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话句法:理论与意义

2015-11-14刘兴兵

外国语文 2015年6期
关键词:句法平行语句

刘兴兵

(四川外国语大学 英语学院,重庆 400031)

1.引言

“近年来社会认知研究出现了互动转向……越来越聚焦于人们在互动情景中如何共同行动和相互理解”(De Jaegher et al.,2010:441),认知—功能语言学越来越关注会话互动和话语的动态发展(Brone & Zima,2014:461;Langacker,2001:143;Langacker,2012;Sakita,2008:1;Zima et al.,2008:137;Zima et al.,2009:2;Zima,2013:37)。另一方面,以会话分析、批评话语分析为代表的互动语言学也需要从认知、心理、神经语言学的角度解释真实话语互动的规律(Chilton,2004:xi-xii,203-204;Hart,2005,2008;Hart& Lukes,2007;Zima,2013:43),“构建恰当的口语语法”(Brone&Zima,2014:462)。在这种认知语言学与互动语言学相结合的潮流下,John W.Du Bois的对话句法理论(Du Bois,2000,2001/2010,2003,2007,2011,2014;Du Bois & Giora,2014;Du Bois et al.,2014;Hobson et al.,2012)应运而生,成为“跨越二者的桥梁”(Brone& Zima,2014:461)。

Du Bois首次提出对话句法理论是在1995年,他应邀在“另类语言学的描写方法和理论模式”研讨会上做了题为“对话句法”的大会报告,此后应邀先后在6个国际性学术会议上进行宣讲,在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和多所国外学术机构作了十数次相关的讲座。对话句法理论的核心论文“走向对话句法”(Towards a dialogic syntax)由Du Bois于2001年形成手稿,2010年进行了较大改动,最终经重大修改和删节于2014年发表在《认知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s)杂志第三期专刊上。本期专刊由Rachel Giora和Du Bois共同主持,标题是“对话共鸣:激活跨语句的相似性”,主题即是对话句法理论的发展和应用。这一专刊的出版标志着对话句法理论的正式确立。

目前仅有少数西方学者对这一理论进行了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理论上的进一步发展,主要是与认知语法、构式语法、会话分析理论的结合;二是将理论应用于多类语言学论题(平行结构、补语结构、起哄语、打断语、话题协商与展开、简洁陈述、信息结构、言语风格的戏谑改变、幽默或反讽、立场等)、多种文类(儿童语言、自闭症患者语言、宗教辩论、议会辩论、电台热线会话、电话会话、故事讲述、日常会话、报刊、身势语等)、多种语言(英、日、德、法、西班牙、芬兰、希伯来、藏语等)的研究,表现出很强的解释力。中国学者尚无人涉及,也没有应用于汉语的研究。因而,迫切需要在汉语和汉语语言学的框架下审视对话句法理论,进行验证、发展、完善和应用。本文将在介绍对话句法理论主要术语的基础上,总结和分析其主要观点,并讨论其重大意义。

2.主要术语

本部分将介绍对话句法理论主要的术语:对话句法、映射和映射结构(图)、共鸣。

2.1 对话句法

对话句法理论中的“对话”并不仅是指狭义的对话,而是指同一会话中前后语句之间在词句和语言结构上的互涉、平行和映射,强调的是语句之间的平行特性和在Bakhtin(1934/1981)、Voloshinov(1929/1973)意义上的对话性。

对话句法理论中的“句法”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句法,传统句法是非对话性的,描述的是单个独立的(理想化)句子的内部结构关系(包括成分关系、等级包含关系、依存关系和线性序列关系),聚焦句子内词语序列的线性排列,因而被Du Bois(2014:393)称为线性句法。而对话句法是超越句子层面的句法描写的是前后语句及其平行成分之间的映射关系,这种关系把在线性句法意义上无关的前后语句组成更大的话语单位(参见3.2部分的互涉原则),因而符合McCawley(1998:9)对于句法的定义:“……句法也包括把句子或/和其他单位组合成为更大话语单位的限制性规则。”总之,线性句法和对话句法都是句法,但各行其是,管控各自层面句法单位的构成,线性句法管控的单个语句是对话句法管控单位的构成成分。

2.2 映射和映射结构(图)

平行语句及其对应成分之间的映射关系把原本独立的平行语句及其具体成分联系和对应起来,产生一系列共鸣,对二者的形式和意义产生影响,构成一个整体的对话句法结构—映射结构。映射结构是具体话语中句子层级之上的一种话语结构单位。

