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氮源培养料栽培猴头菇比较试验

2015-11-24吴团结张绪璋朱中原

浙江农业科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猴头菇麸皮培养料

吴团结,赵 蒙,张绪璋,朱中原

(福建农林大学a.经济学院,b.作物学院,c.金山学院,福建福州 350002)

不同氮源培养料栽培猴头菇比较试验

吴团结a,赵 蒙a,张绪璋b*,朱中原c

(福建农林大学a.经济学院,b.作物学院,c.金山学院,福建福州 350002)

以玉米粉、麸皮、豆粕、米糠为培养料中的氮源,比较适合猴头菇生长的最佳材料。结果表明,麸皮为氮源的培养料,猴头菇菌丝生长速度快,出菇时间短,菇朵肥大,菌刺长,生物学效率高。

猴头菇;氮源;生物学效率

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属于非褶菌目猴头菌科,俗称猴头菇、刺猬菇、山伏菌等[1],是著名的食用、药用真菌,素称“蘑菇之王”,与熊掌、燕窝、鱼翅并列为四大名菜,素有“山珍猴头,海味燕窝”之誉[2]。猴头菇不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肉质柔软,而且其药用价值也较高,其菌丝和子实体内含有的多糖、萜类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保肝护肝、扶正固本等功效。正是由于猴头菇具有食药兼用之功效,使得其市场需求日益增加。本试验通过研究培养料中的不同氮源对猴头菇菌丝生长、子实体产量的影响,进而探讨并筛选出猴头菇高效栽培的氮源,以提高猴头菇的产量和效益。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菌株

供试菌株为细刺猴头,由福建农林大学作物学院提供。

1.2 配方设计

母种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0 g+葡萄糖20 g+磷酸二氢钾2 g+硫酸镁1 g+蛋白胨2 g+水1 000 mL。

原种培养基配方:棉籽壳80%+麸皮18%+蔗糖1%+石膏1%。

栽培种培养基设4个配方:①木屑73%+棉籽壳5%+玉米粉20%+蔗糖1%+石膏1%;②木屑73%+棉籽壳5%+麸皮20%+蔗糖1%+石膏1%;③木屑73%+棉籽壳5%+米糠20%+蔗糖1%+石膏1%;④木屑73%+棉籽壳5%+豆粕20%+蔗糖1%+石膏1%。

按照栽培种培养基配方称量,然后把原料混合均匀,使培养料含水量为65%左右,每个配方的试验设置重复3次,每次重复为20瓶,每瓶装入干料约130 g,然后在121℃条件下灭菌2 h,冷却后,按4%菌种量等量接种,于25℃左右条件下培养[3]。

1.3 菌丝培养和出菇管理

接种后的培养料放置在暗处培养,期间注意适当的通风换气,观察并记录菌丝生长势、生长速度、菌落形态。待菌丝长满瓶时,移入出菇房,打开瓶盖,温度调至19℃左右,空气相对湿度90%左右,给予一定的散射光(200~300 lx)刺激[4],并注意设置适当温差。期间观察并记录猴头菇子实体的色泽、形态、菌刺粗细情况,待子实体成熟后,即可采收。第1潮菇采收后将出菇房的温度升至25℃左右,以利猴头菇菌丝的恢复生长,为第2潮菇的生长积累养分。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猴头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由表1可知,配方②中,猴头菇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为3.21 mm·d_1。在4组配方中,菌丝生长速度大小依次为②>④>①>③。对于菌丝生长势,配方②长势旺盛,且菌丝洁白、稠密,菌落形态完整;配方①和④长势旺盛,菌丝洁白、较稠密,菌落完整;配方③菌丝生长势弱,菌丝浅白、稀疏,菌丝生长速度最慢,为2.24 mm·d_1,且菌落形态不完整。说明培养料中不同氮源对猴头菇菌丝生长有一定影响。

表1 猴头菇菌丝在不同氮源培养料上生长状况

2.2 对猴头菇子实体生长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不同氮源培养料对猴头菇出菇以及子实体产量有一定的影响。配方②最先出菇,比④早出菇2 d,比①早3 d,配方③的出菇时间最长,为36 d;配方②子实体平均产量最高为78.21 g,且子实体紧实、色泽雪白、菌刺细长;配方①和④的子实体产量次之;配方③平均产量最低,子实体松散、色泽微黄,菌刺细而短。

表2 猴头菇子实体在不同氮源培养料上生长状况

2.3 猴头菇产量方差分析

对不同氮源培养料栽培猴头菇的产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F=1 559.631>F0.01=7.59,各组间产量差异极显著。

3 小结

试验表明,分别以玉米粉、麸皮、豆粕、米糠为培养料中的氮源,对猴头菇菌丝以及子实体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其中以麸皮作为氮源的培养料,猴头菇菌丝生长速度快,生长势旺盛,菌丝洁白、浓密,子实体色泽雪白产量高。因此,在猴头菇栽培中,培养料中添加麸皮作为氮源比较理想。

[1] 常明昌.食用菌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261.

[2] 杨新美.中国菌物学传承与开拓[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3] 冯改静,李守勉,李明,等.不同碳氮比栽培料对猴头菌菌丝及子实体生长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7,22(增刊):131_135.

[4] 李凤美,周永斌,张志军,等.不同出菇方式对袋栽猴头菇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3(22):149_151.

(责任编辑:张瑞麟)

S 646

B

0528-9017(2015)02-0197-02

10.16178/j.issn.0528-9017.20150214

2014-10-06

吴团结(1990_),男,河南项城人,本科生。E-mail:wsjtwtj@163.com。

张绪璋。E-mail:2782404526@qq.com。

文献著录格式:吴团结,赵蒙,张绪璋,等.不同氮源培养料栽培猴头菇比较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2):197_198.

猜你喜欢

猴头菇麸皮培养料
麸皮掺假咋识别
培养料pH和含水量对海鲜菇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草菇出菇为何怪
猴头菇的历史文化溯源与食疗文化*
麸皮价格后期涨幅不大
黑米麸皮中花青素的提取工艺及抑菌活性研究
大球盖菇培养料发酵实用技术
长江流域蘑菇栽培系列之一
蚂蚁搬东西
猴年吃点猴头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