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自密实混凝土在路基施工中的应用和推广

2015-11-07周晓玺曲保屹黄媛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5年5期
关键词:离析羧酸减水剂

周晓玺,曲保屹,黄媛

(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贵州贵阳550000)

浅谈自密实混凝土在路基施工中的应用和推广

周晓玺,曲保屹,黄媛

(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贵州贵阳550000)

自密实混凝土流动性好,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和填充性能,而且骨料不离析,混凝土硬化后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均良好。在介绍其施工工艺后,以杭瑞高速某路段为实例,先计算其初步配合比,然后经工作性调整,最终确定其基准配合比。

自密实混凝土;施工工艺;初步配合比;基准配合比

0 前言

自密实混凝土(Self-Compacting Concrete,简称SCC),也有人称为高流态混凝土,是指混凝土拌合物依靠自身重量,不需要振捣即可以充满模型和包裹钢筋,属于高性能混凝土的一种。自密实混凝土流动性好,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和填充性能,而且骨料不离析,混凝土硬化后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以其特有的性能,引起国内外土木工程界的关注。

自密实混凝土的出现源于1983年后的几年中,日本遇到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以及因技术人员数量的减少而引起混凝土的质量下降等问题,于1986年,东京大学的学者Okamura等提出了发展SCC的必要性。1988年,东京大学的Ozawa第一个用普通材料配制出了自密实混凝土。次年,在东京进行了自密实混凝土的开发。日本建筑协会于1992-1995年对自密实混凝土的质量标准、材料、配合比、施工、质量管理等有关内容进行了研究,1997年1月制定了“高流动性混凝土材料、配比、制造、施工方针”,大大推动了自密实混凝土的应用。在此期间,欧洲也出资300万欧元资助由多国建筑商、混凝土专家、外加剂生产厂家、钢纤维厂家联合攻关的开发项目,旨在开发普通自密实混凝土,以及高质量饰面纤维增强自密实混凝土。近几年自密实混凝土在国内各工程领域内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取得了很多成功的实例。

在施工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全国范围内大面积开展平安工地,施工标准化等工作。而野外路基施工中很多混凝土挡墙、涵洞等结构物都远离施工用电的供应源。另外,解决施工用电后,其使用时间短,大大增加了施工成本。自密实混凝土由于具有免振捣、现浇密实性好等优点,解决了路基施工中出现的施工成本高、用电困难等问题,从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 施工工艺

1.1工艺原理

自密实混凝土的工艺原理是采用合理的配合比加入专用外加剂,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很高的流动性,在高空坠落中不离析、不泌水,能不经振捣而通过浇筑过程中高处下抛时的动能达到自密实的要求。

1.2自密实混凝土性能及检测方法

自密实混凝土性能包括流动性、抗离析性和填充性。可用坍落扩展度试验、V漏斗试验(或T50试验)和U型箱实验进行检测。

1.3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优先采用增加粉体材料用量和选用高效减水剂,改善浆体的粘性和流动性,若不能满足浆体粘性时,可通过试验确定适当添加增粘剂。

1.4自密实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1)浇筑前混凝土检测。每车混凝土浇筑前均需要检测,主要检测坍落扩展度、扩展时间T50,不得发生外沿泌浆和中心骨料堆积现象。浇筑过程中,必须由专人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监控,对有和易性、塌落度不达标等现象的混凝土,坚决不能使用。每台班混凝土取样不小于2组。

(2)浮浆处理。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混凝土表面会有气泡排出,并在混凝土表面泛起浮浆,初凝前将浮浆舀出,终凝后将混凝土表面凿毛,至外露石子为止。

(3)浇筑时,模板内不得有杂物和积水,若浇筑物为片石混凝土,片石摆放间距应大于5 cm,以便于混凝土的流动填充。

2 自密实混凝土在施工中的设计实例

项目名称:杭瑞高速贵州省毕节至都格(黔滇界)公路BDT3合同段。

施工单位: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使用材料:见表1所列。

表1 各种材料基本情况一览表

2.1计算初步配合比

(1)自密实混凝土设计强度(fcu.k)= 25 MPa;自密实混凝土配制强度(fcu.o)≥fcu.k+1.645σ= 33.2 MPa。

计算水灰比:(W/C)=(aa×fce)/(fcu.o+aa×ab× fce)=0.65,根据经验取0.36,选取单位体积用水量180 kg, 则单位体积水泥用量=180/0.36=500(kg)。

