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民族学田野调查研究方法

2017-05-16计彩洋路晓龙

科学与财富 2017年12期
关键词:田野调查民族学研究方法

计彩洋+路晓龙

摘 要:民族学是以民族以及其独特的民族文化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作为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民族学学习研究过程中要求研究者必须深入实地或者现场,这样才能获取一手资料,才能更好的完成民族学的学术研究。中国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国家,其中很多少数民族都有着自己原生性的传统文化,这种原生性的文化形式存在于村民自发性的生产生活中,是按照地域性的文化系统逐步构建出来的。但随着遗产运动和现代旅游的发展,各种商业资本与权力资本的介入,使得原生性民族文化按照市场运行和旅游消费的模式被践行重构展演,这些变化为民族学者提供了灵感,为民族学田野调查提供了丰富的调查点。本文从笔者自身田野调查经历出发,分析田野调查的基本研究方法,从而研究了田野调查研究方法对民族学研究的意义。

关键词:民族学;田野调查;研究方法

一、田野调查

田野调查通常说成实地田野工作,是指那些经过专业培训过的人类学者亲身进入某一社区,在经历较长时间的居住式体验,以及实地观察之后得到自己第一手资料的研究工作。它是民族学研究和解释民族文化最重要同时也是最基础的工作。田野调查要求调查者本人必须亲自下到田野,因此区别于文献研究调查方法,同时也和社会调查常用的问卷调查研究方式有所不同。

二、田野研究方法的历程

文化人类学家习惯上在理论上对民族文化进行研究,但是缺乏亲自进行田野调查。所以也被戏称为“安乐椅上的人类学家”。从博厄思开始,文化人类学开始了具体的田野工作。博厄思批评了进化论学派那种依靠少量资料排列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行为。强调人类学研究必须实地收集资料。

20世纪初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开始兴起。马林洛夫斯基通过对太平洋的田野调查,奠定了“参与观察”的人类学田野调查基本方法。其著作鲜明的表现了其扎实的田野调查,并为后来人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经验借鉴。由此人类学正式开始了田野调查的阶段,形成了田野调查的基本研究方法,这也是人类学独特的学术特色和学术传统。

三、田野调查的基本研究方法

(1)居住调查法

民族学调查工作中特别注重观察,因此作为一个民族学专业的学生要进行田野调查首先要做的就是进入田野点,得到他者的信任与当地人同吃、同住、同劳动是民族学的传统的进入田野点的方法。通常进入田野点居住在田野点的当地居民家里,这样方便进入和开展调查工作。同时必须坚持民族学的传统的调查方法,与当地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初步的阶段能得到当地人的认同和接受。调查期间,调查者最好每天与当地人按照同样的作息时间进行工作,同时在开展调查的同时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这样才能让调查者更好更快的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和接受,这才能为以后的田野调查奠定良好的基础。

(2)访谈法

田野实地调查,最方便的一点就是可以面对面,直接和当地文化所有者进行直接的沟通和交流。因此访谈法是民族学田野调查研究方法的最重要一环。同时,调查者可以根据研究主题,结合当地日常生活与社会文化。实地的面对面访谈是田野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此外,通过访谈能够深入的与他者面对面的交谈,并在谈话过程中观察访谈对象。从而最真实的反应调查的真实性。

(3)参与观察

参与观察法是人类学田野民族志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最经典的方法,是建立在居住调查法的基础之上的。本研究涉及活动之多,需要尽可能多的参与到诸多的活动中来以获取更为详尽的资料。这要求“眼观六路”,就是所要看的全,自始至终,把握全过程。同时,西方民族学家倡导的这种实践方法,为后来民族学发展取得重大成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4)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所有学科都必须要运用的,只有在前人的基础上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才可以找到自己研究的切入点与创新点,并且为自己的研究寻找证据。民族学研究就是在大量前人研究文献和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并对文献与资料进行进一步的运用来寻找自己的研究切入点,并在此基础上展开研究的。

