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地奈德、异丙托溴胺与沙丁胺醇联合氧气雾化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2015-11-19刘凤丽
刘凤丽
[摘要]目的 探究对喘息性肺炎患儿应用布地奈德、异丙托溴胺与沙丁胺醇联合氧气雾化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整群选取88例喘息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44例)布地奈德+异丙托溴胺+沙丁胺醇联合氧气雾化治疗的方法,对照组(44例)则使用布地奈德氧气雾化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包括治疗总有效率、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肺部湿罗音、咳嗽、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长等。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高于对照组的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的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喘息性肺炎采用布地奈德、异丙托溴胺、沙丁胺醇联合氧气雾化治疗的方式,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临床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关键词]喘息性肺炎:布地奈德;异丙托溴胺;沙丁胺醇;氧气雾化;效果
[中图分类号]R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7(c)-0004-02
喘息性肺炎是小儿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婴幼儿是多发群体,并以2岁以下的小儿最为常见。根据相关研究,小儿喘息性肺炎多为病毒发感染引起,发病急骤且病情变化快,易反复发作,冬春季节交替时期的发病率最高。患儿临床症状主要有鼻翼煽动、气促、咳嗽(阵发性)、憋喘、肺部湿罗音、哮鸣音等,若治疗不彻底出现反复发作或治疗效果不佳,会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并可能造成患儿器官功能衰竭或低氧血症,而反复治疗也会给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临床上多采取药物治疗的方式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但不同药物的治疗效果也有所差异翻。为探究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的有效方法,该院整群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88例喘息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多药联合氧气雾化治疗的方式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通过以下研究成果以期能为临床更好地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借鉴,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该院收治的88例喘息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儿均符合临床对喘息性肺炎的诊断标准,进行实验室检查,患儿均存在肺部湿罗音和哮鸣音等,观察患儿临床体征,均存在喘息、阵发性咳嗽、心率快、气促等症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4例,20例男患儿、24例女患儿:年龄3个月~3岁,平均年龄(1.57+0.47)岁;病程1~10d,平均病程(2.68+1.24)d。对照组44例,21例男患儿、23例女患儿:年龄2个月~3岁,平均年龄(1.62+0.32)岁;病程1~11d,平均病程(2.70+1.12)d。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先给予该组患儿常规综合治疗,包括抗感染治疗、抗炎治疗等。在此基础上再应用布地奈德氧气雾化治疗。其中,布地奈德(国药准字H20030987)0.5mg/d,2次/d,15min/次。设置氧气流量为4L/min,连续治疗1周。
1.2.2 观察组与对照组一样,先给予患儿综合治疗,并在布地奈德的基础上再加入异丙托溴胺+沙丁胺醇两种药物联合氧气雾化治疗。其中,布地奈德用量用法与对照组相同,异丙托溴胺(国药准字H11021802)0.15mg/d,沙丁胺醇(国药准字H37020545)2.00mg/d,同样2次/d,20 min/次,设置氧气流量为6L/min,连续治疗1周。
1.3 观察指标
治疗后,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比较总有效率。另外,记录两组主要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包括肺部湿罗音、咳嗽、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长。
1.4 疗效评定
显效: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如咳嗽、肺部湿罗音和哮鸣音等基本消失,或有明显改善。
有效: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有一定改善,如咳嗽症状减轻,肺部湿罗音和哮鸣音减少。
无效: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未见任何好转。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xl00%。
1.5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的统计分析使用SPSS 17.0软件,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用X2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为77.27%.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长比较
通过对两组患儿主要临床症状的观察,发现观察组的肺部湿罗音、咳嗽、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另外,比较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长,观察组也短于对照组,且两组以上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小儿喘息性肺炎主要是由支气管或气管病毒感染引起,受到病毒感染后还会诱发平滑肌痉挛、气管炎症等,易使气管发生阻塞,导致脏器功能和气管微循环障碍等,继而可引起患儿呼吸困难、气喘、咳嗽等。近年来,小儿喘息性肺炎的患病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引起了临床的广泛关注。对于小儿喘息性肺炎的治疗,比较常见的方法有抗炎治疗、抗病原治疗、抗细菌治疗等。但这些基础性的治疗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临床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传统止喘氧气雾化疗法通常只选择一种药物治疗,最为常用的是布地奈德。布地奈德属于一种可吸入型的糖皮质激素,该药物主要通过药物选择性机制达到改善患儿症状的目的,其在抗炎方面具有良好效果,对改善呼吸道粘液多、水肿、炎症等具有一定疗效,因而成为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应用较广的药物之一。但单独使用布地奈德氧气雾化吸入疗法整体效果有限,寻找到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
异丙托溴胺是一种抗胆碱类药物,主要作用于较大气道中的胆碱能M受体,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比较高的选择性,还能起到松弛平滑肌的作用。而沙丁胺醇则属于β2受体选择性激动剂的一种。与异丙托溴胺作用部位不同,该药物主要是对小气道的β2肾上腺素受体发挥作用。此外,与异丙托溴胺相比,沙丁胺醇在抑制炎性介质释放、加快纤毛运动、保持呼吸道通畅、缓解呼吸道平滑肌痉挛等方面的作用效果更为突出,且起效更快。而三药联合氧气雾化吸入治疗,药物之间的作用部位能起到互补的作用,因而协同效果显著。
该研究中,观察组应用布地奈德、异丙托溴胺与沙丁胺醇联合氧气雾化治疗的方法,结果显示,该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3.18%,明显高于使用布地奈德氧气雾化治疗的对照组(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比较两组主要症状的消失时间,观察组肺部湿罗音、咳嗽、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长也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观察组的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这一研究成果也与陈东兴等人的研究成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小儿喘息性肺炎使用布地奈德、异丙托溴胺、沙丁胺醇联合氧气雾化治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