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革命时期党开展妇女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2015-11-14李震雷

学理论·下 2015年9期
关键词:学校教育中国共产党

李震雷

摘 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创办各类学校对妇女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有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和义务教育,以学校教育为主要途径对不同层次和年龄阶段的妇女分别进行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和义务教育,提高妇女思想政治觉悟。

关键词:学校教育;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妇女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7-0180-02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非常重视通过创办各类学校对妇女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党主要通过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和义务教育来对妇女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本文中的“妇女”是一个集体名词,是女人的统称,包括各个生命阶段的所有女性。

一、干部教育

毛泽东非常重视干部教育,他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因此,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1]通过干部教育提高妇女干部的思想政治觉悟是党的妇女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干部教育主要通过干部学校和干部训练班两种途径来进行。

通过妇女干部学校提高妇女政治文化素质,培养妇女革命干部始于建党初期。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培养妇女干部的学校是1921年10月开学的上海平民女校。李达任校长,该校的宗旨是实行平民教育,为妇女“得到人生必要的知识……再辟一个求学的新门径、新纪元。”[2]课程分文化基础和马列主义政治两大部分,内容都是革命的新思潮和新理论。马列主义政治课均由党的领导同志担任,陈独秀、恽代英、李达、张太雷、施存统、刘少奇、张秋人等轮流到学校做政治时事报告,讲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妇女解放问题。在该校开设的课程中,就有教员们编译的《共产主义ABC》《反杜林论》等。此外,当时党创办的上海大学、湖南自修大学、农民运动讲习所等干部学校都坚持男女兼收的原则,提高妇女干部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觉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在苏维埃大学、红军大学、马克思主义大学等干部学校中都招收了许多女学员。学习课程一般分为政治课、专修课和常识课三种。中央在瑞金沙洲坝还创办了女子大学,主要学习宣传方法,培养妇女干部。抗日战争中,党创办了一大批干部学校,著名的有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中央党校、鲁迅艺术学院、中国女子大学以及后来成立的延安大学、华北联合大学等。这些大学除吸收工农妇女干部外还吸收了抗战发生后大批进入延安和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爱国女知识青年。抗日军政大学主要培养军事干部,从1938年第4期开始设立了女生大队,培养女军事干部。陕北公学的课程是三分军事七分政治,在创办后的两年里,培养女学员近千人。中国女子大学1939年7月在延安成立,该校专门培养妇女运动干部,对学员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定每周有一天党日活动,党员过严格的组织生活,阅读党的文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每周六进行全校性的政治学习,主要听中央领导同志的报告。该校为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妇女干部。许多知识女青年在刚进入学校时只知道抗日爱国,但是经过干部学校的教育培养,女青年们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并学到了开展革命工作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帮助她们确立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了她们的革命精神,开阔了她们的胸襟和眼界,使她们成为坚定的革命战士和妇女运动的骨干力量。

干部训练班是为了解决更为急迫的革命需要,或提高在职干部水平而组织的短期学习,或训练某种专业人员而设立的。土地革命战争中,各苏区党政军机关及妇女团体均开办了妇女训练班。短期妇女训练班针对妇女干部即将从事的工作开展培训,注重实效。授课内容一是培训基层妇女干部发动组织妇女参加根据地各项工作的策略方法;二是重点讲授如何到国统区做秘密工作,如何向国民党士兵做宣传。闽浙赣根据地在培养妇女干部方面创造了一套很好的经验。从省到乡层层开办妇女训练班。有的区一级的苏维埃政府,在革命高潮时几乎每月开办一次。广西左右江根据地在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各种妇女训练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分为县、区、乡三级进行培训,时间最短的10天,最长的三个月,妇女干部迅速成长。抗日战争时期,各抗日根据地开办了各种类型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各级妇救会等妇女组织开办的短期训练班成为培训农村妇女干部的主要途径。通过妇救会训练班培养的妇女,基本成为村、乡、区甚至县级妇救会的领导人或工作人员。各级党委也十分注意吸收妇女参加干训班、青训班的学习,各边区党校和地方党校,如苏中公学、洪山中学等都培养了许多妇女干部。八路军、新四军也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培养妇女干部的任务,八路军学兵队女生区队、新四军教导总队女生队等是突出的代表。干部训练班的特点是,紧密结合革命工作,理论联系实际,时间短、覆盖面广、见效快。各级训练班的训练对象、训练时间、课程内容、训练形式等各不相同。抗战中经过训练班培训的妇女干部大都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较高的政治素质,大多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妇女领导人才和妇女运动的骨干,成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以至新中国成立后党所信任和依赖的妇女工作大军。

二、社会教育

以成年青年为主的群众社会教育在党的学校教育中,除干部教育外,占据第二重要地位。为提高大多数妇女的文化和政治水平,推动妇女运动开展完成各项革命任务,促进妇女解放,党对妇女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会教育。

