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教育的相互性研究

2015-11-27张久楠兰玲盖潇方

经济师 2015年10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教育

张久楠 兰玲 盖潇方

摘 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调整教育结构层次、转变教育方式方法、促进公平教育和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教育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大量优秀的人才,有效补给了人力资源库,推动了城镇化的良性有序流动。研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教育的相互性,有利于调整教育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不匹配性,以更好发挥教育对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 教育 相互性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章编号:1004-4914(2015)10-009-04

一、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因素

教育为劳动者提供专业的知识,教授他们必备的技能,让他们参与到生产生活中,这样就提高了人力资本存量,提高了劳动产出率,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毋庸置疑,我们受到的教育程度越高,我们的知识储备量越大,综合素质也就越强;接受教育的数量越大,人力资本的积累就越丰富,经济的发展就越有动力,更能获得长足的发展。

(一)教育使人力资本升值,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可以从发展机制的角度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划分成内涵型和发展型;若从发展路径上分,又可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即要在有限的资源下,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全面提高投入产出率和生产效率,在实现需求、产业、要素结构的全面升级下,加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的全面建设,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引领下,我们要摒弃传统的陋习,要着眼于“集约型发展方式”、“内涵型发展方式”、“环境友好型发展方式”、“创建新型工业化”、“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生产效率和投入产出率”、“降低能源和资源的消耗”等等。只有坚持把“科技进步、科技创新”放在企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不变原则,才能使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顺利完成。

为了迎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个严峻的挑战,教育随着多年的实践,也作出了相应的改革与完善,使培养出的人才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更具高素质。伴随着课程改革和全面素质教育的推进,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方面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使学生能更好发挥个人的兴趣爱好,针对学生的特长特点加以鼓励启发,会使学生更加热爱钻研,学有所长。“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方法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思考问题的能力,再适时做出点拨,定会使学生身心荡涤,豁然开朗,有所收益。教育者开始寻求新的教育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摒弃了传统填鸭式的教育方式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思考能力。在大学中,老师更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而不是一味的说教,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这样做毫无新意,只会克隆出一批又一批书呆子。现代的大学课程教学的气氛轻松活泼,老师主要起到领航人的作用,为同学们传道授业解惑,启发学生去主动思考,培养和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挣脱套子的束缚。

正是这种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激发出学生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在第七届大学生I-CAN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国总决赛上,我们感受到了来自创新的力量,体会到了来自大学生们独特的创新思维。在众多作品中,一款利用物联网技术的作品受到了众企业的关注,此款参赛作品通过对各方面的综合比对与计算能够有效地判断出是否有人遗落车外,可以很好地应用于校车安全管理。此外,经过参赛选手的实地应用与检验,一款名为“蜂蜜之家”的参赛作品可以有效地控制蜂箱的温度,得到了很多企业的赞誉,为他们在科技创新研究方面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与方向,也让企业家们感受到后生可畏,新经济发展时代还需要这些高素质人才的引领。

只有在素质教育的培养下,才能孕育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才能更加适应新时代、新环境的发展,才能更加适应新形势和新变革。教育为我国经济的腾飞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1世纪,什么最贵?得到的答案无疑是“人才”,国家之间的竞争,无疑就是人才的竞争。在新的发展形势下,经济发展发展方式发生转变,更需要全面发展綜合素质更高、学习适应能力更强的“高、精、尖”人才,而在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贯彻落实下,必将成为经济发展方式快速转变的强有力催化剂。

(二)教育为城镇化推进提供有利支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随着经济和社会建设的要求,人口的流动量越来越大,这种流动主要包括城乡之间的流动、国内贫困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流动还有经济欠发达和经济发达国家人口之间的流动。伴随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经济发展范围的日益拓宽,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也日益加大。劳动力资源在各个地区得到了重新的分配,促进了人口在全国各个领域间的流动。城市经济发展的迅速膨胀使农村人口找到了赚钱的机会,于是义无反顾地奔入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大潮中。然而,身居贫瘠大山中的这些劳动力鲜少接受教育,缺少必要的知识储备,在生产生活方面面临着诸多障碍,很难保证城乡的高质融合。一直以来,困扰着农村与城市高质量融合的问题包括:一方面因工外出的留守儿童无人照顾,缺少必要的关爱和教导进而出现心理问题;因无力支付学费、家里农活繁重,致使中途辍学,滋生了“童工”的温床;另一方面、流动儿童上学受限,频繁更换学校使教育质量降低,导致失学率升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与处理,将会造成很严重的影响,而问题解决的良方就是发挥教育的力量。