映射关系用映射结构图表示,既可表示会话参与者头脑中对这种映射关系近似的动态实时表征,也可表示话语分析者对映射关系的近似表征。

例(1)中,Joanne批评了自己的母亲后,转向自己的丈夫说:

例(1)1(Du Bois,2014:361)

1 JOANNE;(H)It’s kind of like^you Ken.

2(0.8 )

3 KEN; That’s not at^all like me Joanne.

把第1、3行相应的词语和结构对齐,做成映射结构图(1),就可以看出二者存在紧密联系,构成一个整体,因为每个竖行中对应成分之间存在平行和映射关系:要么词语相同,要么词类相同,甚至句末的语调都相同。

图1 (Du Bois,2014:362)

图2

例(1)还可以用更详细的镜式映射结构图(2)表示,用短线把对应成分联系起来,把更深层次的词类、短语类型和句式等平行的句法结构信息表示出来,呈现当前说话人Joanne和Ken在构建平行语句时动用的语言结构资源。

2.3 共鸣

对话句法现象实现了平行语句之间的共鸣。共鸣指的是前后平行语句之间紧密联系的催化和激活,是互动参与者感知到的对应成分之间的密切关系。共鸣可能发生语言的任何层面:符号、词语、词素、构式、音位、韵律结构、特征、意义、所指概念、语力、语用功能、互动话步等等(Du Bois,2001/2010:12,16;2014:372)。

共鸣可能是系统的,即利用语言社团中已广为人知的语言结构和资源,激活它们之间的紧密关系,如图(1)中A至G列分别表示的代词、is的缩略形式、副词短语、介词、人称代词宾格、呼语、语气结束标志等,都是人人熟知的结构和资源。

共鸣也可能是动态的,即构建之前并不存在的联系,或改变已有联系的程度和结构,如例(2)中walking around与heathy之间存在的共鸣。此时Joanne和Lenore在谈论一位两人都认识、正从酗酒中康复的熟人。从映射结构图(3)可以看出,第1、3行之间存在明显的结构平行和共鸣,healthy和walking around是对应的成分。虽然这两个成分的字面意思、词性都不相同,但此时Lenore用后者代替前者,能够让人轻易推理出:walking around与heathy相关,也是健康状况的一种,具体说是不够健康。实际上,由于这两个语句构成平行和共鸣,任何出现在walking around这个空位上的成分都会表示在健康程度上与healthy意义相对。因而,“共鸣不但反映约定俗成的语义联系,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创造新的语义联系”(Zima,2013:40。)

例(2)

图3 (Du Bois,2014:368)

3.主要理论与观点

Du Bois&Giora(2014:352)认为对话句法理论可从三个视角进行认识:现象、结构和功能。我们还可以再加上3个视角:认知、语言习得、语法化和语言演变。下面一一分析。

3.1 对话句法现象

Du Bois(2014:360)发现,在同一个自然会话中,后一说话人倾向于把前一说话人的语句当作模板,再次选用前一语句中的词语、结构和语言资源,让人感觉到两个语句及其对应构成成分之间在语言结构上存在相似之处,形成平行语句,产生共鸣。这种现象广泛存在,如Zima&Feyaerts(2010:11)发现,在奥地利国会辩论中,有54.90%的起哄话语与前面被起哄人的语句存在着明显的、语言结构上的平行和对仗。

Du Bois(2001/2010:17-18)把说话人这种有意创造共鸣效果,有时甚至不惜损害语句其他目的的倾向性称为“共鸣原则”,即其他情况等同时,在合适的条件下,要实现共鸣的最大化。Du Bois(2001/2010:18)认为共鸣原则与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等语用原则共同发挥作用,指导言语互动。

3.2 结构视角

从结构上讲,对话句法理论考察原本相互独立的前后语句如何通过结构平行实现语言结构上的互涉(Du Bois&Giora,2014:352)。平行语句间涉及的语言资源可能多种多样,且抽象程度不一,语音特征、韵律特征、词素、词语、短语、小句、词类、句型、构式等等都可成为平行成分。平行语句间的意义关系也可能多种多样,如相似、对仗、相反,甚至相互独立(Du Bois,2014:360)。

