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骨盆创伤性肢体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

2015-10-24孙永新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8期
关键词:高凝髋臼骨盆

孙永新

(迪庆州人民医院创伤外科,云南 迪庆 674400)

探索骨盆创伤性肢体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

孙永新

(迪庆州人民医院创伤外科,云南 迪庆 674400)

目的 探析骨盆创伤性肢体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108例骨盆创伤患者深静脉血栓(DVT)检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DVT形成危险因素,总结分析其形成原因。结果 108例患者术前DVT检出18例,检出率为16.67%;DVT组年龄>40岁以上各组明显高于非DVT组(P<0.05),术前卧床时间>30 d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非DVT组(P<0.05),合并高凝状态疾病、其他创伤、高能创伤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非DVT组(P<0.05);年龄、合并高凝状态、合并其他床上等均为DVT形成高危因素。结论 骨盆创伤患者存在较高的DVT形成风险,和年龄增长、高凝状态、合并其他创伤等密切相关,要密切加强重点人群的预防和筛查,术前抗凝预防治疗能有效降低DVT的发生,但要结合出血风险,制定合理预防干预措施。

骨盆骨折;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形成原因;预防

深静脉血栓(DVT)是骨折患者一种常见的并发症,高发于下肢深静脉,长期制动、血液高凝状态、血管损伤等均可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畅,发生深静脉血栓,造成下肢循环严重瘀阻,一旦发生脱落,随着回心血流可能达腹肺动脉、冠状动脉、颅内动脉等重要血管,发生栓塞导致严重后果,危及患者的生命[1]。骨盆DVT高危类型骨折,患者由于肢体制定和局部严重损伤,是DVT发生的高危人群[2]。目前,对于术后预防DVT已有众多的临床研究,对相关因素已有明确的共识和预防手段,然而术前骨折急性期也存在较高的DVT发生率,入院后抗凝预防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受到抗凝和出血风险的权衡,影响术后开展和预后康复的不良因素之一[3]。本次研究笔者分析骨盆骨折术前DVT形成危险因素,筛选其危险因素,为术前早期预防DVT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108例骨盆创伤患者,年龄均≥18岁,术前均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髋臼或骨盆骨折,入院至术前每周至少1次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D-D二聚体检测。排除病理性骨折和恶性肿瘤。其中男性67例、女性41例,年龄18~80岁,平均年龄(41.48±8.26)岁,其中髋臼骨折36例、骨盆骨折62例、髋臼合并骨盆骨折10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48例、坠落伤32例、砸伤19例、跌伤9例;创伤至手术时间12~88 d,平均时间(15.68±3.64)d。

1.2治疗方法:入院即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进行预防性抗凝治疗,密切关注出血情况,发现DVT则立即停药。患者入院后每周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至少1次,观察患者下肢肢体肿胀、疼痛者要立即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由专业医师进行判断,超声影响明确存在血栓者可诊断为DVT,疑为DVT者则行静脉造影确诊,一旦确诊则行溶栓治疗,溶栓有效者则择期性骨折手术治疗,溶栓无效则放置腔静脉滤网,待血栓机化,至D-D二聚体降至正常水平,再行择期手术治疗。

1.3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患者性别、年龄、卧床时间、合并高凝状态疾病、合并其他创伤、牵引制动、D-D二聚体水平、术前抗凝预防措施、创伤类型等临床影响因素。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DVT组和非DVT组相关临床因素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和χ2检验,危险因素采用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DVT检查结果:本组108例骨盆骨折患者术前18例检查确诊为DVT,发生率为16.67%,其中髂股静脉血栓5例、小腿静脉血栓9例、腘静脉血栓4例,其中12例经溶栓治疗成功后择期行骨折手术治疗,6例放置腔静脉滤网后行择期骨折手术治疗,均成功完成手术,无1例发生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2.2DVT相关因素分析:DVT组年龄>40岁者94.44%明显高于非DVT组的57.78%(χ2=8.7411,P=0.0031),随着年龄增长比例明显升高(P<0.05);DVT组卧床时间>15 d者72.22%明显高于非DVT组的54.44%(χ2=5.0143,P=0.0251),>30 d所占比例最高。DVT组合并高凝状态、其他创伤、高能创伤所占比例分别为55.56%、77.78%、66.67%明显高于非DVT组的28.89%、51.11%、38.89%(χ2=4.8000,P=0.0285;χ2=4.3200,P=0.0377;χ2=4.7088,P=0.0300);DVT组D-D二聚体<500 µg/L比例11.11%明显低于非DVT组的80.00%(χ2=33.0010,P=0.0000),详见表1,由此提示,年龄、术前卧床时间、合并高凝状态、合并其他创伤、D-D二聚体、创伤类型、术前抗凝预防措施等均与术前DVT形成有关,见表1。

