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纤维瘤应用分析

2015-11-19马剑锋

中外医疗 2015年22期
关键词:并发症应用

马剑锋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白2013年3月-2014年3月来该院进行乳腺纤维瘤治疗的患者80例,并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采用放射切口治疗;而观察组采用微创旋切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患者,2组患者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率(1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57.5%),2组患者并发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微创旋切术能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出现,降低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同时美容效果良好,得到患者的肯定,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微创旋切术;乳腺纤维瘤;并发症;应用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8(a)-0104-02

乳腺纤维瘤多发于年轻女性,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良性肿瘤,其发生和雌激素分泌有关,主要以无痛性的肿块居多。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以及医学影像技术的提高,对乳腺小肿块检出率在逐渐增加。临床上对乳腺纤维瘤的治疗多采用传统放射性切口,但术后会留下瘢痕,严重影响美观,降低了患者依从性。该院对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采用微创旋切术进行治疗,旨在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白2013年3月-2014年3月来该院进行乳腺纤维瘤治疗的患者80例,并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观察组患者的年龄在19-48岁之间,平均年龄是(33.5+10.7)岁,单发肿块23例,单乳多发肿块13例,双乳肿块4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0-50岁之间,平均年龄是(32.7±12.3)岁,单发肿块21例,单乳多发肿块14例,双乳肿块5例。2组患者在年龄、肿块性质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在知情且自愿的情况下参加此次研究治疗。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放射切口治疗;而观察组采用微创旋切术治疗。常规消毒之后,采用0.75%的利多卡因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观察患者的症状,对切口进行设定并选择合适的旋切刀,切开大约3cm左右的皮肤,通过该切口旋切刀进入患者乳腺内部,在高频B超下使用旋切刀逐层切割病灶,然后将乳腺组织用负压吸出体外,对患者进行加压的包扎,以防止血肿发生。

1.3 观察指标

术后对患者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并给予适当的治疗,手术过程中需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观察术后乳房的恢复效果和美容程度,观察双侧乳房的对称情况。

1.4 统计方法

选择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患者.2组患者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2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率(1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57.5%),2组患者在切口感染、瘢痕形成以及局部血肿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乳腺纤维瘤对青年女性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临床发现乳腺纤维瘤发生、发展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对疾病采取早期的预防、诊断、治疗是避免疾病恶化和提高疗效的关键。通常在B超或自身发现肿块时,对患者进行及时手术可防止癌变发生,传统的手术方式是放射性切口,它的优势是可避免对乳腺导管造成伤害,但术后患者乳房表面会留下明显的瘢痕,影响美观。我院对此进行了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研究。

研究发现,放射切口手术的视野较大,能够最大程度的保留肿瘤病灶,可避免患者乳腺导管损伤,但是不足的是患者术后恢复不是很理想,容易留下瘢痕,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美观。微创旋切术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放射形切口患者,微创旋切术在超声引导下对病灶进行了准确定位,而且旋切刀反复切割患者病灶,进而可彻底清除肿块。同时微创旋切术在X线或B超的引导下经小切口进到乳腺,高速旋切刀反复切割患者乳腺病灶,对肿瘤进行完整切除的同时,还可获得足够标本以进行活检,使得治疗达到准确、高效、微创、安全、美容的效果。除此之外,有报道显示,放射切口治疗患者时,手术时间较长,容易引发手术的感染率,术后血肿情况较严重,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若手术中导管系统的破坏较大,会出现患者乳汁淤积的情况,严重的还会导致乳腺炎的产生;微创旋切术手术过程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研究发现其手术时间(16.28±5.57)min明显的低于放射形切口治疗患者的手术时间(25.79±4.9l)min,手术时间短可减少术野和外界接触的时间和空间,保持清洁度,减少感染等。术后弹力绷带进行压迫包扎,可减少血肿和局部血肿概率,研究中发现,患者切口感染、瘢痕形成以及局部血肿的发生概率明显的低于放射性切口的概率,总并发症率(15%)较放射性切口总并发症率(57.5%)而言有所减小。需注意,微创旋切术对月经期、哺乳期、有出血倾向患者不宜使用,3cm以上肿块的切除还是应采用放射性切口进行手术。

综上,对微创旋切术高效安全,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有效手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并发症应用
浅析美军战斗精神的致命并发症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