(5)定性与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也是本研究一个特点,对于一个地方性社区文化进行研究本身就属于定性研究的范畴。适当的运用定量研究以辅助定性研究,研究中搜集到一些相关的数据进行总结与分析,为研究做补充。

四、笔者的一次田野调查经历

首先,笔者通过熟人介绍进入田野点是田野开始的关键。笔者利用导师的同事基诺本地人罗秀英老师带下去的机会认识了基诺族的一些好友,如版纳州前民宗局杨某、基诺乡文化站的站长、基诺乡乡长以及基诺族大鼓舞舞者之一的阿兰姐,在闲暇之余,偶然认识了基诺乡文化站专管文化宣传工作的白同事。通过罗秀英老师介绍居住到村寨茶厂的肖大姐家住宿,并开展田野调查。为居住调查打下了基础。

其次,在访谈和参与观察方面。由于不熟悉当地的语言,在田野的第一天认识了当地村寨的一个大鼓舞舞蹈表演者阿兰姐。因此对我的工作给予支持和理解并主动充当我的引导人和翻译。第一次田野有了引导人的翻译,访谈工作可以顺利进行。而且通过阿兰姐与很多人建立了很好的朋友关系,为访谈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同时,访谈的时候采取记笔记、选择性的录音与拍摄照片,进一步的保存了田野资料。

再次,在文献搜集方面。在确定做关于基诺族研究的时候,开始寻找关于基诺族的基本材料,通过参加乡里,《中国少数民族大辞典-基诺族卷》的研讨会议等初步了解基诺族,后来又大量搜集与基诺族相关的资料等。第一次从田野回来与导师商定做与大鼓舞相关的主题之后,查找了一些相关书籍,开始初步了解基诺族大鼓舞,并查阅知网等文献。确定研究题目之后开始广泛搜集与之先关的资料进行文献的梳理工作。

最后,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是建立在其他研究的基础上的,只有在田野长期住下去,通过访谈等方法才可以将研究进行下去。

五、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的意义

(1)民族学田野调查研究方法是民族学发展的基本动力

有种说法是:没有田野调查就没有民族学。在民族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生以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田野工作。非专业的民族学家尽管也积累了大量的民族学资料,但是因为缺乏真正的田野调查工作,因此根据资料推断出来的民族学结论往往也很难得到后来者的赞同。这些非专业民族学研究者主要是在“地理大发现”之后,进入美洲、非洲、大洋洲等等的航海家、冒险家、旅行家、传教士等积累下来的。

后来的民族学者开始田野工作,获取了大量的民族社区和原始部落的第一手资料,有的编辑了民族志,为我们了解当地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提供了最真实的资料。同时也为我们最直观的展示了民族地区的当地文化,促进了当地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2),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不仅推动了本学科发展,而且为其他学科的發展产生影响。

民族学实地田野调查的开展为世界民族学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无穷的动力。马林洛夫斯基的《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更是这方面的最典型代表。书中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资料对民族学学科推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回到我国。我国是一个少数民族十分众多的国家。很多少数民族都有着自己民族特色的文化风采。我国的民族学正处在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在发展的阶段上,我们不仅要更好的运用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同时还要学会创新,不仅是理论创新,同时还要方法上的创新。民族学调查实践是民族学创新的基本动力。当代的民族学者们,不仅要在理论上学习民族学,同时最重要的是必须把握住田野调查方法。在田野工作中,在实践中获取真知。这种第一手资料才能为我们后来的研究结果提供最真实最具有说服力的证据。同时,田野调查实践也会加深我们队民族学的认识,从而更好的学习民族学。

参考文献

[1]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12.

[2]姜立松主编.文化人类学概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

[3]费孝通.民族社会学调查的尝试[N].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8(2).

猜你喜欢

田野调查民族学研究方法
历史民族学课程发凡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民族学学科简介
民族学专业本科生教学管理项目调研与分析——基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专业本科生教学管理项目
人格权平等的法人类学关怀
发展战略语境下的中国山地民族学研究
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与反思
关于“学案导学,分层互动”教学模式中学情的研究
谈谈翻译史的研究方法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简论区域民族音乐田野调查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