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应该抓好的几个环节

2015-10-22倪松美

广西教育·A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低年级思考数学教学

倪松美

【关键词】低年级 数学教学 实践 思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A-

0085-02

对于刚入小学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如果能在接触小学数学的伊始就产生较好的学习印象,那么就能增强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给他们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笔者认为,教师们只有注意抓好以下环节,才能使教学获得良好的效果。

一、以生为本,顺势而导

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尊重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生活经验,顺势而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分一分》这一课时,原本教材安排的练习是这样的(见图1):

图1:

笔者的原本设想是这样的:打乱练习的顺序,先讲第2题,再讲第三题,最后讲第1题,并且把第三题的茶杯图替换成学生感兴趣的不同类型的羊羊图片,把第一题改成让孩子自己分一分(不给分类标准),以此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然而,第一次试教下来,笔者发现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虽然考虑到了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图片来吸引学生的做题兴趣,但是由于没有做好顺势而导的工作,导致学生见到自己喜欢的羊羊图片,还没等教师说清楚操作要求,便同桌两人玩起图片来。有的同学为了图片还争抢起来,根本不再理会教师提的操作要求。教室乱哄哄的,有点不好控制。虽然笔者用了多种方法尝试让学生静息、坐正,但是仍然有部分学生不听指挥在玩图片。最后,笔者强行让学生通过分第一题的小动物来发散思维,但是这样做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而言,操作起来有困难。后来,笔者悉心听取了专家的意见,将教案进行修改,即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你接触过哪些动物?你对哪些动物最了解?你能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来圈出各种动物吗?如在水中游的动物、会飞的动物、跑得快的动物分别有哪些?请你说说你的看法。这样引导,学生就会从生活经验出发,积极地去完成练习。考虑到学生爱表现这一特点,笔者设计了让学生“说一说”的环节,使爱表现的学生得到了展现才能的机会。在完成第二、三题练习时,考虑到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笔者设计了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这一环节,并对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提出了要求,即要求学生听清合作要求后再开始动手操作。这样教学,课堂活而不乱,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练习。可见,要想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必须以生为本,顺势而导,从而确保学生能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识。

二、示范引领,先扶后放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自主研究的能力还是很薄弱的,因此,教师在设计自主探究的环节时不能像高年级的教学那样,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否则就会出现教师难以掌控的局面。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分一分》这一课时,教材要求让学生按一定的分类方法把不同的树叶用连线的方式连一连。有的教师先在黑板上讲解,然后就让学生在书上连线。没想到,能正确答题的学生很少。教师对此很不解:为什么我都讲过了,他们还是不会呢?其实,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这些内容是第一次接触,对于不同的分类方法他们很容易混淆。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教师应考虑到学生会出错,所以适宜采用“先扶后放”的教学方法,先带着学生对形状不同的树叶进行分类(见图2),并且一边讲解,一边示范是如何进行连线的:左手拿好直尺,一头对准树叶,一头对准篮子,按住不动,右手拿笔沿着直尺边画一条线,这样就把第一片树叶连到了第一个篮子里。然后反复进行连线的示范,让学生在不断的观察中,明白连线的方式。为了让学生能够依据同一标准进行分类,还可以将教学设计成教师引领学生一起按形状分类连线。然后,师生通过多媒体进行按颜色分类(每分完一类,电脑上都会出现相应的颜色),加深孩子头脑中的印象(见图3)。最后再让孩子统一根据刚才说的按颜色分类的标准连线书上的树叶。这样一步一步地引导,孩子就不容易混淆。这样的教学设计绝不是牵着学生走,因为对于低年级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学生而言,教师的正确引领非常重要。教师的示范引领,可以给学生减少走弯路的麻烦,而且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

