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胆囊结石腹腔镜微创治疗临床研究

2015-11-19王峰

中外医疗 2015年22期
关键词: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

王峰

【摘要】目的观察胆囊结石腹腔镜微创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5例胆囊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年对患者进行随访,统计结石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中,观察组未见结石复发病例,对照组有1例,复发率为2.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道镜保胆取石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均可获得良好的胆囊结石治疗效果,但腹腔镜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带来的创伤更小,并发症更少,安全性更佳。

【关键词】胆囊结石:腹腔镜微创治疗:保胆取石术;胆囊切除术

【中图分类号】R65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8(a)-0066-02

胆囊结石是肝胆外科常见胆道系统疾病,胆囊切除术被认为是临床治疗最有效的手段,但切除胆囊后,患者正常的胆囊生理功能被削弱甚至丧失,容易引起胆汁反流性胃炎、胆管损伤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为了弥补胆囊切除术的不足,保胆取石术应运而生,并逐渐发展为腹腔镜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等微创手术。该研究整群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间该院收治的95例胆囊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比较腹腔镜胆道镜保胆取石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来探析微创保胆取石术在胆囊结石手术治疗中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5例胆囊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共45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37-70岁,平均(51.3±4.7)岁,均符合胆囊位置无异常、无右上腹手术史、非慢性萎缩性胆囊炎、非胆囊癌等纳入标准。观察组共50例患者,其中17例为男性患者,33例为女性患者,年龄38-69岁,平均(50.7±4.2)岁,均符合轻微单纯胆囊结石、空腹和高脂餐后胆囊收缩容积>30%、胆囊位置无异常、无右上腹手术史、非慢性萎缩性胆囊炎、非胆囊壁增厚/充血水肿的急性胆囊炎、非胆囊癌等纳入标准。两组临床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即按照常规3孔法或4孔法开展手术。

观察组行腹腔镜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具体操作如下:予患者行全身麻醉,建立气腹,在患者脐部做切口,行穿刺Trocar,置人腹腔镜并行剑突下穿刺Trocar,观察患者胆囊情况以确保保胆术的可行性,根据胆囊位置另作一切口并行穿刺Trocar;将胆囊提出体外,切开胆囊,引流胆汁;置入胆道软镜,使用取石网篮取净结石,检查胆囊管开口处胆汁溢冉情况,若见胆汁溢出则退出胆道软镜,缝合胆囊切口,将胆囊放回腹腔,留置引流管,逐步缝合其他切口。

1.3 疗效评价

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年对患者进行随访,统计结石复发情况。

1.4 统计方法

统一采用SPSS18.0软件分析数据资料,计数资料以[n(%)]表示,以x?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以t检验,且均取平均值。计量和计数资料的比较均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

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见表1。

2.2 并发症

对照组术后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腹胀腹泻、胆汁反流性胃炎、胆管损伤、胆总管结石,共10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且部分患者同时存在多种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2.22%;观察组共有3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5.277,P<0.05。

2.3随访结果

术后1年的随访中,对照组随访成功44例,随访成功率为97.78%;观察组随访成功48例,随访成功率为96%。两组随访成功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0.245,P>0.05,具有可比性。随访中,观察组未见结石复发病例,对照组有1例,结石复发率分别为0%、2.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1.103,P>0.05。

3 讨论

胆囊结石是外科常见胆道系统疾病,胆囊切除术是胆囊结石治疗的金标准,且随着腹腔镜、胆道镜等微创技术的应用,手术不仅具有更清晰、广阔的视野,还减轻了手术带来的创伤,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微创。如在潘志洪的研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均优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然而,许多临床研究均表明,微创的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并不优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如在邓予等人的研究中,10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有18例出现切口感染积液、腹痛腹泻等术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7.14%。而在该研究中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达22.22%。由此可见,胆囊切除术伴随着许多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和生存质量的并发症,借助腹腔镜、胆道镜等微创技术的胆囊切除术并未真正实现微创的目标。

实际上,在消除病变、较少机体组织损伤的前提下尽量保留器官、组织及其功能的完整性,才是值得临床微创外科提倡的理念;于胆囊结石而言,微创取石保胆术才是理想的微创治疗方法。临床普遍认为患者胆囊功能正常、具备微创技术和没备、无上消化道症状货上消化道症状轻微、胆囊息肉样病变为良性、儿童胆囊结石、患者有保留胆囊要求等是微创保胆取石术的适应证。该研究的纳入标准基本与临床普遍标准一致。该研究通过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的治疗效果,发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在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和远期结石复发率上的差异不大,但腹腔镜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由此,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腹腔镜胆道镜保胆取石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均可获得良好的胆囊结石治疗效果,但腹腔镜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带来的创伤更小,并发症更少,安全性更佳。

猜你喜欢

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结合视嗅觉刺激的优质护理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康复的影响
改进法二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
浅析腹腔镜治疗用于小儿胆囊结石治疗的临床效果
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胆囊与胆总管结石使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临床研究
螺旋CT平扫在胆囊结石成分判断中的应用价值评析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