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下主义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015-10-21白露

新西部·中旬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内涵马克思主义

白露

【摘 要】 文章概述了天下主义的概念与内涵,阐述了天下主义在当代的意义,分析了天下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契合,认为应在天下主义的当代视域下,来解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围绕思想层面、理论层面、实践层面展开分析。结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认真研究我国的地缘政治问题和对外资本市场问题,最终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天下主义的惠及。

【关键词】 天下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属性;内涵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建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该理论内涵具有鲜明的中国属性。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三大理论体系出发,其中都含有与中国传统文化、民众意识相趋近的概念范畴。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便与中国历史上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相趋近。这也表明,应尝试在天下主义的当代视域下,来解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的中国属性。

一、天下主义的概念与内涵

所谓天下主义,大致说来就是国家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文明之间的冲突淡化而融合加强,不同地域的人们彼此尊重对方的文化,并且择优而从之,从而形成文明之间的融合。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一套道德秩序,一旦国家之间发生冲突就诉诸于这套规则进行解决,从而从根本上摒弃掉战争这一手段。即使是不同的宗教也可以和睦共处,甚至彼此交融和相互同化。从世界范围来看,这种天下主义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区域广泛。

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视域来看,早于马克思而存在的亚当·斯密,其在功利主义哲学观下构建起了《国富论》,这里的“天下主义”突出了资本逐利性使然下,一国经济秩序推广到他国的内在逻辑。显然,早于马克思时代的天下主义是“破坏性”的。随着马克思主体理论体系的建立,在“经济规律一般”与“经济规律特殊”相统一的辩证视角下,将天下主义的建构从“破坏性”转变到了“兼容并包”的特性。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下的“天下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相联系,不难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殊途同归”、“大一统”,以及对和谐社会的追求,都反映出了其中的“天下主义”内涵。

二、天下主义的当代视域解构

“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这应成为天下主义得以被广大有识之士接受的哲学基础。从“天下主义”的定义来看,它可以理解为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兼容并包,并学习和吸收先进的文化单元。结合本文的主题,对天下主义当代视域的解构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展开。

1、天下主义的理论传统

这里的理论传统特指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这在政治经济学范畴中得到了显著的体现。马克思在创立政治经济学时明确表示,他代表着无产阶级的利益。从这一阶级界定中便可以知晓,其具有天下主义的特质。另外,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通过前期对资本关系的深入研究,指出了未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所有这些,都蕴含着天下主义的元素。

2、天下主义的实践基础

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理论是灰色的,而实践之树则是长青。马克思逝世后的100多年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显著的调整和改变,而调整和改变的趋势则是围绕着打破国与国之间的隔绝、民族与民族之间的隔离而展开的。特别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明显,这些都在实践层面构建起了天下主义的当代视域。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的植根性分析

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具有天下主义的特质,而聚焦于对中国建设事业的指导上来,则首先需要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的植根性。以下围绕着政治经济学来进行分析。

1、植根于我国建设事业发展的内环境

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新型城镇化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接下来的中心任务便在于从“效率和公平”兼顾的原则出发,解决当前的收入分配问题、贫富差距问题,以及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问题。由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中的天下主义特质,便为我们在按劳分配、人与自然共生关系构建上提供了解题思路。

2、植根于我国建设事业发展的外环境

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且在国际政治经济领域起着日益重要的稳定性作用。从这一事实出发可知,我国若要做好与邻国的关系处理,以及与传统贸易国的经贸往来,仍需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中的天下主义特质纳入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在内的理论内涵,都应成为指导我国构建良性外环境的方法论基础。

四、当代视域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的中国属性

根据上文所述,下面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展开归纳。

1、思想层面的中国化

占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重要位置的政治经济学,其在思想的演进逻辑上便含有天下主义的特质,从而所具有的中国属性包括:(1)公平正义的价值观。马克思通过考察那时英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现实,指出了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隶属关系,从而作为公平正义的反面进行批判。为此,在我国发展市场经济和剥削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的情况下,仍需要使全社会形成公平正义的价值观。(2)尊重劳动的经济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中区分了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概念,這实则界定了劳动性收入和资产性收入的内涵。可见,在劳动创造价值的思想体系下,应在收入分配上向劳动性收入范畴转移。

2、理论层面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告诉我们,因资本的逐利性使然将促使一国资本突破本国国界而走向国际。不难发现,这就为我们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理论基础。我国在2001年加入了WTO组织,这就意味着我国经济系统已与国际经济体系并轨,而融入到国际经济发展轨道中的中国经济,这本身便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的中国属性。

3、实践层面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仅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也是一个实践的体系。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大板块,这本身也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和成熟的。我国当前提出了“新常态”的经济发展观念,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将遵循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不断向前推进,这也就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内涵中所提倡的“问题意识”的中国属性,并在实践中认识矛盾和解决矛盾。

五、问题的拓展

政治学学者吴稼祥应邀做了“从天下主义到世界主义”的演讲,他侧重讲述了“天下主义的当代表述”。他在演讲中重提“主权共享”,认为天下主义在当代的表述是能有一个主权共享的,以及公民拥有天下所有权的天下结构。在此基础上他畅想了“中华大联邦”和“东亚共同体”。他认为,仅仅靠国家权力之间的竞争,一定会把世界各国推向国家权力均等化的局势。均等化的局势下,要求没有效率的国家必须享有效率,没有规模的国家必须寻求规模。基于规模的追求,亚洲国家可能形成有以亚洲货币“亚元”为推动力的东亚共同体。

从中可知,今后来分析马克思主义内涵的中国属性时,还应结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认真研究我国的地缘政治问题和对外资本市场问题,最终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天下主义的惠及。

六、小结

本文通过对天下主义的理论传统和实践基础进行解构,需要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的植根性问题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属性的分析可围绕着:思想层面、理论层面、实践层面来展开。

【参考文献】

[1] 管桂翠 .近代湖湘文化对新民学会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J].湖南社会科学,2014(4).

[2] 马拥军.从中国近现代史的四个关键问题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2).

[3] 郝立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文化发展的关联[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猜你喜欢

内涵马克思主义
挖掘习题内涵 探究问题本质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浅析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发展状况
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木木相册
寻找色彩与线条间的内涵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