又如,笔者曾有幸听取了江苏省启东实验小学季国栋老师执教的二年级《认识分米和毫米》一课。季老师让学生比划一毫米时,学生没法比划,说是一毫米太小了。随后,季老师就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一张银行卡,然后将银行卡轻轻抽出。学生立刻明白了,银行卡的厚度大约是一毫米,这样只要保持大拇指和食指不动,他们之间的长度就是一毫米。学生们学会了比划一毫米,并在后来比划一分米时,很自然地想到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一分米的小棒,然后轻轻抽出小棒,这样两手指间长度就是一分米。同时,季老师在教学“毫米认识”时,采用的是指、画、找、比的方法,还把这四个字写在了黑板上;在“认识分米”时,季老师采用的是自主研究的方法,但他却没有完全放手,而是先引导学生根据这四个方面进行研究,然后带着学生一起先在尺上指一分米是哪里到哪里,最后再让学生自己动手研究。季老师的这个示范引领处理得太巧妙了: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如果直接放手,可能有的学生指一分米就指错了,画、比、找肯定就错了。因此,对于低年级学生开展动手操作时,教师的示范引领特别重要。

三、巧对“意外”,生成精彩

记得有一位教师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立体图形》一课时,面对孩子们因为初次接触好玩的积木,上课时总情不自禁地摸一摸教师发的材料这一状况,显得手足无措。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但如果出现一些自控力差且不服从教师管理的学生,那么就会因为他们一直不停地玩积木而影响其他同学。面对这样的孩子,教师可以请他到讲台给小朋友进行示范,让其他小朋友跟着他一起做,或者让同意他的玩法的小朋友用坐正的方式表示。这样,既满足了孩子好玩的心理,也起到了整顿课堂纪律的作用。还有对于一些上课总是“插嘴”的孩子,我们不能一味地批评他们不守纪律,或对他们的行为置之不理,而是要善于捕捉他们的每一次“插嘴”,让其成为良好的教学资源。记得在执教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十几减9》一课时,笔者让学生探究不同的计算方法。对于书本上出现的三种算法:加算减、平十法、破十法,学生都能想出来,当时笔者称赞学生很会动脑筋,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口算练习。然后,笔者采用抢答方式,让学生抢答。其中,小王同学表现突出,笔者就顺便表扬了他。这时班上最调皮的小单大喊一声:“没什么了不起的,我算得比他还快。”一句不经意的“没什么了不起的”在其他教师看来,可能会认为是小单在故意捣乱,可是笔者没有这样认为,而是请他站起来给小朋友讲讲算得更快又不会出错的秘诀。小单回答问题时,其他孩子都听得特别认真,“十几减9,得数就是比最前面那个数个位上的数字多1,减8就是多2,减7就是多3。”15-9=6,17-9=8,14-9=5……他说的实在太好了,这个规律笔者原本想在复习时给孩子们讲解的,现在他居然在新授课中就讲出来了。既然孩子讲了,也许他不一定说得出为什么,但这个规律是从他口中讲给小朋友听的,小朋友也很佩服他。于是笔者顺势给学生讲了为什么会有这个规律。学生们听了连连点头,觉得这真是个巧算的方法。可见,当我们的课堂中出现一些“意外”问题时,我们只有善于抓住这些“意外”,才能让它变成有效的课堂资源。

四、精设练习,趣智并进

低年级学生是直观形象思维占主体地位,对于新知识的接受处于比较表层的状态。因此,我们在设计课堂练习时,既要达到巩固本课新知的目的,又要让学生学得愉悦。笔者认为,最好的做法就是把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点设计为有趣的练习,让学生在快乐中掌握知识。例如,在苏教版一年级的教材中,练习多是以计算为主。然而,纯粹的机械式操练口算、笔算,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而且大部分学生对简单的口算早已掌握,上课可能就不会积极开动脑筋。对此,我们可以设计“开火车”“摘苹果”等练习形式,既让学生在游戏中提升自己的口算能力,又能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又如,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角的初步认识》一课,重点是让学生记住角的基本特征,对此,笔者设计了“我是小判官”这一游戏环节,让学生用“火眼金睛”去判别对错,并利用本课所学的知识点进行解释。学生们把角的基本特征说得条理清晰,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在数角的个数时,学生牢牢地抓住特征去比对,使数数的正确率大大提高了。同时,笔者还设计了“猜一猜”的环节,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的快乐。可见,抓好练习设计,既可以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又有利于巩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总之,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只要我们用关注的眼光去看待学生、教材和课堂,用发展的思维去处理遇到的问题,那么,学生一定会学有所获且学得开心,从而使数学教学变得更加出彩。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低年级思考数学教学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低年级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