首先,教育能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1)通过教育可以优化人口的文化素质与职业选择;(2)通过教育能使城乡人口实现合理分配;(3)通过教育使人口能够良性有序流动。其次,教育能够改善人口的素质,提高全民族的素质。(1)教育能够提高人口的素质,这方面的功能既体现在对青少年的教育上同时也体现在对成人的教育上。(2)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讲可以使人口数量趋向于合理。一个国家的全面受教育程度越高,其人口出生率就越低。其真正原因是教育事业促进了家庭对教育的需求,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抚养儿童的教育费用,有效起到了控制生育率的作用,由于不用抚养子女也增加了妇女就业的机会,使社会上的劳动力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3)教育可以调整人口的分配,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在高效有序中推动城镇化进程。

二、传统教育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分析

(一)传统教育的结构层次不合理

现阶段,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传统的教育结构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出现了严重的不协调现象。近年来,我国就业市场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一方面企业喊着招不到人,另一方面市场上还存在着大量的待就业大学生无法安置。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却深刻地反映出了我国的人才培养结构不尽合理,它与我国的经济结构的调整方式并不十分协调。

由此看出我国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结构中所占比例严重不足,这种教育结构的不均衡必然会造成高精尖的技术人才匮乏,由此而引致大学生闲散待业不能学以致用而白白浪费了人力资本投资,高级技工炙手可热企业疯抢供不应求的现象。随之而来的“技工荒”现象也越来越严重。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时期,需要大量的技术性人才来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在尖端领域的研究与突破离不开这些技术人才的钻研与创新。就我国企业的现状来看,高技术人才在公司的职工比例中占比较少,即使是我国一些大型国有企业中高级技术人才在全体职工中所占的比例也紧紧只有10%到20%,而与我们同期发展的发达国家,高级技术人才在现代企业中已占到全体职工的40%到50%,这一数据显示,发达国家十分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技术人才已经撑起了现代企业发展的半壁江山。这不禁使我们对本国教育结构的设置与倚重问题引发了新的思考。怎样突破限制提升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怎样在就业市场中减少结构性失业和“技工荒”现象;怎样加强人力资源的实用性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成了我国在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中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二)高等教育输出人才重量不重质

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具体体现在:建立擴大内需长效机制,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依靠科技创新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教育蓬勃发展。为补给人才的匮乏,使企业发展有后劲儿,获得长足有效发展,自1999年下发关于高校扩招政策,高校在校生的规模连年激增,持续走高,截止到2014年总数已经超过了700万。这种增长带来了一系列的严重问题。由于高校扩招致使教育资源配置与新增学生数量严重不协调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在2000—2008年期间,普通高校毕业生由最开始的114万人到2008年已经达到559万人,同比增长3.9倍,平均增长速度高达19%,而纵观1999—2008年期间,政府对于高等学校的任课教师和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数量的平均增长速度只达到了12%。可见,经过十年的发展,高校教育经费的投入总是追赶不上学生激增的速度。学校受到资源经费的限制无法发挥其真正的作用,无法更好地调配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教育资源的受限无疑会使教育质量大打折扣,阻碍了高等教育质量的发展,无法保证输出大量优秀的人才,而导致遍地是大学生却身无长物的现象,这种教育难以培养出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下所需要的人才。

(三)教育发展不均衡,城乡教育差距化大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腾飞与崛起,对于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因为有需求所以有存在,伴随着城市发展的需求,大量的农村务工人员涌入到城市,为城市的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在无形中推进了城镇化的发展进程。随着城镇化进程脚步的加快,在城务工的农民工的数量也是越来越庞大,随之而来对农民工的素质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上来了,工作劳动才会更有积极性、更有效率,社会才能减少更多不必要的纠纷,才能更加安定和谐。

