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写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巧妙应用
2015-10-26邵敏
《诗·大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回首溯望,从先秦的诗经,两汉的歌赋,再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散文小说,“各领风骚数百年”,终是迎合了时代的需求,“表达”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读取信息的习惯越来越短小化、片段化、便捷化,“微写作”这一顺应当今时代,迎合今人表达的创作形式应运而生、大行其道。
(一)见“微”知著——“微写作”之于字词教学
《新课标》要求:“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古人有云:“凡看文字,先须晓其文义,然后可求其意。未有文义不晓而见意者也。”可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不重视甚至忽略了字词“义”的导引,对于字词的学习常常让学生摘抄几遍便了事,字词教学失了灵气与活力,加之网络语言的不断冲击,学生的字词概念开始模糊以致混乱。针对以上情况,笔者参照中考设计了字词“微”解这一“微写作”形式——拆拼汉字,意解其义,探寻汉字新境界。
2014年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汉字趣解:
示例:智:上边是“知”,下边是“日”,每日把“知”当成头等大事。每日多知道一点,知识与日俱增,最终成为智者。
请参照上述示例,从“利、功、仙、劣”四个汉字中任选一个字趣解,要求紧扣字形,语言表述简练,内容有积极意义。
该题既有表达的训练又兼有想象、联想等思维的训练,笔者深受启发,开始引导学生“依样画葫芦”,并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至少用一种修辞解构常见汉字,力求出新出彩。如“遐”,笔者先解释“叚”意为“非原居地”、“借居地”,学生“微”解:“让思想装上腿脚,便有‘遐想,上天入地,肆意遨游;若名声有了腿脚,便能‘闻名遐迩,远近皆知、如雷贯耳。”再如“谧”,学生“微”解:“必定要把多余的言语装入器皿箱箧内,才能获得心灵的平静安宁。”再如“腾”与“藤”的的辨析,学生“微”解:“马儿飞奔,一往无前;幼苗需水,茁壮成长。”
字词“微”解是对文字形体加以离合、增损或假借字形而生成新意的一种手法,短则一二十字,长则五六十字的“微作文”,虽“微小”却也“微妙”,见“微”知著,小中见大,在训练思维、练习表达的过程中构建了汉字新境界。
(二)无“微”不至——“微写作”之于阅读教学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语文课标组组长、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导巢宗祺教授指出,阅读教学不要紧紧盯在阅读的层面上,要做到从读到写的过渡,以使语文能力得到延伸、发展、深化。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也有其独到的见解:“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不应游离于课文之外,要使它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写作不能“分家”,应是互为本位、互相促进的“一体两翼”,“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阅读离不开写作的深化,写作应是阅读成果的凝聚。由此,笔者试着在阅读教学的一些环节中放入“微写作”——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
1.说作者,论背景——道是无晴却有晴
对于作者与背景,我们惯常的做法是两种:一则,教师结合书本注释以及教参资料,直接讲授,学生进行圈划与笔记;二则,布置课前预习,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背景,课上将查阅结果进行展示交流。不论教师教授还是学生展示,这一环节总也摆脱不了平面化、说明性的“无情”叙述。笔者曾见过这样的另类介绍,抄录如下:
香菱学诗
师:请大家以“关键词”加“关键词解读”的形式介绍作者,可以适当引用一些诗句,最好是曹雪芹作品中的诗句。
生1:我找的关键词是“感触”。曾经的雕栏玉砌,如今的茅椽蓬牖;往日的锦衣玉食,今朝的举家食粥。家庭的变故,生活的落差,世态的炎凉,如此的考验与历练,如此的感触与体悟,其中滋味,作者深味。“文章憎命达”,多舛的命途使曹雪芹孕育了一部伟大的著作——《红楼梦》。
生2:我找的关键词是“艰辛”。“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风雨潇潇悼红轩,世态炎凉心自如。花开花谢,几忆春秋,含辛茹苦,呕心沥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一把辛酸泪”终凝为“满纸荒唐言”,不朽华章《红楼梦》横空出世。
