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布依族蜡染工艺的保护与活态传承

2015-10-23王化梅于亚丽毛兴勤范兆飞

现代商贸工业 2015年20期
关键词:活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化梅 于亚丽 毛兴勤 范兆飞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活态性、民族性、经济性等特征,本文试结合罗甸县布依族蜡染工艺的实地调研,通过对其现状分析,立足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对布依族蜡染工艺从完善蜡染工艺立法、打造民族特色品牌与世界接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大力发展农业特色旅游县四个方面着手,加强保护工作。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族蜡染工艺;活态传承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0008701

在社会急剧变革,现代科技日新月异,文化旅游如火如荼的当下,蜡染工艺逐步正走向商品化、庸俗化的道路。如何妥善保护与传承布依族蜡染活态,使之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璀璨的明珠,是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

1 蜡染工艺的非物质文化特性

总体上讲,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传承性、活态性、经济性、民族性等特征。布依族蜡染虽未归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其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特征,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蜡染工艺的传承性特征

传承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基本的特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可以理解为“代际传承”。罗甸县蜡染的传承方式主要是家族内部的传承和家族外部的传承,如传女不传男、传内不传外等方式。布依族由于没有使自己的传统文字,因此大部分本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传承都是靠口传心授,传授过程以面授为主。

1.2 蜡染工艺的活态性特征

活态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核心的特征。布依族蜡染的传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代人都會根据当代特色赋予蜡染全新的内涵,使蜡染不断创新,与时俱进。这也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性和时代性等特征。

1.3 蜡染工艺的经济性特征

经济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有价值的特征。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在旅游发展大会的影响下,罗甸县布依族蜡染为本地区的旅游市场开辟了一条新路,依托民族文化资源给当地居民带来的经济收入是非常可观的。将布依族蜡染纳入旅游开发项目中,提升外界的知名度,即达到促进罗甸县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达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1.4 蜡染工艺的民族性特征

民族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显著的特征。贵州蜡染各地风格迥异,具有代表性的侗族、苗族、布依族等的蜡染手工艺也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之说,从点蜡工具、染料、点蜡方式、染色到纹样、用途等都有所不同。笔者在田野考察时,了解到丹寨县一带的苗族蜡染大多是用自制的斗文布,毕节地区的苗族蜡染多采用“二次染”的方式,且蜡染喜欢用黄蓝或红蓝两色搭配。罗甸县布依族的蜡染则以“精”、“细”著称,配合扎染的制作方式装饰着床单、桌布、背儿带,围腰等生活布艺。

2 布依族蜡染工艺的现状及原因分析:以贵州省罗甸县为考察对象

据考察发现,罗甸县布依族蜡染工艺流失严重,致使蜡染工艺的发展变得危机重重。造成布依族蜡染传承危机的原因是多元的,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2.1 蜡染工艺“后继无人”

调研队走访罗甸县沫阳镇时了解到,全镇共47551人中就有13500人外出打工,留下的主干劳动力明显呈现高龄化和低龄化趋势。其民族地区原本流行的民族风气的色彩不断淡化,蜡染生产的积极性不高。在我们的调查问卷当中,仅有4%的被调查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有了解,很少有人愿意再花费时间学习类似的传统技艺,而掌握这门技术或通晓者们知识的人又老去或逝去的情况下,这必然造成蜡染工艺出现断层。

2.2 立法保护存在问题

首先,法律只规定了被认定为代表性传承人的条件,以及政府对其进行传承活动给予资助以及其应当履行的义务等,这就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群范围限定;其次,《著作权法》第六条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但是国务院一直未作出相关规定,这就存在对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的漏洞;再次,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版权保护的方式,是知识产权保护方式中的一种,除此之外还有商标、专利等保护模式,但我国对此方面的法律法规是空白。

2.3 农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调研队走访沫阳镇时了解到,全镇10832户村民中已有80%以上的住户的染坊已经废弃,我们实地调查时所看到的情景是一片冷清的。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从单一的简单的再生产向多元高效升级进化。由于传统蜡染工艺本身所固有的单一、低效、耗时、费力等特点,使蜡染工艺的发展机遇面临严峻挑战,蜡染工艺的传承更加令人担忧。

2.4 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

由于盲目地发开旅游业,过度追求商业效益,强制开发体现人文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之变成了“伪民俗”,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原真性、生动性和个性。经调研发现,罗甸县蜡染市场产品花纹单一、陈旧、老套,花纹更新速度慢,产品质量粗制滥造、以假充真等问题比较突出,无法较好地融入现代家居装饰,使蜡染工艺制品处于尴尬局面。调查问卷中显示,72%的被调查者不欣赏或没买过非物质文化工艺品。

3 布依族蜡染工艺有效保护与活态传承的建议

3.1 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布依族很多传统的手工技艺都列入国家级或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最具特色的布依族蜡染却没有入选,而贵州丹寨的苗族蜡染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由此极大的提升了苗族蜡染的知名度,做出了苗族蜡染的品牌效应。所以,布依族蜡染如果要在蜡染市场上前景光明,必须从打响自己的知名度做起,从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做起。

3.2 完善蜡染工艺立法

通过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明确主管部门及职责,确定传承、传播主体和代表性传承人,扩大原生境人范围,对原生境人的法律地位给予确认,并赋予其一定的权利。

建立事先知情同意制度与利益分享制度,可以防止他人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产生专利保护以及保障传统村寨成员可以获得经济利益。

3.3 打造民族特色品牌与世界接轨

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起源都与中国有关系。经专家考察发现,布依族语言在日常用语中有50%与泰国话相同,有20%接近。可以利用“华泰一家亲”的关系,通过对民族文化的重视,重新包装布依族蜡染工艺,从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方面打开一个更大的缺口,将蜡染的装饰功能转移到纪念意义的艺术上,树立良好的蜡染品牌形象,并经过华泰民间友好形象大使的传播,使布依族蜡染工艺走向国际市场,创造民族价值。

3.4 大力发展“熔铸亮点,打造精品”做强做大农业特色旅游县

罗甸县可以依托自身的民族风情,将布依族蜡染打造为该地区旅游开发项目,政府应加快转变蜡染发展方式,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蜡染制品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使蜡染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设施装备改善、劳动者素质提高驱动,更多依靠一、二、三产业发展联动,着力增强蜡染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另外,政府在保护工作中增强其宣传功能,比如政府可以投资企业广告、公益广告等,以电视台、网络、广播、手机等媒体,宣传民族文化,打响布依族蜡染品牌等;利用布依族多式多样的民族节日,开展大型布依族蜡染展销会、艺术展等活动,让更多的群众了解蜡染、热爱蜡染、传播蜡染等等。

参考文献

[1]崔国斌.文化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知识产权[D].北京:北京大学,2002.

[2]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C].巴黎举行的第32届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

2003-10-17.

[3]杨正林.黔东南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2014,(4).

[4]刘磊.对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与思考[J].贵州文史丛刊,2009,(1).

[5]王金燕.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

[6]李梅.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和特别权利保护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6.

猜你喜欢

活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面向文化创意产业的闽南民间故事活态传承路径研究
河北蔚县古堡建筑群落文化结构表征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活态传承与工匠精神培育初探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价值与途径研究
刍议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保护
唐山皮影在新媒体网络中的传播
关于如何运用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培树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
推动沈阳市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策略研究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川剧活态传承的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