而且,Du Bois(2001/2010:18 -19)发现,由于平行语句之间在语言形式上存在互涉和联系,导致了二者在意义上产生互涉和联系,即互涉的形式产生互涉的意义,Du Bois(2001/2010:19)称之为“互涉原则”。如例(2)中healthy和walking around在形式上是平行结构,因而产生了原不存在的意义联系。这种形式上的平行和意义上的联系将前后语句构成一个整体,即映射结构。

3.3 功能视角

从功能意义上,对话句法考察语言结构上的平行和共鸣如何实现语言使用者的交际、认知和协作的目的(Du Bois,2014:360)。“对话句法现象不是简单的模仿、重复,而是关涉;不仅可表赞同和一致,也可呈现争论。”(Du Bois,2014:363)平行结构和共鸣可以表示各种不同的意义、功能、立场和交互主体性。

如例(1)中两个语句在词语、句法和韵律特征上极为相似,却表示截然相反的意义,表面上是因为否定的引入,但实际上,否定只是其中表示意义相反的一种资源,其他还有称呼语和重音等。如Ken在句末使用称呼语“Joanne”,看起来似乎是为了与Joanne句末的称呼语“Ken”对仗,但实际上它们表示不同的语用功能和立场:Joanne在句末称呼Ken是为了指明听话人,因为还有第三人在场,而Ken在第3行是直接回应Joanne的话轮,不需要指明听话人,他在句末同样称呼对方就是在利用平行结构,产生共鸣效果,表示以眼还眼、截然反对的立场,还充满了讽刺意味。另外,第3行中Ken的语句重音所处位置不同,也加强了截然反对的意义。

3.4 认知视角

在认知方面,对话句法理论回答了三个关键问题:一是具体共鸣过程中的认知过程是怎样的?二是抽象的语法知识来源何处,即语言使用者如何从具体语言使用中抽象出一般的语法知识和系统,跨越具体与一般之间的鸿沟?三是抽象的语法知识和系统是否具有心理现实性?

对于第一个问题,对话句法理论目前认为,说话人在听到起触发作用的前一语句后,会立刻抽象出它的图式或者临时构式,然后以此为基础决定选用前一语句的哪些方面,并且可能对其词语和/或句法结构进行扩展,进而构建自己的语句(Sakita,2006:468,2008:628-632;Zima& Feyaerts,2010:1 -14;Zima,2013:39,45,58;Brone &Zima,2014:457-459)。

对于第二个问题,Du Bois(2014:387-388)的回答是,语法抽象发生在对话时刻,即语言使用者察觉到平行结构、激活共鸣的时刻。只有这时,语法抽象才是必要的,因为为了实现共鸣的最大化(共鸣原则),语言使用者必须超越前一语句的具体词句,抽象出它的结构(如韵律特征、词类、构式等),才能再次选用其中的某些词句和结构,构建平行语句,激活共鸣,实现互涉。而且,此时语法抽象也是可能的,首先这一时机提供了进行概括的对象,即具体的平行语句及其构成成分;其次,前后语句之间通常相隔不远,工作记忆能够轻易容纳这一时间间隔和形成共鸣的语句,为发现平行成分、进行抽象提供了便利条件。

例(3)是夫妻之间的玩笑话。第5、7行之间没有一个词语相同,但是我们却感到了很强的平行和互涉特性,为什么呢?答案只能是,会话参与者和我们一样进行了图(4)所示的、比具体词句更深层次的语法抽象,因而产生了很强的共鸣。其中,语法抽象可能涉及下列对应成分:人称代词(I:you),作谓语的be动词(’m:’re),语义上表示智力的反义词 smart:stupid,否定短语构成的近义词 not smart:stupid、句末语气。再进一步可能涉及音位系统,如smart中的/t/和stupid中的/t/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变体,两者开头的/s/音构成头韵等等。更深层次的抽象可能涉及到图中的形容词短语(ADJP)、动词短语(VP)、名词短语(NP)等。这些对语法系统的深层抽象超越了对应的具体词句之间的区别。

例(3)(Du Bois,2014:386)

1 JENNIFER;Look at^you being smart.

2(1.0 )

3 DAN;(H)@

4(0.7 )

6(0.3 )

7 JENNIFER;You’re^stupid.

8(0.9 )

