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建设优秀班级

2015-11-17杨伟年雪燕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21期
关键词:构建建设

杨伟+年雪燕

摘 要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集体组织。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不仅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还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结果,而且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记忆。其中和谐的人际关系,更有利于促进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师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形成优秀的班集体。反之,则会影响班级各项活动的开展,不利于师生的工作、学习和身心健康。本文从怎样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建设优秀班级方面来谈谈自我的一些粗浅认识。

关键词 构建 和谐人际关系 建设 优秀班级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0033-02

人际关系以人的情感和心理的沟通为基础。一个班集体,把几十个互不熟识、性格各异的学生个体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且要产生巨大的合力,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由于各种原因,集体成员在学习、生活和活动中难免会产生各种磨擦、矛盾或冲突,人际关系难免会出现种种不协调、不和谐的现象。班集体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班主任能及时发现和研究集体成员之间,包括个人与集体之间、个人与制度之间、自我与本我之间、“干群”之间、师生之间等思想上的矛盾、认识上的分歧、心理上的隔阂,尽快地加以修正和调整,力求求同存异,弄清分歧和隔阂所在,最终形成一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一、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和谐个人与集体关系

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班级氛围,是一个优秀班集体的标志,对学习与生活其间的集体成员具有特殊的激励和陶冶作用。集体主义精神以其强大的凝聚力,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目标聚合为集体共同的思想、情感和目标,从而强有力地支撑起一个“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和谐、良性发展的班集体。

集体主义精神需要培养,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懂得“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懂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正确认识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和作用,认清自己对集体的责任和义务,从而自觉地关心集体、爱护集体,并把自己的言行与集体荣誉联系起来,把自己融合于集体之中,最终把集体目标内化为个体奋斗目标。

集体主义思想教育需要灌输,但不能仅仅靠灌输和说教。一个班集体组合之后,最迫切需要的就是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并赋予积极的意义和高尚的情趣,营造融洽和谐的集体气氛,从而催化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提高其自我教育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在活动中,注重启发和调动全体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重视每个学生自我价值的体现,让他们做集体的主人,变被动接受为积极主动适应,并能实现自我教育。

二、需要班级制度作为保障,和谐个人与制度关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优秀的集体,必须有一定的行为准则与判断标准,这就是集体规范。在班级管理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习和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遵守校规校纪,同时还要以此为依据,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在全体成员的参与下,制订切实可行的具体规定,如班级公约、一日常规、课堂常规、学习纪律、卫生公约等,以引导和规范集体成员的日常道德和学习、生活习惯。

落实纪律和规章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维护集体利益,为每个成员的发展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急于求成往往会事与愿违。现实工作中,有的教师、班主任动辄惩罚、以罚代教,其结果往往偏离教育教学的初衷。实践证明,不失时机地对学生提出科学、合理的行为要求,并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训练和巧妙运用,使其形成规范的心理机制,就能够逐步将管理目标转化为集体的价值观和集体的行为习惯,进而形成训练有素的班风。制度保障公平,公平又能和谐人际关系,最大限度调动个体成员的积极主动性。那种动辄处罚、以罚代教的管理必然得不偿失。

三、需要尊重和发展每一个人的个性,和谐共性与个性关系

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并不等于不要个性。教条的把学生管理成一个千人一面、缺乏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的班集体,这样的班级必然缺乏生气与活力。一个集体里的成员若都是缺乏主见、缺少个性的人,那么现代人所需要的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创新意识、开拓进取精神和民主平等意识等等都将失去存在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班集体建设的工作重心在于为每个成员的兴趣、爱好、特长的形成和发展开辟广阔的天地,让每个人都能够充分显示其天赋、才能与个性。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在组织活动时,善于依靠全体成员的共同支持和参与,在分配任务时,又能充分考虑每个成员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给性格各异的成员提供较多的选择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要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和和谐的人际交往,引导集体成员自觉克服消极的个性行为,形成积极的个性品质,使各自的心理需求和创造欲望得到满足,充分发挥和发展各自的智力和能力优势。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培养和发展集体主义精神,而且可以尊重个性差异,促进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发展。

总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需要构建的是平等、友爱、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其最基本的准则是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为此,教学生学会关心,让他们心中有他人、有集体。可以说,培养学生的爱心、热心、善心、责任心,乃是班集体建设中的迫切任务之一。实践表明,在一个以关心他人、关心集体、与人为善的集体里,大家自尊、自信、自律、互助、共进;人人感到温暖,互相促进,个个增添智慧,增强自信,人的内在积极性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动,创造性可以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潜能可以得到深入挖掘。这样,既可促进成员个体身心的健康发展、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又可增强班集体的内在活力,建设优秀的班集体。

(责任编辑 全 玲)

猜你喜欢

构建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
“五老”说和团促进和谐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