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之我见
2015-10-21关朋
关朋
【摘 要】 早期的高等教育以培养专才为目的,以适应是救国救民之亟需;现代中国高等教育已经具备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但深受应试教育之累,有着城乡之间诸多的不公平。高等教育现代化应以培养文理兼备的通才为核心,推进制度创新,着重营造大学精神,恢复教育的人民性,重塑中国高等教育形象。
【关键词】 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大学精神;制度创新
面对新世纪,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任务与上个世纪之交有着惊人的相似,面对即将到来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巨大压力,直到今天我们还需要重新回顾一下中国高等教育的百年历史,它能给我们一些经验和教训,帮助我们在新世纪新挑战面前,找到重新出发的起点。
一、回首中国高等教育百年历程
我国早期的高等教育是在洋务运动时期发展而来的,当时以武备、铁路、外语等实学为主,政府以优先培养专才为目的的高等教育而非普及基础教育。总之,中国在清末引进西学和西方教育,从一开始就被视为自强图存的“救国”之用,乃至救国之“急用”,虽然那时以发展实科教育为主,有富国强兵的急切心理,但在大学的建设上仍较好的保持了西方大学的传统。对于大学精神和大学制度而言,五四新文化时期的大学都普遍确立了“教育独立”,“学术自由”的价值。50年代,国家改造旧教育,重建新中国教育事业,国家对教育事业实行垄断和包办,取消了社会的教育空间,并且按照苏联的教育模式对中过高等教育进行院系调整,以培养专门的工程技术人才来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虽然这种教育制度能够很好的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但却使人才培养过于专门狭窄,用政治教育代替道德教育,抽空了学校教育的人文价值和人文内涵,还导致了教学与科研脱离,学校与社会的脱离。80年代以来,中国教育在不同程度上得到矫正和改善,比如加强学科的综合性,发展充实文科教育,改善政府对高校的管理,增强高校的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虽然这时期高等教育在规模能力、数量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其品质尚未真正更新。在整体上仍处于前现代阶段。教育的主体性和现代学校制度尚未确立。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教育迅速发展,规模忽剧扩大,高等教育迅速实现了大众化。截至目前,高等教育仍面临着大众化所带来的高校就业率的大幅下降,以及商业化所带来的农村学生的辍学、校园里的大批贫困学生,还有应试教育的强化造就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严重匮乏等一系列新的考验。另外,高等教育在教育目标和手段之间、教育规模与教育质量之间,教育重心和整体平衡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逐步成了高等教育研究的焦点问题。
二、当今中国高等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
中国现代大学现代史上,当时那些大学都因大师云集,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授为中心,成为学术的重镇,现在我们已经注重与世界文明接轨,进行新一轮的现代大学的建设,许多大学都已经确立了雄心勃勃的目标,虽然目前条件有限,还为生存而创收,仍不惜大量贷款而盖起不少高楼,相反,很多优秀的人才却不断流向海外。这一切不禁让我们感到迷惑:今天我们的大学怎么了?到底缺少什么?经费还是精神,大楼还是大师?其实,在中国现代大学的转换过程中,我们非常渴望大师,也有各种人才规划,也不乏优惠政策,然而大师不是“规划”出来的,不是某些急功近利的政策的后果,更不能是简单“拔”“催”出来的,人才辈出的局面只能是現代大学制度文明的产物,只能是一种以教授为中心,以学术为基础价值的现代大学制度的结果。
一个大学如果没有宽松的制度保障、自由的学术氛围、有特色的教育理念、充满活力和具有创新意识的大学精神,这个大学在精神的缺失在本质上将使诸多大学与现代大学无缘,而且最终也难以达到理想的学术水平和产生大师级的人物。当前我们社会对创新教育和创造性人才的急切呼唤,显示了中国教育深层的问题和危机。中国教育缺乏适应能力创新精神等致命弱点,这将使中国教育在世界教育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中国教育的危机表层是无钱,深层是无用,缺乏实用性、适应性、创造性,若不变革这种传统的教育思想、内容、方法、培养模式,即使花很多钱,培养很多专才,也仍然与大师无缘,与世界一流无缘,与现代化无缘。更何况,“现代化过程是一个充满各种矛盾与冲突的历史过程,其间二律背反现象层出不穷,现代社会生活可谓到处充满着因人类创造所带来的各种不确定性及其威胁。人们所面临的可能选择空前增多,从而使人们最终做出的决定越不可预测”。[1]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匮缺成熟完善的大学理念,究竟是培养博学通达之才,还是培养经济市场技术训练的应用之才,已经成为当代高教讨论的热门话题。20世纪教育思潮和大学教育的改革,就是一部人文主义与功利主义不断冲突、矫正、互为制衡的过程。“我国在人口、资源、环境生态、教育、文物保护、道德风尚等方面暴露出的许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这种“只有技术,没有文化”的偏狭的教育所收获的冷酷回报。 [2]这与我们长期以来文理分科密切相关。许多专业人员只限于精通本专业的理论与知识,其知识结构相对狭窄,对本专业以外更为重要的社会、伦理、环境生态、文化教育等问题则乏于关照。
三、中国高等教育需要创新以重塑大学精神
现代的大学已经随着时代性的发展,不断拓展深化了其功能,已经具备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大学已从远离社会的象牙塔进入社会生活的中心和前沿,被视为以知识社会、教育社会为特征的现代社会的“轴心机构”。现在的大学正日益“成为社会和社区的精神文化中心,承担为社会问题寻求对策,为社会发展提供价值导向和道德理想,充当社会认知的裁判等特殊的功能。”[3]提倡大学教育的实用性,和社会融合,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抹杀大学的特色、基本功能和精神本质。首先把大学作为社会的人才库和思想库所应承担和发挥的功能,致力于成为向公众开放的,资源共享、富有效率的学习中心、研究中心和创造性源泉,以及成为社会和社区的精神文化中心。
同时,我们还要重树大学精神,建立现代的大学制度。大学作为学术机构,教育机构与企业、行政机关在管理上是有很大不同的,它应该是以学者自我管理,以自由为基础价值的一种组织,而自由是追求真理的前提条件。大学制度的创新,应该由行政型管理改为学术型管理,建立“教授治校”、教授治学管理模式,建立教学和科研组织,改变以往那种行政管理式的从属、依附的关系,释放大学的内在活力,创设一个人性化的,宽松的、自由的学术氛围,使各所大学办出特色,创出一流,培养和造就一批大师级的人物。
现代教育始终都有相辅相成的两翼,既有振兴经济,发展科技之类强烈国家功利价值,又承担着人伦教化、文化传递、社会整合等非功利价值,这两者缺一不可。在新世纪,中国教育的真正任务就是在深化教育改革的同时,通过不断的制度创新,促进教育制度的进一步开放和多元化,增强和改善教育的内在品质,恢复教育的人民性,从而真正跨入现代大学教育的行列。
【参考文献】
[1] 宁殿霞.走出信任危机认知陷阱的契机与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4(4).
[2] 杨东平.倾斜的金字塔[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97.
[3] 赵健伟.教育病——对当代中国教育拷问[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8.
【作者简介】
关 朋(1978-)女,任职于辽宁省凌源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