大革命时期,党主要通过创办女工学校、补习学校等形式帮助劳动妇女学习文化,启发政治觉悟。在上海向警予等创办了女工夜校。在天津邓颖超等创办了女星成人补习学校、女星星期日补习学校,专为贫苦有志求学者及女工等设立。在湖南长沙、安源等地由共青团同志创办了女工学校。土地革命中,毛泽东亲自创办了新泉工农妇女夜校,在他的倡导和带动下,各地的妇女夜校相继建立起来。苏区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妇女夜校成为苏区识字运动中妇女社会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夜校老师一般由村里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干部以及当地日校的教员担任。夜校在苏维埃文化委员会指导下,由群众自我管理。妇女夜校组织妇女学政治、学文化、学革命理论。据统计,当时闽西苏区的2 053所夜校中,妇女夜校占60%。1934年,苏区临时中央政府还开办了一所红军家属夜校,晚上上课一小时谈话半小时。上课内容包括识字、唱歌、读报,提高红军家属的文化水平和政治觉悟。抗日战争时期,妇女社会教育主要以冬学的形式开展。边区政府颁布了社会教育组织暂行条例,规定社会教育的目的在于经常地有组织地对群众进行政治文化教育,以增强抗战建国的力量。社会教育的组织形式主要有识字班、识字组、夜校、半日校、冬学、民教馆等。学习内容,识字班、识字组以扫盲为主,并学习时事政治。夜校以国语、常识、算术为主。每年11月至次年1月的冬学以国语、政治常识为基本课程。边区的社会教育开展得很广泛,政治教育以抗战宣传动员,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教育,减租减息和锄奸教育,时事报告为主。“由于妇女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不愿和男子一起上课。所以革命根据地的冬学大部分是男女分班上课的。有的根据地还特别开办了女冬学。如1940年晋察冀边区就办了3 400所女冬学。”[3]识字运动和冬学运动都是把对妇女的文化教育与政治动员结合起来,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完全融合在一起,打成一片。

三、义务教育

革命根据地的义务教育是不分性别主要面向工农兵子弟的免费的小学教育。教育的目标是发展儿童身心,培养革命的后代。革命根据地义务教育的形式主要有列宁小学和边区小学。为维护女童的受教育权利,党对女童的义务教育非常重视,专门采取措施提高女童入学率。通过义务教育党的妇女思想政治教育普及到革命根据地的女童。

土地革命时期,苏维埃政府十分重视普及小学教育。提出,“小学要对一切儿童不分性别与成分差别,施以免费的义务教育。”苏区小学一般称列宁小学,教育的方针是“训练参加苏维埃革命战争的新后代,并在苏维埃革命斗争中训练将来共产主义的建设者。”小学教育要达到的程度为:“政治水平要达到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础”“达到能了解阶级斗争一般的理论和策略”“知识、技能、身体要达到能满足目前斗争和一般生活最低限度的需要,同时要准备将来学习专门知识和技能最低限度的基础。”[4]列宁小学的学制最初为六年,后改为五年。7-14岁的学龄女童可以进入全日制的列宁小学接受免费教育。据统计,“1934年,江西、福建、粤赣三个省2 932个乡有列宁小学3 052所,学生89 710人。兴国县学龄儿童20  969人,女童入学率达44.8%。”[5]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大力发展小学,普及教育。抗日根据地边区小学的教育方针是:应依照边区国防教育宗旨及实施原则,以发展儿童的身心,培养他们的民族意识、革命精神及抗战救国所必需的知识技能。修业年限为五年,前三年为初小,后两年为高小,合称为完全小学。边区政府成立之初,女童的入学率很低。“1937年秋,陕甘宁边区小学中的女生仅占学生总数的3.9%。1938年晋察冀边区一专区(含山西五台县等11县)入学读书的女生也只占学龄女童的9.6%。”[6]22造成根据地女童入学率低的原因,一方面是反动政府长期忽视农村教育、农民生活贫困,另一方面是群众头脑中重男轻女思想严重。为了提高女童入学率,根据地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措施。一方面各革命根据地都制定出台了鼓励女生入学的政策办法;另一方面,边区政府帮助解决女童家庭的实际困难,向女童家长和女童本人进行说服教育,从而增加了女童入学率。“在陕甘宁边区的19个县中,1940年下半年已有小学生2.9万人,其中女学生占学生总数的24%。同年,晋察冀边区一专区入学生与女学龄儿童的比例,也增加为48%。”[6]22-23可见,在根据地党和政府的努力下,根据地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得到改变,女童享有了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总之,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克服各种困难创办了各种类型的学校,通过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和义务教育对不同层次和年龄阶段的妇女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些教育既关注革命工作的需要又照顾不同层次和年龄阶段妇女的生产生活和身心特点,具有广泛性、针对性、灵活性和实用性等特点。因此,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妇女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取得了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6.

[2]高奇.中国现代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49.

[3]韦钰.中国妇女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20-21.

[4]苏区教育资料选编[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101.

[5]肖扬.中国妇女运动百年简史(上)[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9:102.

[6]韦钰.中国妇女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学校教育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浅析学习英美文学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学校教育的新挑战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