9 DAN;Don’t^call me^stupid.

图4

所以,对话句法理论认为,类似映射结构图(2)、(4)中的比具体词句更深层次的结构和范畴,至少部分地是语言使用者在头脑中实时进行的、对语言系统的抽象;为了超越互涉语句的具体词句进而激活共鸣至少是部分语法抽象发生的动力;对话共鸣是语法抽象进行的环境;对话时刻是语法抽象发生的时刻,是语言使用者最能意识到语法系统的时刻。由此,对话句法理论证明语法抽象、语法学家的大部分语法分析以及得来的语法结构确实具有心理现实性。对话句法现象和对话时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对语法抽象的实际过程进行观察、描述、理论化、学习的机会(Du Bois,2014:392)。

3.5 语言习得视角

在实时互动中,参与者会很自然地合作产生一些平行语句和结构,由于它们之间的共鸣显而易见,因而会间接地推动语言学习者去类比共鸣语句之间在结构、意义、功能、语用等方面的相似特性,帮助他们辨识和抽象出共鸣语句中对应成分的语言范畴,进行类似于图(2)、(4)中比具体词句更深层次的语法抽象(Du Bois,2014:384)。由于对话映射广泛存在,语法抽象因而大量发生,对话句法现象就成为语言结构信息大量聚集和爆发的场所,对话时刻对于学习者来说就成了语言结构信息大爆炸的时刻。而且,这种对话互涉和共鸣通常相隔仅仅几秒,语言学习者能够在工作记忆中进行必要的认知操作,对涉及的大量语言结构和系统进行抽象和快速学习。

因而,在对话环境和对话时刻,儿童和成人能够在短时间内从当前互动中学到大量新的语言成分、范畴和结构(Du Bois,2001/2010:7 -8),对话句法现象为语言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有利环境,成为在场的儿童和成人在线学习语言结构的理想地点。这就部分地解释了儿童为什么能够很早、很快、很自然地掌握母语的语法系统。

3.6 语法化和语言演变视角

从语言变化的角度讲,对话句法现象中再次选用前一语句的成分和新创共鸣有着重大意义。

对话句法本身意味着前一语句的某些词语和结构会被再次使用。再次选用提高了这些词语和结构的认知激活水平,促进了对它们的学习,也提高了在未来会话中再次使用的可能性。因此加快了新创语法结构在话语社团中的语句之间以及在语句使用者之间的扩散,加速了语言演变的传播。长远来说,对话句法现象中语言的再次选用是影响语言系统演变的一个关键性驱动力(Du Bois,2014:380-381)。

新创或动态共鸣可能涉及语法成分的再分析(Du Bois,2001/2010:7 -8),如图(3)中 healthy和walking around之间新建的映射。有些新创共鸣会在当前对话句法环境消失后迅速湮没,另外一些会被保存下来,传播到更广的话语社团。即使只有少数新创共鸣在话语中被再次选用,也意义重大,因为它们是语言历时演变、新语法系统构建的一个关键性源头(Du Bois,2001/2010:17),对话时刻可能是二者开始的时刻。

4.意义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对话句法理论的主要意义在于:

1)从语言现象和语用上讲,首次发现了对话句法现象,从语用上解释了这一现象的成因,在合作、礼貌、关联等语用原则之外提出了语言交际的新原则—共鸣原则。

2)从语言形式和意义的关系方面讲,首次提出了互涉原则,揭示了对话句法现象中语言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从结构上解释了共鸣产生的原因,以及多个共鸣语句形成对话句法结构(即映射结构)的成因。更重要的是,这一原则对深入探讨一般意义上语言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有较大启示。例如,认知语法认为,每个语言单位都是象征单位,由意义极和音位极构成(Langacker,1987:58,1991:45-46等),形式和意义因而密不可分。互涉原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认知语法的这一观点,或者说认知语法合理地解释了互涉原则:正因为语言单位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体,当语句之间的形式存在互涉关系时,二者之间的意义也会产生联系。