除此之外,伴随着外来务工人员的入城,他们子女的就学教育问题也成了国家和政府高度关注的又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由于农民工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他们子女的教育得不到落实,久而久之孩子的看守照顾问题就得不到解决,孩子没有父母在身边悉心照顾很容易走上歧途或导致中途辍学;此外,现在学校实行学区制就近上学原则,外地户口的学生根本无法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与此同时,城市学校对外来学生的歧视性高收费问题也导致农民工子女无法接受稳定良好的教育。现阶段我国农民工数量庞大,他们的子女的数量也不容小觑,如果这些孩子的教育问题没有得到妥善的安置与解决,无疑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阻碍,拉低全社会的文明素质。有数据显示,到2008年为止,全国接受义务教育的流动人口子女的数量已经接近900万人,在全国接受义务教育人口的数量中占比不到10%;而据200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学龄前儿童的入学率和小升初的入学率都有所下降,学龄前儿童的入学率下降了约0.5%;而小学升初中的入学率下降了0.15%。这个百分比透露出,每年有将近14万人无缘高等教育,即使是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也未能圆满完成,尤其是农村教育这一块,对教育的态度更是不重视,每年的入学率和升学率更是远远低于城市儿童。这种农村子女教育问题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教育问题对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使城镇化的推进陷入了恶性循环,与我国所提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不相适应。

三、加快教育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与阻力。无论是生产方式方面的转变还是经济的投入,亦或是人们思想方式方法的转变都需要做大量的调整;在众多不相适应中,教育也位列其中,因此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刻不容缓。

(一)调整教育的层次结构,均衡人才的比例,顺应经济发展要求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发展形势一片大好,所需要的各方面的人才也是供不应求,大学生十分抢手。在意识到人才在竞争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后,党中央教育部开始筹划人才培养机制来解决中国人口素质普遍偏低,无法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问题。无论是1977年恢复高考还是1999年实行高校扩招政策,都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这些对教育重视的举措使专能型人才库得到了有效补给,使经济疲软的中国得到了迅速发展,让领导人们真正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市场的回暖,各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拔地而起,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幅上升,大量的技术性和专业性工作需要高端人才去研讨与开发。实践证明,人才数量还是精而少。基于缺乏人才而阻碍经济发展的现状,在1999年,提出了高校扩招政策,全面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而不再单一地追求专而更注重宽而广,囿于传统观念的限制,“大学生”在人们的心中代表高学历高知识分子,是国家未来的高端人才受人尊重。既然国家有好的政策,鼓励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学生和家长都不再认可自己和孩子放弃高等教育的机会而选择读职业技术学校。这种思想至使自己认不清自己的位置,于是越来越多的学生不管自身的实际情况与兴趣爱好都趋之若鹜的奔向大学,使技术工人层面出现了断档,因此造成了技术人才奇缺的“技工荒”现象。

现在正值经济转型期,需要新时代的复合型人才,专能型人才。传统的经济发展忽视了对环境和能源的开采和保护,而在新经济发展模式的引领下,讲求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于是在教育的课程设置中,环境工程学等学科应运而生;现今,随着工业的日益发展带来了许多后遗症。柴静的一部纪录片《穹顶之下》引起了全社会的强烈反响。今年两会提案议案环保占27%,雾霾成为最关注话题,因此环境治理、排污治理、空气治理的相关专业又成为了炙手可热的专业,为环境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新希望。在新经济的发展下,要求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作为人力资本这种富有全新含义的理解被我们重新理解与重视,于是人力资源专业作为一个全新的专业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而为了快速谋求发展,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创新成了新时代的强有力竞争,高职的教育又重新受到了企业和社会的重视,他们的教育教学的水平和实力也有待进一步的深化和提高。有数据显示,我国对待教育的投入在全国各项费用的投入中占比较少,而且远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对教育的投入,我国教育经费在各项费用支出的占比在2015年虽然有了巨大突破但仍不及3年前美国对教育投入占比的55%。同时我国每年对教育投入的增长速度远不如每年高校新增学生的速度,这样有限的教育资源根本无法给学生更好的教育,培养出的人才也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因此,党中央更加注重对教育的投入,教育部也要审时度势,抓住社会的需求,及时调整各高校的专业设置,使各类教育达到平衡,对教育教学进行有效的监督,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大学生的实用性,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人才。

(二)改革教学方式,重质保量输送人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靠人才

众所周知,伴随着21世纪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经济的快速转型,对人才的需求成了巨大的缺口,“人才”成了当今最重要的资源,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渐渐从依靠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变为科技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谁在科技方面取得了制高点,谁就终将获得最终的胜利,所以我国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为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成功转变提供有力支撑。