平面化、说明性的介绍文字,在学生笔下变得文采斐然,充满了文字之美;简单的、机械的读记操作,在学生内化下变得字斟句酌、有情有味。不过百来字、百余字的“微写作”,有主题,有内容,有介绍,有领悟,“道是无晴却有晴”。笔者以为,面对有“故事”、有“嚼头”的作者、作品不妨试着让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提炼关键词,“微”解作者、作品,以融入主观情感、饱含深情的表述加以介绍。
2.录初感,荐文本——未成曲调先有情
阅读初感是欣赏者在与文学作品初次接触时产生的第一印象、第一感受,它往往具有二次阅读所不易具备的敏锐感,常常能够发现作品中最精彩、最激动人心的地方。笔者重视学生的阅读初感,总以“请大家畅谈初读感受”作为一堂课的开始,然后在学生的“初感”中捕捉本堂课的切入点或以其中的“亮点”组织贯穿课堂。操作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一则,学生因没能将“初感”及时捕捉并记录,模糊甚至丧失了宝贵的“初感”;二则,教师未必每次都能精准捕捉并利用好学生的“初感”。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设计了捕捉“阅读初感”的“微写作”,字数不限,表述清楚即可,然后利用早读课的空挡进行整合,确也行之有效。
学了课文《芦花荡》,笔者希望学生能够更进一步了解孙犁作品特色,进行“荐读”型“微写作”,对《荷花淀》进行“推介”,目的是让人亲近进而阅读文本。这种“微写作”要求荐读者读懂文章、把握主题、明确风格。荐读可以全面地给读者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可以集中解读文章的精髓,诸如主题、语言、技巧等。endprint
例如《荷花淀》推介:
喜欢孙犁在《荷花淀》里,给我们创设的充满诗情画意的环境,你看那皎洁的明月、明净的庭院、银白的视野、透明的薄雾、清爽的凉风、新鲜的荷香,清新淡雅、如诗如画、明净纯真。不多的人物对话更是精彩,五个年轻的妇女商量着前线探夫,她们或伶俐乖巧,或质朴憨厚,或稳重谨慎,或快人快语,或忸怩羞涩,那鲜明的语言,那鲜明的个性,作者写得实在妙极。总之,我觉得《荷花淀》非常值得一看,特向大家推介。
也可推介课外好书好文。
例如《十年徒步中国》:
他,独自一人探秘神农架;他,夜宿西藏阿里无人区;他,路遇巨蟒惊险逃生,孤身战群狼;他,生吞蛇肉只为充饥,喝血喝尿只为在茫茫戈壁求生。他是谁?他就是十年徒步走神州的“当代徐霞客”、史上首次徒步穿越罗布泊的勇士、打破徒步行走世界纪录的雷殿生。
录初感,抓住审美直觉的瞬间闪光;荐文本,收藏精美文章的璀璨光华。“未成曲调先有情”,让学生在初读时入情入境,在推文时有情有境。
3.仿佳句,炼语言——但求神似也动人
吕叔湘先生说:“使用语言是一种技能,只有通过不断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仿写是沟通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最基本也是最易操作的方式。仿写可以仿一个句子,也可以仿一个段落。这种形式的“微写作”不仅要求仿得形似,更要求仿得神似。学生通过仿写这种“微写作”,致力于打造语言的亮点,提高最基本的遣词造句的运用能力。
学习了余光中的《乡愁》后,笔者让学生进行了仿写训练。学生写“乡愁”定然不行,没有切身感受,硬是仿出来了也是矫揉造作、无病呻吟式的,因此,笔者让学生自选主题,诸如“烦恼”、“亲情”、“朋友”等等,仿照《乡愁》的结构、句式进行写作。
佳作整理如下:
小时候,烦恼是一颗遥远的星辰,我在地上,它在天上
长大后,烦恼是一粒小小的种子,我在土上,它在心尖
后来啊,烦恼是一场凶猛的洪水,我在惶恐,它在泛滥
而现在,烦恼是一曲缓缓的诗歌,它在萦绕,我在品味
——华 楠
小时候,伤心是一只小小的玩具,我在这头,玩具在那头
长大后,伤心是一句短短的拒绝,我在这头,女孩在那头
后来啊,伤心是一串红红的数字,我在这头,钞票在那头
而现在,伤心是一个冷冷的背影,我在这头,孩子在那头
——周振宇
小时候,学校是一座幸福的城堡,快乐于我,不过是抹笑
长大后,学校是一个阴暗的囚牢,学习于我,不过是煎熬
而现在,学校是一面薄薄的墙壁,社会于我,不过是咫尺
后来啊,学校是一方纯洁的土地,广阔天空,一心只圣贤
——周奇兵
以上习作,虽无《乡愁》的情真意切、低回怅惘,却也真情流露、生动形象,读来分享,引来了同伴的一片共鸣,算是“有些神似”,也能“动人”了。
4.述人物,赞风骨——也借微作写风流
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中人物的理解分析,很多情况下仅仅只是做了一些“程式化”的概括,平面单薄,不足以显示出语文感性之美的特质。不妨先来欣赏摘自中考优秀作文的一个片段:
你怨气冲天,高声指控:天,是不分好歹;地,是错堪贤愚。那一腔怨气在瞬间喷发,震惊了天地,浮云为你而阴,悲风因你而旋。而你一个弱女子至死不渝的抗争终于将三桩誓愿一一倾诉。“血溅白练”诉你奇,“六月飞雪”道你怨,“亢旱三年”遗你恨。当这些一一应验时,没有人知道你的灵魂飘到了哪里。历史,又多了一个悲剧故事;天空,又响过一个女子长长的哀怨。