3)从句法或语法方面讲,首先,发现了新的、超出句子层面的对话句法关系—映射关系,定义了其结构单位,设计了表征映射关系的形式手段。其次,澄清了句法的定义,区分了传统线性句法和对话句法,扩展了句法的范围,把超越句子、跨越多个说话人的句法关系也列入了句法范畴。再次,把线性句法和对话句法无缝衔接起来,理顺了二者的管控范围(分别是句子和映射结构)。另外,一些语言学家(如Harris,1952a,1952b)试图建构句子之上层面的话语或会话的语法,Du Bois提出对话句法理论也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最后,对话句法理论典型体现了Du Bois关于语法与话语之间关系的观点:语法与话语都有各自的规律,且相互影响(Du Bois,2003:48-49);语法演变通常沿着话语规律设定的路线进行:言者所做最多之事,语法对其编码最佳(Du Bois,1987:851,2003:49)。对话句法现象中Du Bois发现的语法规律是映射关系与映射结构(图),话语的规律是互涉原则和共鸣原则,二者互为因果:映射是对平行语句之间互涉和共鸣的句法描述,形成互涉和共鸣是映射关系和结构形成的动因;新创共鸣可能引发新的语法分析,产生新的语法结构,最终引起语法化和语法演变。

4)从认知方面讲,证明了语法抽象具有心理现实性,只有说话人拥有这些抽象的语法知识,才可能在后一语句中产出平行成分、形成共鸣。还揭示了抽象语法知识的可能来源和抽象过程,探索了对话句法现象的认知机制:语法抽象至少部分地发生在对话句法时刻,语法知识至少部分地来源于对话句法时刻。

5)从语言学习方面讲,揭示了对话句法现象对于语言习得的重要意义,对语言习得的过程做出了新的解释。对话句法现象促使学习者进行语法抽象,在短时记忆中展现丰富的语法信息,是学习者快速地自助学习语言的良好环境。

6)从语言演变方面讲,对话句法的视角解释了语言演变和语法化的源头、过程和实质。对话句法现象中对前一语句成分的再次选用和新创共鸣可能是语言演变和语法化的动力和源头,是语言演变和新语法系统构建的开始环境,对话时刻可能是二者开始的时刻。

7)从语言研究方法来讲,发现对话共鸣的研究可能是整体描述某个语言的新起点和新途径。从2.3部分可以看出,共鸣的语言资源可能来自语言结构的各个层面,也可能来自各个功能系统,如语用、互动、认知、互文,甚至是语言所在的文化系统(文化层面的共鸣)。所以,研究一个语言社团成员的所有共鸣资源就等同于整体描述这个语言及其所有维度和复杂性。

8)从语言哲学上讲,Du Bois从微观上印证和丰富了巴赫金关于话语的对话性的观点。巴赫金(1934/1981)认为话语是语言交际的最基本的单位,是语言的真正生命,而对话性是话语的本质属性,也是人类意识和思维的本质规律,人和社会存在的本质特征。对话句法现象属于巴赫金所说的文内对话性、微型对话或双声,它在语言结构、意义、功能、互动、认知、语言学习、语言演变等方面的重大意义印证了话语的对话性本质。另外,Du Bois把这种对话性上升到句法、语法和语言系统的高度,从微观上丰富了巴赫金的话语对话性。

4.结论

本文在简介Du Bois提出对话句法理论之背景和历史的基础上,介绍了其主要术语,并从现象、结构、功能、认知、语言习得、语言演变和语法化6个视角总结了其主要发现和观点,从多个方面阐述了这一理论的重大意义。

虽然Du Bois对此已经耕耘了20年,其他西方学者也做了较多努力,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但是对话句法理论仍是新创理论,很难说已趋于成熟。Du Bois(2014:401-402)本人也清醒地认识到了进一步完善的必要性。我们初步认为对话句法理论还存在以下较多值得探讨的问题:1)共鸣不可能存在于任何语句之间,作为研究对象,共鸣是否有边界?用什么标准、如何确定语句是否产生共鸣?共鸣的程度如何?需要从语言的角度找到具体的标准,并经过心理学语言学实验、语料库统计数据进行验证。否则,是否共鸣只是分析者的主观判断。2)如何定性、定量地证明共鸣原则和互涉原则?3)对话句法现象所涉认知过程的具体细节是什么?如何验证对话时刻的重要作用?4)儿童和成人分别如何利用对话句法现象来学习语法和语言?具体过程和细节是什么?5)对话句法理论能否解释具体词语如情态动词的语法化和历时演变?6)如何设计兼具心理现实性、清晰易懂、符号实用、易于接受的对话结构图,表征对话时刻说话人头脑中的语法知识?7)需要将理论应用于更多语种并进行语言类型学的比较,还需应用于更多文类和论题的研究以进行验证和完善。8)对话句法理论仅限于研究同一会话中相隔不远的平行和共鸣语句,能否将其扩展到更大的时空和非口头话语,考察不同会话或文本之间的共鸣和互文?

