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循环化改造对策研究

2015-11-27王旭然

经济师 2015年10期
关键词:濮阳技术开发区开发区

王旭然

摘 要:文章对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概况及开发区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的有利条件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开发区实施循环化改造的原则和目标,提出了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积极探索符合濮阳开发区实际的循环型园区发展模式,以期能为同类园区发展提供示范。

关鍵词:濮阳开发区 循环经济 循环化改造 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0-200-02

发展循环经济是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党的十八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的重大举措。园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2013年10月国家发改委与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同意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等20个园区的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13〕2197号),这将进一步为濮阳开发区循环经济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综合竞争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一、开发区概况及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情况

国家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濮阳市城区西部,成立于1992年9月,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辖两镇一乡四个街道办事处,132个行政村,常驻人口21.9万人,总控制面积232平方公里,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国首家国家火炬计划生物化工产业基地、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化示范基地、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新型工业化(化工)产业示范基地、国家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先进园区和河南省精细化工特色产业示范基地。

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位于濮瑞路东、化工一路西、濮水河以南、晋豫鲁铁路以北及以南部分区域,规划面积7.1平方公里,以中原大化、中原乙烯为依托,链式推进,创新发展。目前,园区内已形成年产70万吨甲醇、30万吨合成氨、32万吨乙烯、16万吨丙烯、100万吨真空盐、52万吨尿素、25万吨苯、15万吨糠醇、10万吨甲醛、5万吨双氧水、8.5万吨三聚氰胺、6.5万吨甲酸钠、3.2万吨N-甲基吡咯烷酮、3万吨LED封装材料、2万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生产能力。中原乙烯拥有国内最先进的煤制甲醇制烯烃工艺;中原大化已成为亚洲最大的三聚氰氨生产基地;龙宇化工拥有国内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天炉煤制气技术;迈奇化学成为亚洲最大的锂电池原料供应商,2014年,在“新三板”挂牌上市;惠成电子成为全国最大的LED封装材料供应商,2015年,在创业板上市;颖泰化工是国内最大的酰胺类农药生产商,2015年,与中农发集团并购重组上市。宏业化工是全球最大的糠醇生产基地;班德路成为全国单套规模最大、连续生产萜烯树脂的企业;沃森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项目以技术创新和生产规模引领行业发展,成为全国最大、河南首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生产基地。当前,围绕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三化”融合链接发展,开发区积极推进中原乙烯扩大MTO装置规模和投资28亿元的气化岛项目建设,使烯烃生产逐步达到百万吨级,原料气实现充足供给,为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化工新材料产业提供原料保障。

二、循环化改造思路和目标

1.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支撑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围绕建设全国新型工业化化工产业示范基地的总体目标,充分发挥石油、煤炭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着力推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实现空间布局合理化;着力推进石油煤化融合发展,提高能源资源产出率;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水平;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探索高效管理运行模式,全面提升开发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把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成为全国化工类园区循环化改造的示范园区。

2.总体目标。通过循环化改造,开发区空间布局更加合理,煤化石化融合发展的循环产业体系更加完善、产能合理配置、各类副产品和废弃物充分利用,能源和水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更为完善,管理水平更加科学有效。初步形成适合开发区的循环化改造范式、管理模式,建成全国化工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区。

到2015年,实现开发区生产总值266亿元,资源产出率由0.37万元/吨提高到0.48万元/吨,能源产出率由0.92万元/吨标煤提高到1.08万元/吨标煤,土地产出率提高到2030.53万元/公顷,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到2.31吨标煤/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取水量降至33.62立方米/万元,主要污染物排放均达到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

三、循环化改造的主要任务

循环化改造将依托开发区在“十二五”期间开展的具体工作和任务逐步进行,按照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要求,对循环化改造进行总体框架设计,重点从空间布局、循环经济产业链构建、关键物质流分析、生态建设、公共基础实施、组织管理等多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任务,推进循环化改造。

(一)优化空间布局,促进集约化发展

针对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早期建设中土地粗放式发展,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不够、产业集群效应不强、单位土地产值不高、各区域间物流效率较低等问题,遵循循环化改造的总体思路,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聚集”的原则,通过淘汰落后、置换搬迁、产业链招商等措施,鼓励引导企业围绕物质流和产品链进行合理布局,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

(二)优化产业链条,实现石化煤化融合发展

依托当地丰富的石油煤炭资源和产业优势,重点围绕开发区内的核心节点企业,加快石油化工、煤化工等产业链的延伸与改造,并加强石油化工和煤化工之间的耦合链接发展,构建以资源、产品、副产物及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为核心的特色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实现原料投入和废弃物排放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

(三)加强资源交换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猜你喜欢

濮阳技术开发区开发区
濮阳新型化工基地
国家级娄底经济技术开发区
濮阳新型化工基地
国家级娄底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家级娄底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家级娄底经济技术开发区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
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濮阳实践”
挤压还是带动:开发区FDI外溢对无开发区城市经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