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在红军长征中的民族工作理论
2015-10-21鲁萧萱
【摘 要】 本文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红军长征中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民族问题,在困境中,中国共产党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的理论,提出民族平等、各个不同的民族都是血浓于水的兄弟,是一家人,开创了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先河,成功地解决了民族问题,保证了长征的继续并为民族理论的确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红军长征;民族理论;民族问题
1934年至1936年,由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二方面军、第四方面军以及第二十五军所组成的革命大部队,曾先后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和川陕革命根据地出发,进行向西北地区的战略转移,途中转战了十余个省。其中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民俗、经济基础、宗教信仰缺乏一定地了解,为此,在经过长时间的相处与生活,民族隔阂被逐渐打破,民族了解逐渐深化,通过实践检验,最终探寻出一条符合当地民俗民情,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政策。
一、长征中面临的严峻形势
中国共产党的长征是在被迫的情况下进行的,由于中共中央实行错误的作战原则和军事战略,使得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导致红军军队战斗力遭到严重削弱,大部分中央苏区丧失,为保存革命仅剩的战斗力量,为躲避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为此,从1934年10月起,中国工农红军三支主力部队以及第二十五军先后离开原有的革命根据地,进行向西北地区有史以来路程最远时间最长的战略转移,途中转战了十余个省,所经过的地区为西南、西北一些经济贫乏,条件落后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其温饱甚至都成问题的偏远山区。
长征的过程中,所经过的地区为西南、西北一些经济贫乏,条件落后的少数民族聚集地,甚至温饱都成问题的偏远山区,包括湖北、湖南、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省份,结识了苗族、土家族、彝族、瑶族、侗族、藏族、白族、纳西族、回族等13个少数民族,且各路红军所经过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时间和行程,在他们长征的整个时间和全部行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这是中国共产党有史以来第一次长时间、大范围的与少数民族接触,对红军来说,最大的问题并不是环境的恶劣,条件的辛苦,而是在进行民族工作的同时,需要对一些受到国民党反动派蛊惑的少数民族进行正面宣传教育,消除坚壁清野,打破统治阶级造成的民族隔阂,团结各族人民,共同对敌,从而顺利完成红军的战略转移。
二、长征所经地区民族问题的严重性
长征的过程中,所经过的地区为西南、西北一些经济贫乏,条件落后的少数民族聚集地,是温饱都成问题的偏远山区。结识了苗族、土家族、彝族、瑶族、侗族、藏族、白族、纳西族、回族等13个少数民族。长征必经的少数民族地区,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各不相同,红军所面临的民族问题十分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在红军长征中的民族工作将会富有极大的挑战性和艰巨性,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1、在政治层面上具有挑战性
党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向全党全军突出,“争取少数民族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苏维埃政府领导之下,对于中国革命的胜利前途有决定的意义”。但因为受到历代反动统治阶级的压迫剥削,特别是奉行大汉族主义政策的国民党反动派,一方面,收买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如各族头人、土司、喇嘛等具有一定社会地位与影响力人物,利用他们的手来维持国民政府的稳定,控制人民群众;另一方面,国民党政府从根本上否认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否认多民族的存在,推行民族同化政策,把少数民族称为“宗族”,列为汉族的一部分,由此不断挑起民族事端,激化民族内部之间的矛盾。以及近代以来帝国主义的挑拨与侵略,剥夺了少数民族政治权利,使社会发展严重受阻,导致贫困加剧,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差距拉大,隔阂逐渐形成,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加大了难度,带来了新的挑战。
2、在经济层面上充满艰巨性
红军长征途中转战了十余个省,所经过的地区为西南、西北一些经济贫乏,条件落后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其中包括云南、贵州、湖南、湖北、四川、陕西、甘肃等省份。这些少数民族地区大多都还处于封建社会阶段,有些少部分山区还处在奴隶社会阶段,山高水险,环境恶劣、人稀地广,物资匮乏,土地大都为农奴主所有,这些落后的土地制度,社会制度致使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汉族地区。
3、在文化层面上极具必要性
为了扩充红军的战备队伍,红军不得不与少数民族保护密切的联系,做好民族工作,深入群众中去。《二、六军团长征政治工作总结报告》中谈到:“自从五一节到达中甸后,我们在藏民区的工作没有得到什么经验与成绩,这里我们所遇到的困难是:语言不通。原准备在此举行一次大的扩大红军与收集资财的动员,至此原定计划完全落空”。长征时期,途径的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大多都有着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几乎听不懂汉语,同时,红军队伍中汉族人居多,能懂得少数民族语言的人廖廖无几。由于语言的不通,在一定程度上,对红军的民族工作带来了挑战,假如没有处理好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将会直接影响革命的成败,而对于少数民族来说,这是一次命运的转折点,是翻身做主的好机会,但因为语言问题对中国共产党缺乏正确认识,加上交通闭塞,山川阻隔,使深居高山峡谷、地处边陲的少数民族没有受到中国共产党和大革命的影响,并且对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与主张了解不多,分不清红军和白军。这使得在红军和少数民族打交道过程中,遇到重重困难。
三、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形成
面对在红军长征期间,遇到与少数民族语言不通,风俗文化民情不了解,加之国民党对少数民族的欺压威胁,对红军污蔑的反动宣传,使少数民族群众对红军有误解,躲避和敌视红军。此时,我们党把民族工作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首先,以制定和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为重点。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的兩年的时间里,我们党通过印发传单、发布口号、张贴标语,以及召开军民联欢会和群众大会等形式,向各少数民族广泛宣传党关于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其次,以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在红军长征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将各族人民的生活习惯、风俗及信仰,并依据民族一律平等的这一原则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从而在实践中促进了少数民族工作的深入程度,巩固了红军在行军过程中人力物力的后方供给。再次,以帮助少数民族建立政权和武装,消除民族之间的不平等为中心。在红军长征途中,因为反动统治长期的压迫,少数民族人民要谋求解放,为了他们早日能获得翻身解放,摆脱国民党反动派的奴役,就必须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红军帮助少数民族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而根据民族平等这项根本原则,及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情况,制定出一系列适用于中国国情的民族政策,并为之做了大量而又艰苦的民族工作。红军在帮助少数民族建立革命政权后,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事业,逐步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不平等。最后,以团结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为根本,从初期的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对少数民族实际情况了解甚少,到后来实际深入少数民族群众中,通过广泛接触和逐渐了解及融入,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的不断总结与完善,使我们明白到必须团结和争取少数民族中的上层人士,由他们带动民众一起加入革命队伍之中,与汉族同胞化作血浓于水的友情与亲情。而制定团结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统战政策,组织与领导革命统一战线,也是无产阶级革命中极为重要的战略之一。
四、小结
由于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在经历上下五千多年的文化熏陶,历史长河冲刷过后,人们所呈现出的文化及风俗习惯是截然不同,千差万别。在红军长征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就已注意到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提出了关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这两条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总原则。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于民族民权问题较为关注,实行民族自决自治的主张,领导民族独立战争的进行。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为指导,充分结合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状,实施并制定出一系列的政策与措施。民族工作的需要离不开民族理论与时俱进的创新与时间的积累,成功解决了革命、建设及改革与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民族问题,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并结合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以民族实体理论为基础,以民族发展理论为重点,诞生了我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是可视为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理论的延伸,在进入中国之后,被赋予了中国符号,入乡随俗的适用于其时代所遗留的历史任务。
【参考文献】
[1] 图道多吉.中国民族理论与实践[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8.
【作者简介】
鲁萧萱(1989-)女,湖南湘西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