[1]Bakhtin,M.M.The Dialogic Imagination:Four Essays by M.M.Bakhtin[M].Austin,TX: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34/1981.

[2]Brone,G.& E.Zima.Towards a Dialogic Construction Grammar:Ad Hoc Routines and Resonance Activation[J].Cognitive Linguistics,2014,25(3):457 -495.

[3]De Jaegher,H.,Di Paolo,E.& S.Gallagher.Can Social Interaction Constitute Social Cognition?[J]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2010,14(10):441 -447.

[4]Du Bois,J.W.The Discourse Basis of Ergativity[J].Language,1987,63:805 -855.

[5]Du Bois,J.W.Towards a Dialogic Syntax [A/OL].(2001/2010)[2014 -12 -12].http://www.lattice.cnrs.fr/IMG/pdf/DuBois_forthcoming_Towards_a_Dialogic_Syntax-DRAFT_2 -2 -1.pdf.

[6]Du Bois,J.W.Preferred Argument Structure:Grammar as architecture for function[G]//J.W.Du Bois,L.E.Kumpf& W.J.AshbyPreferred Argument Structure:Grammar as Architecture for Function.Amsterdam:John Benjamins,2003:10 -60.

[7]Du Bois,J.W.The stance triangle [G] //R.Englebretson.StancetakinginDiscourse:Subjectivity,Evaluation,Interaction.Amsterdam:John Benjamins,2007:139-182.

[8]Du Bois,J.W.Co-opting intersubjectivity:Dialogic rhetoric of the self[G] //C.Meyer& F.Girke.The Rhetorical Emergence of Culture.Oxford:Berghahn,2011:52-83.

[9]Du Bois,J.W.Towards a Dialogic Syntax[J].Cognitive Linguistics,2014,25(3):359 -410.

[10]Du Bois,J.W.& R.Giora.From Cognitive-Functional Linguistics to Dialogic Syntax [J].Cognitive Linguistics,2014,25(3):351-357.

[11]Du Bois,J.W.,Hobson,R.P.& J.A.Hobson.Dialogic Resonance and Intersubjective Engagement in Autism [J].CognitiveLinguistics, 2014, 25(3):411-441.

[12]Harris,Z.S.Discourse Analysis[J].Language,1952,28(1):1-30.

[13]Hart, C. Analysing Political Discourse:Toward a Cognitive Approach [J].Critical Discourse Studies,2005,2(2):189-194.

[14]Hart,C.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nd Metaphor:Toward a Theoretical Framework[J].Critical Discourse Studies,2008,5(2):91 -106.

[15]Hobson,R.P.,Hobson,J.A.,García-Pérez,R.M.& J.W.Du Bois.Dialogic Linkage and Resonance in Autism [J].JournalofAutismandDevelopmental Disorders,2012,42(12):2718 -2728.

[16] Langacker, R. W. Interactive Cognition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2012,3(2):95-125.

[17]McCawley,J.D.The Syntactic Phenomena of English[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8.

[18]Sakita,T.I.Parallelism in Conversation:Resonance,Schematization,and Exten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alogic Syntax and Cognitive Linguistics[J].Pragmatics and Cognition,2006,14(3):467-500.

[19]Sakita, T. I. A cognitivebasisofconversation:Alignment through resonance[G] //K.Kodama& T.Koyama.Linguistic and Cognitive Mechanisms:Festschrift for Professor Masa-aki Yamanashi on the Occasion of his Sixtieth Birthday.Tokyo:Hitsuji,2008:621 -633.

[20]Santorini,B.Part-of-Speech Tagging Guidelines for the Penn Treebank Project(3rd Revision,2nd Printing)[R/OL].(1990)[2015 -3 -30].http://www.ling.helsinki.fi/kit/2010s/clt236/docs/PennTaggingGuide.pdf.

[21]Zima,E.Cognitive Grammar and Dialogic Syntax:Exploring Potential Synergies[J].Review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2013,11(1):36 -72.

[24] Zima, E. & K. Feyaert, Heckles in Austrian Parliamentary Debates:Subjectivity and Intersubjectivity in Interaction[R].T2PP Workshop,Amsterdam,April 9-10,2010.

猜你喜欢

句法平行语句
向量的平行与垂直
平行
逃离平行世界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重点:语句衔接
句法二题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再顶平行进口
如何搞定语句衔接题
信息结构与句法异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