(2)采用复合掺合料等量取代水泥百分率=49.4% ,则复合掺合料单位体积用量=500× 49.4%=247(kg)(112L)。

(3)复合掺合料取代水泥用量后,则单位体积水泥用量=500-500×49.4%=253 kg(82 L)。

(4)根据经验,以及所使用外加剂的性能设定自密实混凝土的含气量为1.5%即15 L;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粗骨料的体积(Vg)和细骨料的体积(Vs)为1 000-112-82-180-15=611(L)。

(5)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粗骨料的体积(Vg),根据自密实性能要求,选用粗骨料体积用量302.8 L,则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粗骨料的质量(mg)=302.8× 2.705=819(kg)。

(6)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细骨料的体积(Vs)=611-302.8=308.2(L),则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粗骨料的质量(mg)=308.2×2.655=819(kg)。

(7)单位体积粉体体积=112+82=194(L),满足规范160~230 L要求,水粉比=180/(112+82)=0.928满足规范0.8~1.15要求。

(8)单位体积浆体体积(Vp)=112+82+180= 374(L),满足规范320~400 L要求。

(9)计算水胶比:W/B=180/(253+247)=0.36。

(10)通过试验确定聚羧酸缓凝减水剂用量为胶凝材料的0.9%;则每立方混凝土中聚羧酸缓凝减水剂的质量mca=mb×0.009=500×0.009=4.50(kg/m3)。

初步配合比:(水泥+复合掺合料):砂:石:聚羧酸缓凝减水剂=1:1.64:1.64:0.009,W/B=0.36。

2.2调整工作性,提出基准配合比

2.2.1计算水泥混凝土试拌材料用量

按初步配合比试拌水泥混凝土拌和物30L;各种材料用量为:水泥= 7.59 kg,复合掺合料= 7.41 kg,砂= 24.57 kg,石= 24.57 kg,聚羧酸缓凝减水剂= 0.135 kg,水=5.4 kg。

2.2.2调整工作性

按初步配合比拌制混凝土拌和物,测定其粘聚性、保水性、坍落度。坍落度为270 mm,坍落扩展度测定值为700 mm,粘聚性和保水性亦良好,满足施工和易性要求。

2.2.3提出基准配合比

经过工作性调整,确定基准配合比:(水泥+复合掺合料):砂:石:聚羧酸缓凝减水剂=1:1.64:1.64:0.009,W/B=0.36。

2.3检验强度及确定试验室配合比(见表2)

表2 配合比及强度一览表

绘制28 d强度与灰水比关系图(见图1)。

图1 28 d强度与灰水比关系图

配制强度所对应的胶水比值=2.60;

按强度修正后各材料用量:单位体积水= 180 kg/m3,水泥= 253 kg/m3,砂= 819 kg/m3,石=819 kg/m3,复合掺合料=247 kg/m3,聚羧酸缓凝减水剂=4.50 kg/m3。确定试验室配合比:(水泥+复合掺合料):砂:石:聚羧酸缓凝减水剂=1:1.64:1.64:0.009;W/B=0.36。

3 总结

(1)与常规混凝土相比,自密实混凝土具有流动性好、密实度高、缩短工期、减少人力投入等优点。

(2)由于自密实混凝土不需要振捣,因此可以降低由于振捣导致的混凝土离析等问题,解决施工场地无电,施工场地零乱等问题,同时由于自密实的特性,对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支撑工程等均有新的要求。

(3)目前自密实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还处于初期阶段,在配合比设计、性能评定、质量控制、施工技术等方面均有待试验和理论方面的深入研究。

(4)自密实混凝土目前属于“特种混凝土”,在实际应用中还不是十分普及,主要应用于水下混凝土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以及钢管混凝土等混凝土工程,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TU528.53

B

1009-7716(2015)05-0142-02

2015-03-04

周晓玺(1989-),男,贵州人,助理工程师,从事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离析羧酸减水剂
基于净浆扩展度的减水剂与水泥相容性分析
基于神经网络的聚羧酸系超缓凝减水剂性能研究及应用
搅拌对聚羧酸减水剂分散性的影响
基于空隙率分布的沥青路面离析评价法的研究
离析模式对沥青混合料密度和构造深度的影响
混凝土外加剂大全
二元羧酸盐类聚丙烯β成核剂研究进展
离合词“连”字句离析形式的特征、生成机制及语用功能
复合羧酸镧对PVC热稳定作用研究
干混砂浆成品仓防离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