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变观念 提高实效

2015-11-17赵振平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21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实效观念

赵振平

摘 要 面对省教育厅下发的《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调整后的云南省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方案(试行)的通知》要求,一线思想品德教师要认真研读《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深刻领会通知精神,吃透新课程课标,转变观念,进一步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

关键词 思想品德教育 观念 实效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0013-02

2014年11月14日,云南省教育厅下发了《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调整后的云南省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方案(试行)的通知》,在附件《云南省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方案(试行)》第四部分第(三)条中规定:依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原始成绩,通过一定比例折算量化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分数。1.语文、数学和英语3个学科卷面分值均为120分,按实得分的100%记入高中录取总分。2.物理、化学和体育3个学科卷面分值满分均为100分,分别按实得分的80%、50%和50%计入高中录取总分。3.历史、思想品德、地理、生物和信息技术5个学科,成绩达合格及以上者每个学科按10分计入高中录取总分,低于60分者按实得分的10%(按四舍五入取整数)计入高中录取总分。

一、认真领会,转变观念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认真研读《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准确把握思想品德课程的目的、功能和任务,才能真正领会《云南省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方案(试行)》的精神,才不会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的浪潮中感到困惑和迷惘。

《云南省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方案(试行)》的出台,并没有违背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而正是对国家课程标准的正确解读。《方案》中指出:“为了引导学校全面有效地执行国家课程方案,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推动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省教育厅对原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方案直行了进一步调整、完善和优化。”“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是全面衡量反映初中学生在学科学习方面量否达到毕业要求的水平考试。”从中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到,学业水平考试,其性质是学科学习的达标考试,并不是选拔考试;学业水平考试改革的目的是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推动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考试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分值中占10分,并没有淡化思想品德课的地位,也没有弱化思想品德课的思想性和德育性,而是以考促学,减轻学生对知识的背诵,解放教师的教学思想,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让教师放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从而真正达成思想品德课的课程目标,实现思想品德课的思想性和德育性功能。

二、更新理念,提高实效

1.研读课标,精心备课。《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教学应准确把握课程的综合性,以学生健康成长需要处理的主要关系为线索,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内容进行有机整合、科学设计,避免将这些内容割裂开来,分块进行教学;应准确把握思想品德课程的德育性,避免概念化、孤立化地传授和记诵知识,努力使知识的学习服务于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需要。”为此,教师备课必须先备课程标准,才能了解并把握课程的总体要求,才能更好地运用教材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简言之,教师只有通过研读熟悉课程标准才能胜任教学。

2.联系生活,学科融合。《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善于开发和利用初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组织教学,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成长服务。”伟大的教育家陶知行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并强调:“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 因此,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走出照本宣科、空洞说教的误区,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学会运用这些要求和规范来观察个人、他人与社会现象,着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将来的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3.开发资源,优化教学。《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课程资源既包括学校内的教育资源,也包括学校外的各类社会机构和各种教育渠道所蕴含的多种教育资源,教师应建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资源观,整合并优化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各种课程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使之为课程实施和教学服务。”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以实现课程目标,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1)从教材本身开发资源。教材中的许多材料都是编者精心筛选的、比较典型的教学资源。只要我们能灵活处理、运用的话,教材上的许多资源也可以被开发和有效利用,从而实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2)从社会需求开发资源。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从社会生活的课程资源中,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从学生身上开发资源。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重要资源,学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导向,在教学中,多让学生自己谈体验,谈体会,这往往比老师的说教更为深刻,更能打动学生的情感。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在合理使用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应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学生爱不爱学思想品德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吸引学生,我们老师的出发点是否符合学生的需求。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分析学情,设计出适合学生需求的教学结构。在课堂教学中,要避免一言堂,空洞说教,要改变教师只是讲讲写写,学生只是听听记记的现状,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提高他们的道德践行能力,从而真正达成思想品德课的思想性和德育性的主要功能。

(责任编辑 全 玲)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教育实效观念
维生素的新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健康观念治疗
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浅议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教学
论创新教学方法对中学政治课堂教学实效的提升
从细节处找英语实效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从《论语》中汲取文明礼仪养成的营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