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层党组织学生党建工作精致化问题研究
2015-11-14奉飞
奉飞
摘 要:“精致化”以科学管理理论为基础、人本主义思想为内涵构建其理论体系和管理模式,注重组织的过程管理,突出在管理过程中“人”的问题。文章将精致化理念和管理模式引入高校基层党组织学生党建工作,以实现学生党建工作的方法创新,提高其科学化水平。
关键词:精致化;基层党组织;学生党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7-0108-02
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和优秀代表,是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生力军,高校必须正确认识学生党建工作的价值所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着制度不健全、党组织生活空洞、考评机制薄弱、人本管理缺失等问题,实效性欠佳。新形势下要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实效,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力量;同时,实际运作中应与时俱进借鉴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模式以改进管理制度,优化管理过程,注重人本管理等多维角度地提高工作效率。本文结合精致化管理理论和模式,对在大学生基层党建工作中推行精致化管理的依据、范式和意义展开探讨。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学生党建工作精致化管理依据
精致化管理又称精细化管理,其理念源于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的思想。20世纪50年代,日本企业的精益生产思想逐渐演变成一种现代管理概念——精致化管理;随后,台湾学者将精致化理念引入教育领域。
精致化管理是一种理念和一种文化,有机整合了科学管理和人本管理两种思想。精致化管理在科学系统的顶层设计下坚持以人为本,注重规范化、精细化和个性化,过程中做到细分和细化、强调执行力和绩效评估。其本质意义是一种对组织战略和目标分解细化和落实的过程从而提升组织的整体执行能力。其本质特征是重基础、重细节、重过程、重具体、重落实、重效益,力求各个环节精益求精、创新突破。
高校基层党组织集教育、管理和服务为一体,是文化传承、科教创新和综合服务的平台,本质是围绕育人促党建、抓好党建促育人。在关注“人”的问题、管理“人”的过程这一点上跟精致化管理内涵是一致的。面对学生党员和学生党支部数量的猛增、党建工作内容日渐复杂,高校二级学院党委在有限的人力、物力下管理学生党支部的工作难度增大,对自身的管理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基层党组织可借鉴精致化管理理论,在确定基层党组织战略目标和完善运行机制的前提下,更应着力在诸如发展党支部和培育大学生党员的过程、途径、方法、手段和效果等微观的执行层面。这就要求基层学生党建工作不仅要借鉴科学的管理模式中注重量化、讲求效率、强调绩效、重视规范等原则,而且要尊重学生党员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模式。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学生党建工作精致化管理范式
(一)化繁为简、系统优化的制度设计
高校与学生活动紧密相关的有党组织、团组织、学生会和其他社团,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党、团、学”关系:党组织领导团委,团委指导学生会和其他社团;团组织、学生会和其他社团的工作又合称“学生工作”。以“党建带团建、以团建促党建、党团共建”是党指导高校党建、团学发展的“重要方针”,基层党建工作与学生工作的根本任务都是基于“育人为本”的理念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者在活动目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上有相同之处。但在高校基层院系实际工作中,两者除了部分主题活动实现了联合外,缺乏系统优化的顶层设计。
因此,“党、团、学”需要实现三级联动,即整合资源,在工作内容、运行机制上实现分层联动,保证纵向横向顺利沟通,切实推进学生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效、提升整体育人的效果:首先,基层院系需要建立“党、团、学”三级联动的组织保障,如建立“党团学工作指导委员会”,统筹协调学院层面的党建与学生工作;其次,促进资源整合,党学团三级联动机制的有效运行取决于人力、物力、场地等资源保障,在共有资源的现状中做到开源节流,即综合分析党建和学生工作的各自特点和优势,把有限的资源投放到关键领域和重点工作中,争取育人效果的最大化,学生工作利用自身资源投入和支持的优势,开发社会资源,引进增量以支持党建工作;最后,人员配置机制优化推动三级联动建设,在党务管理、党务工作者、基层支部党员学生干部中引入竞争和淘汰机制,加强党务人员的理论修养和业务能力。
(二)流程管理、细节控制的科学管理