3 讨 论

髋臼和骨盆骨骼、关节、血管结构复杂和周围软组织复合体结构,发生骨折往往粉碎性高[4],患者下肢功能严重受损,导致创伤性高凝状态,髂骨静脉等重要的下肢静脉受损风险大,导致患侧下肢整体血流循环瘀阻严重,血流速度明显减慢,血管壁破损诱使高凝状态血小板聚集[5],进一步激活凝血系统活性,纤溶亢进,D-D二聚体为主要的凝血指标,其升高则提示体内凝血状态活跃,极易发生血栓[6]。创伤之后卧床24 h极易发生DVT,术后4 d内DVT发生率明显升高,约为70%,是术后预防的重点时段[7]。经过多项研究证明[8],随着卧床制动时间延长,DVT形成风险增大。血栓形成后局部组织血流不畅进而导致下肢肿胀和疼痛,甚至出现静脉曲张等临床症状。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DVT组年龄>40岁者94.44%明显高于非DVT组的57.78%(χ2=8.7411,P=0.0031),随着年龄增长比例明显升高(P<0.05);DVT组卧床时间>15 d者72.22%明显高于非DVT组的54.44%(χ2=5.0143,P=0.0251),>30 d所占比例最高。DVT组合并高凝状态、其他创伤、高能创伤所占比例分别为55.56%、77.78%、66.67%明显高于非DVT组的28.89%、51.11%、38.89%(χ2=4.8000,P=0.0285;χ2=4.3200,P=0.0377;χ2=4.7088,P=0.0300);DVT组D-D二聚体<500 µg/L比例11.11%明显低于非DVT组的80.00%(χ2=33.0010,P=0.0000)。

表1 术前DVT和临床因素关系对比分析[n(%)]

综上所述,骨盆创伤患者存在较高的DVT形成风险,和年龄增长、高凝状态、合并其他创伤等密切相关,要密切加强重点人群的预防和筛查,术前抗凝预防治疗能有效降低DVT的发生,但要结合出血风险,制定合理预防干预措施。

[1]朱仕文,孙旭,杨明辉,等.髋臼骨盆骨折患者术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2,14(8):675-678.

[2]张丽雪.预防骨盆和下肢手术后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3,34(36):7774.

[3]张孝华.骨科创伤患者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的研究[J].医药前沿,2013,3(13):184.

[4]胡敏.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探讨[J].医药前沿,2013,3(15):158-159.

[5]邱旭升,谢晓肖.骨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J].医学综述,2013,19(23):4290-4293.

[6]杨俊梅,李芸香,熊晓燕,等.骨盆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1):276-277.

[7]尚小鹏,马金栋,马居风,等.抗心磷脂抗体与骨创伤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研究[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23):32-33.

[8]李锡生,王殷红,何亚萍,等.髋臼及骨盆骨折患者术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5):4-7.

R683.3

B

1671-8194(2015)18-0167-02

猜你喜欢

高凝髋臼骨盆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你的翘臀!可能是假的
低分子肝素钠和右旋糖酐对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治疗效果的影响
血栓弹力图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益气活血化瘀法和利伐沙班对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高凝状态的影响
痛经,当心是骨盆歪
6岁儿童骨盆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翘臀”腰疼,警惕骨盆前倾
改良髋臼横韧带定位法植入髋臼假体的准确性研究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