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5-11-27宋珺李艳波
宋珺 李艳波
摘 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由于大学生是新媒体技术使用最为广泛、最为活跃的一个群体,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成为现代高校的一个崭新课题。文章阐述了新媒体时代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及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提出了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主体地位弱化、教育內容缺乏针对性、教育方法不当、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给出新媒体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 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0-201-02
一、新媒体时代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新媒体时代特征和社会环境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变化中形成了丰富多彩、新颖独特的内容和形式,教育方法更加符合现代大学生的个性需求,更具时代意义与特色。因此,如何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充分有效地利用新媒体,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上一个新台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新媒体时代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体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的步伐,开拓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从而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新媒体时代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
随着新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大学生群体的目光迅速被QQ、微博和手机冲浪、微信这些新兴媒体形态所吸引。新媒体以其自由、开放、信息量多、传播速度快,更新十分频繁的特点,使大学生脱离了传统媒体的限制,加强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信息传递,使得交流更加容易,新媒体时代给大学生带来了许多便捷和好处,成为大学生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生活方式。然而,大学生作为青年中最具有开拓性、创新性的庞大群体,面对着现实生活中的学习、生活、就业等多重压力,极易受到一些不理智、煽动性信息的误导。同时,新媒体为大学生肆意宣泄情绪、随意表达观点、随时张扬个性、发挥奇思妙想提供了舞台。使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依赖性越来越严重。网络的开放性,使网络上的自由权利得到足够保障,而个人的道德责任却很少被追究,使得部分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
三、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弱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教师为主体的通过课堂上老师讲授灌输的方式,或者通过传授书本知识的方式进行的,老师讲什么,学生学什么,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课。新媒体的出现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微信等方式发布学习材料,教育者可以将自己的课程材料传输给大学生去学习和下载,也可以通过网络、QQ等工具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突出受教育者的独立主体地位,极大地调动了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够使学生放下心理包袱,敞开心扉,接受对方的观点和意见,同时也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信任度,也更能够促使教育者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2.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缺乏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政治思想的灌输,如果采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将会使整个教育过程官方味十足,缺乏亲切力和吸引力,容易导致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以及社会生活相结合,如果不能将大学生感兴趣或者是熟知的案例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忽视学生自身需要和所处的现实社会环境,不重视特定时期特定教育内容的更新改革,造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时代要求脱节,将导致大学生对教育内容失去兴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出现被动学习的现象。
3.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当。一直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习惯于硬性灌输、行政命令式的教育模式,任课教师习惯于靠课堂讲解、做报告等学生不感兴趣的方式方法进行讲授,缺乏有效的疏导、启发、指导和实践教育,没有新意和创意,如演讲、辩论、讨论以及观摩体验等方式,缺乏吸引力。忽视了学生的主体需要和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交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和道德品质的养成等同于科技知识的接受与理解,没有将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关注学生实际需要的理念贯穿于教育过程中,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地位,缺乏接受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4.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机制不健全。高校学生管理机制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载体,思想政治教育则是高校学生管理机制取得实效的切实保障。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强调以人为核心,以学生自我管理为基础。在学生管理机制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运用启发、教育和激励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引导大学生接受和认同教育管理机制,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及教师也应转变管理观念,把管理内容和目标渗透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以合理、有效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使大学生乐于接受,避免引起反感和抵触心理,维护高校和谐稳定的良好秩序。
四、新媒体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素质和能力。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教师作为教育的引导者,通过传道、授业、解惑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养成独立思考、渴求知识的好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政治和业务水平、掌握新媒体技术,要充分认识到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将枯燥乏味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知识生活化、趣味化,要求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利用新媒体把抽象的理论知识更加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从容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