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课“六要”
2015-10-21陈小芬
陈小芬
导课,简言之就是指导上课,它包括指导选择课题、解读教材、设计流程、反复试上、修正改进、现场展现等一系列活动。研究课需要指导,示范课需要指导,尤其是各种赛课,更是指导的重中之重。在这些课例的做课中,有的学校有专门的导课团队,有的学校指定专人负责导课。作为导课者,在导课中要做到“六要”。
一、 规则要明
笔者曾经遇到这样一件事,几所学校开展联合教研活动,主要是通过课例来研讨“问题的有效性”。其中有一堂课,教师教得精彩,学生学得主动,不失为一堂好课。但其问题的设置相比其他课例而言,效度不高。在交流时,许多教师实话实说,让这堂课的执教者和导课者很不服气,使得交流的气氛不大友好。其实,出现这一状况,究其原因是导课者忽视了本次研讨活动的“规则”,也就是主题。
任何一项活动的开展,都有其目的、意义、规则和要求等。研究课有其目的,如研究教学目标如何拟定、教学环节如何针对目标设置等;示范课有其目的,如示范一种教学范式,示范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等;赛课就更不必说了,它有主题、有要求、有程序、有标准。作为导课者,必须对每一次展示活动或赛课活动的目的、意义、程序等明了于胸,并在这些“规则”下进行导课活动,否则,指导出的课例即使很优秀,但因为与“规则”相悖,也很难取得成功。
二、 方向要准
《南辕北辙》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导课者就是方向的掌舵人,他不是进行各种细节的打磨,而是帮忙把脉,从整体上把握方向。在此基础上,学校的磨课团队或者导课者再指导执教者对课例进行修正、打磨。作为导课者,方向的把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观念是否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如“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二是教学实施是否凸显了学科特征,如语文课“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等;三是教学特性是否与活动主题一致,如某地在一次小学数学赛课活动中,明确提出了“现代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的主题,这就是方向,作为导课者,必须深度解读这一主体,让自己指导的课例符合这一方向。
三、 准备要足
导课者也要备课。主要备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备人,也就是备执教者。要清楚地知道执教者的教育理念、教学观念、从事教学的年限、各种教学基本功、已经取得的教学业绩、课堂教学的风格取向、教育教学的惯性、思维习惯、心理特点、最大的优势与不足等,在此基础上,思考如何发挥执教者的优势、特长,规避执教者的短板、不好的习惯等。只有这样,才能将自己的指导有机地融合在执教者的课例中,并被执教者所接受,进而形成亮点。二是备己,也就是备自己。要知道自己的优势与劣势,要梳理自己曾经导课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称准自己有几斤几两,找准自己导课的路径,确立自己导课的特色,避开自己导课的不足等。导课时并不是把自己的所思在被指导者身上进行粘贴,而是要想办法将自己的设想有机地渗透在执教者的身上,成为他自身的一部分,这是导课者不能忽视的。三是备家底,也就是要摸清楚执教者所在学校的家底。弄清楚有哪些可以利用的外部资源、学校自身的研究力量如何、学校的相关设备设施如何、学校财力的承受度如何等。导课者要努力让“家底”尽可能雄厚,为导课保驾护航。以上三个方面的准备是导课最为基础的准备,关乎着导课能否顺利地进行。特别是备人、备己尤为重要,关键是找准两者的最佳结合部,不是克隆一个个“导课者”,而是培养一千个哈姆雷特。
四、 程序要清
导课有一定的程序,如果程序不清楚,会导致导课者与执教者都手忙脚乱、混乱不堪,导课效率不高。曾经指导一位教师在全县的教学研讨会上执教课例,由于笔者是第一次当导课者,没有任何经验,只是凭着感觉指导整个磨课过程:文本帮着执教者解读,流程帮着执教者设计,不断地指出问题让执教者改正,要求执教者不断地修改教案等,但最后呈现出的课例却不成功。静静反思,发现了问题所在:没有执教者自己解读文本与流程设计作为基础,每次试上的目的不明确,执教者将大量时间花在了纯粹的“写”教案上,没在消化上用工……在后来的导课中笔者处理得比较简单了:从指出问题比解决问题重要走向解决问题比指出问题重要——开始试上阶段,主要是发现问题,最后试上阶段,基本不再指出问题,而是解决执教中出现的问题;试上次数减少,每次试上都在执教者充分消化了意见与建议的基础上进行;减少执教者简单机械改写教案的时间,变“写”为“默”:默教学板块、默主打活动、默师生在线(教师头脑中出现虚拟课堂进行虚拟教学)。如此操作,每次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程序要清,就是要求导课者每走一步都要有清楚的目的,也要让执教者与磨课团队成员清楚地知道要做什么,要做到什么程度,这样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五、 思考要深
指导课者对要指导的课例思考要深,要努力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做到别人没有做到的,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许多导课者,或者是导课团队,将所有的做课任务都交给执教者:文本独自研究、流程独自设计、教法独自选择、媒体独自寻找、试教班级独自联系等,只是在执教者试讲时匆匆而来,提出一些细枝末节,甚至无关痛痒的意见,简单几句话说完就匆匆而去。这样的导课者是没有尽到职责的,导课的效果可想而知。导课者之所以成为导课者,是因为比执教者的专业水平更高,经验更丰富、视野更宽广,综合素养至少要高出一个层级。要想指导的课例取得成功,导课者比执教者花的精力更多,思考更深、更周密,既要设计出一个完整的、水平较高的课例,还要巧妙地让执教者接受、内化,从而深刻地领悟教什么、怎么教、为何要这样教。可以这样说,一个成功的课例,导课者的智慧超过执教者的智慧,导课者总是在执教者现有的水准上把其往前推进一步,提升一档,这就需要导课者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地研究、研究、再研究。
在思考的方向上,钱梦龙先生的话可以做参考。他曾说,在“创新”的口号喊得最响亮的时候,我回归常识性思维;在常识性思维支配一切的时候,我致力于创新。这对我们导课者很有启发,对课例,我们首要的是创新,当我们无法创新时,就可考虑用最常见的、最笨的办法,把常规做到极致就是精品。
六、 胆子要大
经常有上公开课的教师对笔者说:“磨课时,这位老师这样说,有理;那位老师那样说,有理。最后一句话,请执教者批判性地吸纳。结果哪样我都觉得好,课就上成了大杂烩。”这在日常教研活动中是普遍存在的。作为导课者,要有决断能力,要敢于拍板,敢于承担责任。每次磨课,导课团队中的老师会提出各种建议和意见,导课者要帮助执教者进行梳理、归纳,选择适合的改进意见。当然,导课者拍板也是有一定风险的,可能你的选择能让课例取得成功,也可能让课例失败,但不管怎样,一定要敢于做出决定,才能让执教者坚定前行。笔者曾指导一位教师参加市级习作教学竞赛。这堂课中的一个版块是让学生静静地书写了15~20分钟,试上时,执教者所在学校的领导及教师提出反对意见,并建议改“写”为“说”,保证课堂时时在运动,这样才不会让评委们处于“冷场”中。执教者不知如何取舍,笔者拍板定案按原计划进行,课例在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冷场”的静静写作反而成了该堂课的亮点。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