需求。

三、制约因素

1.农业经济的弱质性影响金融投入。以规模化种养殖、特色农业产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涉农经济需要的资金量大、生产周期长、风险较高,特别容易受自然灾害影响,在政策保障和商业保险不能及时跟进的情况下,资金回报率与高风险不对称,金融机构主动投入涉农贷款的积极性不高。另外,新型农业企业普遍存在经营规模小且分散,资金需求具有临时性、季节性强的特点,贷款管理成本高,与工矿类大企业相比信贷风险大、可抵押资产少、信用等级低。面对正规金融机构严格的信贷政策,很难形成有效的资金需求。

2.农业产业化整体发展水平不高。总体上来看,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步伐仍较缓慢,总体规模小、带动能力弱、产业链条短,大多数经营组织仍停留在粗浅加工、传统买卖的层面上,精深加工比重很小,技术含量和科技附加值比较低,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农业品牌建设刚刚起步,市场竞争力不强。加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滞后,本地农产品加工原料无法满足企业加工需求,制约了新型农业企业的发展。

3.“公司+农户”模式利益联结机制脆弱。利益联结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持久发展的关键。调查发现,目前,忻州市多数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尚不健全和完善,联结关系不紧密,只是一种简单的买卖關系,未形成真正的“公司+农户”一体化经营。企业(组织)和农户之间缺乏诚信,双方之间没有有效的制衡,单方违约现象时有发生,没有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影响到农业产业化原材料的可靠供给。

4.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低。据调查,全市71.1万户农村家庭耕种着面积为782.4万亩基本农田,平均每户农民家庭耕种着11亩土地。规模种植大户甚少。全市土地集约化规模经营程度很低,土地分散经营、流转不畅的问题仍较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生产综合效益的提高,阻碍了新型农业规模化发展。

5.财政杠杆作用没有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用于鼓励和支持县域金融发展的占比不高,且资金利用的效率较差,一部分直接用于发放给农户和企业作为直接支持,另一部分用于建立各类担保公司,真正用于改善金融支持效果(例如:各类贷款贴息)的资金相对较少,信贷风险补偿机制未真正建立,财政专项补偿基金不能完全落实。

四、政策建议

1.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加强政金企交流合作。地方政府部门应定期召开座谈会,及时向金融机构提供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状况,金融机构要及时向政府及企业公布相关信贷政策,企业要真实地向政府部门、金融部门提供发展及资金需求计划,通过政、金、企座谈的形式,加强沟通了解和交流合作,使政府引导有根据,企业融资有目标,金融信贷投放有方向,促进农业产业化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建立定期协作机制和定期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各类融资洽谈会、金融产品推荐会等形式,有效解决新型农业发展中的融资问题。

2.针对新型农业特点,创新金融服务方式。金融机构在信贷产品设计方面,应注重产业链的生产基地、加工转化和市场拓展三个关键环节,对“公司+农户”、“合作组织+农户”、“农业示范户贷款”等各种信贷产品进行创新。在抵押担保方面,要探索用门面房抵押、林权抵押、贸易订单、仓单、应收贷款质押等多种方式进行担保。在贷款服务方面,实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一条龙式贷款营销模式,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建立信贷快速反应机制和“三农”贷款单独考核机制,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3.健全风险补偿机制,降低农业信贷风险。实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贴息政策,对农信社超过基准利率上浮部分给予财政贴息,解决支农与增效之间的矛盾;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对金融机构开展国家鼓励的低收益高风险农业贷款业务,提供利差补贴和呆账贷款损失的弥补;建立保险补偿机制,鼓励保险公司开发农业贷款补偿保险品种,支持商业性保险公司开拓县域农业保险市场,探索银保互动机制;引导县域企业提高直接融资水平,帮助县域企业拓展直接融资渠道,例如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

4.改善金融服务环境,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要推动农村地区金融电子化建设水平,在县域扩展金融基础服务,提供资金汇划、理财服务、证券买卖以及信用卡等服务产品,增强各类银行服务终端在县域地区的投放率,提高电子转账、结算的使用率,降低现金的使用量,逐步缩减城乡金融服务水平的差距。要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把信用评定的覆盖面从企业推广到个人。

5.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土地流转。要按照中央一号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增加对农田水利和农业综合开发投入,不断强化农业基础,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积极促进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鼓励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科技人员等农业经营主体投资效益农业,连片开发流转土地,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冯学荣.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考量分析.金融时报,2014.9.29

[2] 杨中法.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研究.时代金融,2014(12)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忻州市中心支行 山西忻州 034000)

(责编:李雪)

猜你喜欢

制约因素对策建议金融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P2P金融解读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