文段采用第二人称,既有分析评述,又有面对面的情感交流,似乎让我们穿越时空,亲眼见证了窦娥的遭际。文段不仅解读了文本,而且融入了读者激愤哀怨的主观情感,瞬间让人物认知焕发出了感性之美。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尝试引导学生作这样的“人物述评”类的“微作文”。例如,诗仙李白的述评:
五花马,千金裘,于你不如一壶酒。
——丁 欐
融融月,淡淡风;花舞影,月袭人,他在云帆间点缀沧海的永恒。
——童椿楠
喻以青莲,留得只可远观的高洁;还以琼浆,望见举杯邀月的达然。
喻以仙,留得相期邈云汉的欣怡;还以诗,品得得意须尽欢的旷然。
伫江岸,是你放声空吟,没有谁与你凭栏相望,没有谁与你隔江相呼。
多少缕悲伤,多少缕惆怅,没有人与你把泪分享。
月下独酌是一个人背负的寂寞,把酒言欢是两个人分享的孤独。
可你,终究没有人衬得上你的白,也便只能欣赏酒中的自己青丝飞扬,青袖飞扬,掠起微凉的风。 ——钟晓惠
“微作文”品人物,叙议结合,有气势、有力度,酣畅淋漓、文气冲天。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长长短短,皆能笔下生花,尽得“风流”。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微写作”,既有利于深入解读文本内涵,促进对文本的理解与消化,又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兴趣,还能积累写作素材。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该是“无孔不入”,无“微“不至的,如此才能在潜移默化当中促进读写的有机结合,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积“微”成著——“微写作”之于作文教学
《新课标》关于写作教学有这样的两条描述。其一,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动笔,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其二,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改进作文命题方式,提倡学生自主选题。endprint
基于此,笔者以为,至少可以借助“微写作”做以下两点尝试:
1.日积月累型——随记随笔
国学大师陈寅恪说:“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这启示我们:“随记随笔”类“微作文”要力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准备专门的随记随笔本(尽可能轻巧适合携带),有所感有所悟有所思有所得,有所发现有所触动,喜怒哀乐,一一记下,坚持每日更新,一行也好,一段也罢,甚至一词一句,只要是独属于自己的,便慎重地记下,日积月累,本子上爬满的便是生活的阅历、思考的轨迹。
总有一些人,他们赤脚在你生命中走过,眉眼带笑,不短暂,也不漫长。却足以让你体会幸福,领略痛楚,回忆一生。
——朱斯岐
水光粼粼打碎了印窗的冷月,室内的暖光照着字迹,从指间淌入心房。
——王青怡
乐观是失意后的坦然,谁拥有了乐观,谁就拥有了希望的渡船。
——贾远林
即使只有不到半纸杯泥土,即使根部尽是霉菌,即使吸收的不过几片枯叶的养料,它还是长出了新叶,还是在这时间绽放了生命。
——华烨微
2.评点批注型——点击热点
“厚重“之文与”浅薄“之文的真正差距,是认知水平等思想层面的差距。此类微作文,选取触动自己心灵的社会热点话题,描摹心灵波动的曲线,抓住问题要害,作尽可能深入的分析,完成“自我”与“社会”的对话。
有人先带头,闯了红灯,那将会有更多的人闯红灯,这也是中国人的一个特性吧。
——何琦燕
“占中”人士说他们是为了“民主”,“占中”的全称便是“让爱与和平占领中环”,但是却演变成了如此闹剧。民主是什么?民主该是相对的。
——赵熠初
艾默生在《论自立》中说:“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从来没有什么天才,天才是心中微光被点燃的少数人,我们的责任便是引导学生点燃这心中稍纵即逝的“微”光,积“微”成著。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微写作”的契机,见缝插针,用“微写作”构建以“表达”为中心的新型语文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不断的“微”表达中见“微”知著、积“微”成著,拓宽思维视野,丰富语言积累,提升写作技巧。
参考文献:
崔余辉:《利用“微写作”激发中学生的写作兴趣》,《学园》2014年26期.
吴燕:《大时代写“微作文”》,《语文学刊》2013年8期.
张满芝:《农村初中学生微作文的训练实践》,《文学教育》2014.06.
钱卫秋:《微作文,让学生爱上写作》,《教育观察》2013年8月.
何文魁:《“小题”亦须“大做”,“接地”方能“有底”》,《语文知识》2014年第10期.
邵敏,语文教师,现居浙江绍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