教育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发挥着强有力的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对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教育要面向市场需求导向,以企业需求为依照,使产学研相结合,形成一套科技创新的全新教学体系。教育应该加强学科的专业性,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尖端人才。传统的教育,一直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尤其是为了突破高考的重围决定自己的命运大考,学生课业负担繁重,根本无暇自己思考问题,所以“填鸭式”教学成了多年各高校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于是克隆出许多同质的,不会主动思考的同学,虽然高分但是有可能低能;但进入大学后,长久以来的教育风气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被喂惯了的孩子一下子没了妈就感到无所适从,不用说主动创新了,就连自主学习都难以应付;因此,各高校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解除对教育教学研究的束缚,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到一起,在实践中检验教学成果,实现由闭门造车到集思广益,由纸上谈兵到脚踏实地的转变,真正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增强教学知识的实用性。此外,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同时让社会上的企业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責任,把当地的企业和学校联系到一起,组织统一的实习,让同学们真正了解自己本专业所学习到的知识,同时了解企业对学生所学专业的真正需求在哪里,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需要掌握和具备哪些技能。在学生返校后做一个深刻的交流,以便在日后的教学安排和课程安排上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学生能够更加适应市场的需求,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社会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而不会存在有证在手不会工作的情况,节省了社会的人力资源,使资源得到了有效合理的配置,这样才真正符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

(三)均衡教育资源,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推进城镇化的良性循环

传统的经济发展是不计代价的掠夺性发展模式,而在新经济发展方式的指引下经济发展转变为依靠科技与创新的内涵式发展,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来迎合新时代的发展和经济转型,伴随着城镇化的推行,城乡已经呈现了大融合的和谐场面。但是在这和谐的背后仍然存在很多不和谐的因素阻碍经济发展的顺利转型,为了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然而他们的个人素质和他们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了社会需要重点关注的民生问题。

现如今,企业更加需要劳动者的技术转型,全面提高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把普通的劳动力转变为拥有较高道德素养和职业素养以及拥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在单位时间内、有限的资源投入下获得生产量的提升,所以通过教育培养大量人才才是王道。通过教育改变农村贫穷的、低素质的现状,全面落实城乡的义务教育,加大农村教育的办学力度,加大对农村办学的经济投入力度,全面改善农村的办学条件,使每个适龄儿童都能接受教育,达到人人能上学,人人上得起学的终极目的。全面推进城乡适龄儿童的公平教育,在同等情况下给予社会弱势群体更多的关照,把全民教育落到实处。

政府和教育部要建立健全教育制度,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大众参与的方式给予农村有经济困难的儿童和留守儿童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帮助,对真正有困难的家庭给予学费的减免,对家庭有困难的儿童但学习成绩优异的儿童实行奖学金制度,并设立勤工俭学岗等多种帮扶手段来减少因经济原因而失学、辍学的现象,全面推行义务教育在我国的顺利实行,从根本上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促进教育发展与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相适应。

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命脉,为适应市场经济和国际大环境的不断更新变化,经济发展方式能否适应时代发展、与时俱进、得到顺利转型就成为我国能否在国际竞争中占有有利地位的重要契机。对我国来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既是一个机遇又是一个挑战。作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教育,也该当仁不让地为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顺利转型贡献力量,加强国家人才库的储备,实现全民教育的同时,增强教育的实用性,使教育的结构趋于合理,全面提高创新型教育的发展,二者相得益彰,互相促进,在经济不断繁荣的今天把教育也推向新的繁荣。

[基金项目:本文为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GH13195。]

参考文献:

[1] 张晗.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适应性探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2] 伍世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制度性障碍分析[J].企业经济,2012(2)

[3] 张光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逻辑内涵[J].现代经济讨论,2011(8)

[4] 李更良.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5] 李欣欣.教育发展模式要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适应[J].经济研究参考报,2010

[6] 李玲玲,张耀辉.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指标体系构建及初步测评[J].中国工业经济,2011(4)

[7] 谈松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整体框架和推进策略[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5)

[8] 何菊莲.人力资本价值提升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及其实现机制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2012(8)

[9] 汪素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相互影响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4(1)

(作者单位:张久楠,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兰玲,吉林师范大学;盖潇方,四平热力有限公司 吉林四平 136000)

[作者简介:张久楠,助教,硕士,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教师;兰玲,副教授,博士,吉林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研究。]

(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方式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互动研究
企业管理创新与经济发展方式变化的关系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驱动机制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