科学系统的顶层设计下,党建工作过程中还要做到细分和细化流程、做到细节控制、力求各个环节精益求精加强执行力。第一,在组织保障前提下,使基层党建与团学工作挂钩,让学生党员更多地融入团学工作,促进学生党员工作岗位化。党支部的学生党支书作为候选人,通过学生党员参与投票选举的方式,选举一位党员骨干作为年级学生负责人,协助学生办公室开展日常的学生工作,如推选入党、心理咨询、就业服务等;经过一年试用,参考党员学生和普通学生的监督评价,年度考核优秀的年级学生负责人可被推荐为团委学生会的主要干部。这样,通过旋转门式的岗位流转,学生党员骨干不仅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党团学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及具体工作分工和协作,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带头作用也能落实到学习、生活等各个环节。第二,利用学生工作的多样化平台基础,推进党建工作精致化实效。学生工作的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紧密相关,学生党建工作可根植于学生工作,学生党员可借助学生工作的多种服务渠道,将党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工作之中,提高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避免政治教育的空洞和虚化;同时,党建活动可与团学活动统筹安排,以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爱好和取向,增强基层学生党组织的吸引力。第三,三级联动各个环节耦合和细节控制取决于沟通,即网络平台的建立和信息资源的共享。网络具有交互性且业已成了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党建、团委、学生会和其他社团组织可以通过统一的网络平台实现工作合作与分工的沟通,凸显党建工作的核心领导地位。新媒体时代,党团学三级联动共享信息源,既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通过交流解决问题,又能利用数字化网络感染和影响学生。
(三)细节入手、培育创新的人本管理
制度创新、流程管理、细节控制达到的目的是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从细微之处关爱学生。学生党建工作需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学生党员首先是普通学生,也是与自己的同学们学习生活联系最紧密的人群,基层党组织发动学生党员深入广大学生,党员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同辈的思想动态和切实需求,并将了解的情况应用于党建的主题选择和内容设计。此外,以三级联动建设为核心,采取联系基层、服务学生的人本管理方法。第一,结合党建和学生工作,制订学生学习生涯规划和职业规划。参照社会对应届大学生的需求和考评体系,利用党支部、党校的系统规范与班团支部、学生会、研究生会和其他学生社团的特点和优势,做好本科生的“四年学业规划”和研究生的“二/三年学业规划”。第二,基层党委参与学生工作构建三级服务平台,实现全方位、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如确定党委书记、副书记接待日,接待学生党员来访,了解其困难和要求并及时地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党务工作人员也要实现管理的个性化转变,力求使每一个大学生、研究生在大学学期期间能得到学习、思想、心理、生活和就业等全方位、个性化的一对一辅导或帮扶。
(四)服务导向、绩效评估的责任机制
基层党建工作的服务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学生党员干部服务支部党员和学生群众;二是党务工作人员服务所有学生党员和学生群众。精致化管理的量化标准、绩效评估能够促进基层学生党建工作的责任机制完善、提高实效性。
在学生党员干部中引入选举制度、竞争和惩罚机制。选举和竞争制度能够改变目前基层党支部支委任命导致的内容缺乏激励、淘汰机制形同虚设的现状,能更确定地甄选出符合学生党员和群众利益的学生党员干部。基层党建还需要建立标准量化的学生党员干部的绩效考核指标:大学生基层党建工作量、服务质量评价、个人素质。考评人员应包括基层党委组织领导、辅导员或支部书记、学生党员和群众学生代表。基层的党务秘书也需要组织学生党员担任党建工作监督员,对学生党支部的日常工作进行监督。
目前,基层党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绩效考核机制尚未真正建立,主要是考评指标的量化困难以及考评与激励机制尚未挂钩。要提高党务工作人员党建工作的服务质量,首先是量化考核,实现绩效管理;其次,需要推行考核结果的激励机制。党务人员绩效考核指标:业务能力和理论素养、服务质量评级、岗位职责和目标。考评方式应采取他评和自评相结合。
三、高校基层党组织学生党建工作精致化管理的意义
精致化是新时期高校基层学生党建工作规范化管理、创新性发展的内在要求,精致化管理对高校基层学生党建工作具有借鉴性和实用性,以党“以人为本”思想为基础,推进党建工作制度优化、提高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党建工作的精致化,作为探索科学管理模式的路径,在具体工作中坚持规范和原则,强调执行力和效益,有利于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有利于党务人员、管理人员和学生党员干部业务能力的提升,促进工作队伍的持续建设;有利于党组织从小处着手,观察入微,关注学生的现实问题和利益诉求,不断改进和创新工作方式,提升育人实效。
参考文献:
[1]张彦.以“精致化”要求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发展[J].思想教育研究,2010(4).
[2]王筱棠.基于精致化管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教育学研究,2010(7).
[3]王建军.大类培养条件下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衔接机制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2(10).
[4]陈兴广.积极探索高校基层学生党建与团学工作的有效互动[J].教育界,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