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隐藏的文本”:再论民族学的学科关怀
2015-10-21袁路兮
袁路兮
摘要:斯科特用“隐藏的文本”来阐释由民众特有的狡黠而构建的丰富多彩的表达空间。在民族学研究中关注“隐藏的文本”,能够更加贴近底层民众的话语、行为与仪式,帮助理解他们对官方话语的应对,从而夯实民族学的学科基础。
关键词:隐藏的文本;民族学;学科关怀
作为一门学科的民族学,不断地进行学科关怀的再思考有助于充实学科方法。人类学家詹姆斯·斯科特提出了底层政治意识形态的概念并将其特征表述为“隐藏的文本”,用以描述在社会分层体系里处于底层的民众之中,所引为共识的一组解释社会应当如何运作的观念与原则。理解此概念对我们从一个特定的视角来探讨民族学的学科关怀有所裨益——而这种视角可以简短的表述为:民族学的研究应该重视阐释“隐藏的文本”。
所谓“隐藏的文本”是相对于“公开的文本”而言的。“公开的文本”喻指着那些被公开发布的法律、政策或被公开宣扬的目标纲领、道德观念等,例如官方倡导的“主流”价值观、民间行会的成文行规等。公开的文本是一种迫切希望得到了解与传播的话语,并且尽力用符合人们期许的标准修饰自己——这种标准,用另一种方式表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上得了台面”。而“隐藏的文本”则是一种用于说明发生在“后台”的话语,包括人们私下的语言行为及实践过程,这是一种真实而不露声色的表达,其往往相悖于公开的文本因而被尽可能地保持在后台和不予公开——即我们常说的“关起门来说话”。
在民族学田野调查中可以发现,“隐藏的文本”往往是以民众的集体无意识行为表现出来,成为“公开的文本”背后不约而同的某种诉求。在一定的语境之内,每一个相应社会活动的参与者都对这些隐藏的文本“心领神会”,却默契般的不予说破。除了语言行为以外,“隐藏的文本”也是人们具体实践的依据。斯科特在对东南亚那些表面上秩序井然的村庄的研究中发现,那些看起来顺从、木讷而沉默的小农们私下聚在一起时却兴致勃勃地谈论着当地某些富人的“八卦新闻”,并对这些富人进行充满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揶揄与嘲讽。这无疑是一种在无法掌握主流话语权时的隐蔽的表达方式。对于这些小农而言,虽然他们在生活里有着很多的怨愤和不满,但他们没有条件进行公开的、有组织的反抗,而公开的、正当的、自由的表达渠道是对他们来说也是封闭的,因此他们只能去创建“隐藏的文本”,从一种“草根”的角度对那些冠冕堂皇的文本间接地质疑与讽刺。
民族学研究最便捷的方式是依据主流的、公开的文献材料,从金石史传一直到如今各级政府所组织编撰的史志文本。除了宏观层面上对与民族学田野调查对象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理解以外,主流学术界还往往倾向于利用这些主流或上层的话语来分析、描述相关对象的社会结构或文化特征。但是,真实而鲜活的社会生活往往不同于那些公开的表达。
正如“隐藏的文本”有其特殊的逻辑。民众非正式、非公开的语言行为及实践行为构成了社会运作的真正基础。例如,在民众中私下传播的言论被上层感知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对上层形成相应的舆论压力;民众日常的、隐性的反抗或怠惰制约着那些掌握着“公开的文本”的制定权的阶层对社会管理策略的调整,正如俗语所说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种民众特有的智慧或者说“狡黠”,构建出了丰富多彩、却位于主流学术界视野之外的表达空间。但这种“隐藏的文本”,往往被程式化、仪式化的公开而宏大的社会活动所掩盖,正是这些被历史学家们所感慨的“事件”,将我们的目光从那些可能让主流学术界相信现实政治正在发生的文件证据上引开。
借用林耀华先生的话说,民族学的“调查不仅有着深沉的历史性,同时还表现出敏锐的时代感,即现实性。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没有一道泾渭分明的界线。昨日的现实,是今日的历史,今日的现实,很快又会成为明日的历史。……调查是立足于现实的,它更重视目前的状况。”作为以民族学、人类学的学科积淀为视角的研究者,站在现实的人文关怀立场上,我们更应该关注到那些处于社会底层、却占有了大部分人口比例的沉默群体,关注他们的那些不被主流学界所记录的悲欢、仪式与诉求。在历史上,这些“沉默者”长期处于残酷的社会制度的桎梏下,那些被压榨、被索取、被伤害的民众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话语体系与行为准则,与上层那些“公开的文本”形成了鲜明的对应。时至今日,他们的话语层次体系与表达渠道仍未得到相对充分的发展,我们依然较少看到底层民众公开的自我展示与响亮的诉求表达;于此进行的民族学调查与研究,我们亦需从分析“隐藏的文本”入手。
对于作为“他者”的研究者而言,这种“隐藏的文本”的最佳获取方式是经由脚踏实地的田野调查、聆听当地民众的主位描述并据此作出客位记述。由于时间、经费、资历等限制我们往往无法拥有针对这一论题的田野工作经历,只能通过部分便于觅得的文献材料进行一定的分析。在“隐藏的文本”中,最易觅得的莫过于民间文学作品。在这些形式多样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间接甚至直接的发现底层民众对统治者严酷而沉重的压榨、对自己艰难而困苦的生活的悲痛的回应或是诙谐的调侃,从那些在他们的生活歌谣、劳动号子、传说或童话中所表现出来的对美好事物的热切渴盼、对生命的坚强与执著、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以及那些带泪的、却让人忍俊不禁的民众特有的幽默,常常能深深叩击与打动我们的心灵。
对民间流传的口头文学及其记述文本的记录、阅读、归纳与整理是一项艰难的工作,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纠缠于那些细琐的语法结构或表意模式中。但对这些文字材料的分析与研究不但是我们进行民族学研究的有效途径,也往往是一种自我感动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生活的苦难与艰辛并没有磨灭底层民众对情感、对自由、对人性之美的追求与向往,即使现实残酷而惨淡,即使历史的书页中写满了血腥与杀戮,即使人生的回忆中充斥着苦痛与悲哀,人们仍然在苍茫的大山间、在灼热的田野边、在袅袅的炊烟下传唱着那些热切表达着、抒写着人性自由与美丽的篇章。而这种自我感动乃至升华,也是民族学研究者可以获得的最美的回报。
参考文献:
[1]詹姆斯·C·斯科特.弱者的武器[M].郑广怀,张敏,何江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
[2]郭于华.弱者的武器与隐藏的文本:研究农民反抗的底层视角[J].读书,2002,(7).
[3]詹姆斯·C·斯科特.農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M].程立显,刘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4]林耀华.民族学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