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急性期的中医辨证要素及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2015-11-11李志君邵宏敏张东东訾会兰张玉刚张元元
李志君 邵宏敏 张东东 訾会兰 张玉刚 张元元
(1.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河北唐山064000;2.河北省唐山市开滦职业病防治院,河北唐山064000;3.河北省唐山市医疗保险事业局,河北唐山064000;4.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中医医院,河北唐山064000;5.河北省唐山市工人医院,河北唐山064000)
·证治探讨·
脑梗死急性期的中医辨证要素及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李志君1邵宏敏1张东东2訾会兰3张玉刚4张元元5
(1.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河北唐山064000;2.河北省唐山市开滦职业病防治院,河北唐山064000;3.河北省唐山市医疗保险事业局,河北唐山064000;4.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中医医院,河北唐山064000;5.河北省唐山市工人医院,河北唐山064000)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的中医辨证要素及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对108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中医基本辨证要素及证候分布规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中医基本辨证要素中病性证素分布呈痰浊>血瘀>热盛>气虚>阳虚>气滞>阴虚>血虚的趋势;病位证素分布呈神(脑)>心>脾>肾>大肠>肝的趋势。证型分布中实证呈现痰热瘀滞证>痰瘀互阻证>热盛血瘀证>里实热结证的趋势;虚实夹杂证呈痰热炽盛,气阴耗伤证>气虚血瘀证>气虚痰阻证的趋势;虚证呈阳气亏虚证>血虚证、气阴两虚证的趋势。结论脑梗死急性期中医病性证素是痰浊、血瘀、热盛、气虚等;病位证素是神(脑)、心、脾、肾等;证候分布是痰热瘀滞证、痰瘀互阻证、热盛血瘀证等。
脑梗死急性期辨证要素证候分布
脑梗死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脑梗死是脑血管疾病(CVD)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全部CVD的70%。本病病死率约10%,致残率达50%以上,存活者中40%以上可复发,且复发次数越多病死率和致残率越高[1]。因此,在脑梗死急性期尽早给予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措施,对于降低病死率、致残率、复发率具有重要意义。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作用,首先应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辨证是核心,探寻脑梗死的证候分布及优势证候,然后根据优势证候筛选切实有效的中药方剂。因此笔者进行了脑梗死急性期的中医基本辨证要素及证候分布规律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纳入标准: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2];年龄≥18岁。排除标准: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参加其他药物临床试验者。
1.2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2月就诊于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神经内二科的108例患者,所选病例均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其中男性65例,女性43例,年龄(77.52±4.35)岁,GCS评分(6.82± 3.37)分。
1.3研究方法将朱文锋教授的《常见症状的计量辨证》[3-9]中的600个常见症状与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相结合,按照望、闻、问、切等四诊内容和现代医学理化指标等表现进行分类,制定病例观察表,然后根据相应的临床资料填写病例观察表,最后根据《常见症状的计量辨证》的计分方法来确定中医辨证要素、证候类型及优势证候。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本研究采用率(%)进行统计分析。因同1例患者可以出现多种病性、病位证素,故以“例次”为单位进行统计。采用频率统计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病性证素分布规律见表1。108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中病性证素以痰浊、血瘀、热盛较为常见,气虚、阳虚次之,阴虚、血虚所占比例较少。
表1 脑梗死急性期病性证素分布规律n(%)
2.2病位证素分布规律见表2。108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中病位证素以神(脑)最为常见,心次之,而肝最为少见。
2.3病性分布规律108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中以实证为主(77例,71.3%),其次为虚实夹杂证(21例,19.4%),最后为虚证(10例,9.3%)。
表2 脑梗死急性期病位证素分布规律n(%)
2.4实证证候分布规律见表3。实证证候中痰热瘀滞证最为常见,痰瘀互阻证次之,气滞血瘀证最为少见。
表3 脑梗死急性期实证证候分布规律
2.5虚实夹杂证证候分布规律见表4。虚实夹杂证主要见于痰热炽盛,阴液耗伤证;其次为气虚血瘀证;而邪热炽盛,气阴两伤证最为少见。
表4 脑梗死急性期虚实夹杂证证候分布规律
2.6虚证证候分布规律阳气亏虚证6例(5.6%),血虚证及气阴两虚证各2例(1.9%)。
3 讨论
脑梗死是脑血管系统最为常见的疾病类型,属于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脑梗死后出现的局限性神经功能缺损征象,与梗死的部位、受损区侧支循环、参与供血的动脉变异以及既往脑细胞损失情况密切相关[1]。现代医学不断探索此类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和常规保守治疗方法。随着中医药的发展与进步,人民认识程度的深入,中医药在医学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提高中医药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首先需明确脑梗死急性期的基本辨证要素、证候分布及优势证候,以针对优势证候选取切实有效的方药。
本研究中医辨证要素中病性证素分布以痰浊、血瘀、热盛为主,其余各病性证素所占比例较小,分布相对均匀。病性证素以痰浊、血瘀、热盛为主。痰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以致清阳不展,阻碍气血的正常运行,气血运行不畅而瘀血由此变生,痰凝则血瘀,郁热内盛,迫血妄行,溢于脉外,则可出现神昏失语、活动不利等中风表现。《杂病源流犀烛》中记载“痰之为物,流动不测,故其为害,上至巅顶,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具有”。现代医学中淋巴结核,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精神病等,从中医之证而言,多是先有痰而后有瘀的。古人有“百病皆由痰作崇”之说,“痰夹瘀血,遂成窠囊”,“瘀血既久,化为痰水”,充分表明痰瘀相关,二者郁滞则内热盛。本研究病性证素以痰浊、血瘀、热盛为主的研究结果,与之相符。病位证素分布以神(脑)为主,考虑与以下两方面有关:其一,脑为元神之府,凡涉及神志疾病必与脑相关;其二,本研究对象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病变部位明确在神(脑),其病位证素以神(脑)为主可能与之存在相关性。证候分布以实证为主,主要在于患病急性期,痰、热、瘀并存,邪气盛实。
本研究将《常见症状的计量辨证》[3-9]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临床表现相结合,制定病例观察表进行回顾性研究,经过对患者临床医学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初步得出了脑梗死急性期的中医辨证要素及证候分布规律。脑梗死急性期的病性证素以痰浊、血瘀、热盛为主,病位证素以神(脑)为主,证候以实证为主,优势证候为痰热瘀滞证。本研究存在样本量偏少的局限性,可能存在偏倚。在明晰证素、证候分布规律及优势证候后,将制定治则治法,筛选有效方剂,以指导临床。
[1]贾建平.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5-183.
[2]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3]朱文峰.常见症状的计量辨证[J].辽宁中医杂志,2000,27(6):243.
[4]朱文峰.常见症状的计量辨证[J].辽宁中医杂志,2000,27(7):291-292.
[5]朱文峰.常见症状的计量辨证[J].辽宁中医杂志,2000,27(8):342-343.
[6]朱文峰.常见症状的计量辨证[J].辽宁中医杂志,2000,27(9):389-390.
[7]朱文峰.常见症状的计量辨证[J].辽宁中医杂志,2000,27(10):440-441.
[8]朱文峰.常见症状的计量辨证[J].辽宁中医杂志,2000,27(11):487-488.
[9]朱文峰.常见症状的计量辨证[J].辽宁中医杂志,2000,27(12):535.
R743.9
A
1004-745X(2015)01-0102-02
10.3969/j.issn.1004-745X.2015.01.036
2014-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