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管理体制改革探讨
2015-10-21王晓文
王晓文
【摘要】水利管理体制的改革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有着直接的作用。本文对水利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探讨,并对深化水利管理体制的具体措施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推动水利管理体制的稳步改革。
【关键词】水利;管理体制;水资源
经济体制与政府职能息息相关,政府机构和职能要以一定的经济体制为基础,然而政府职能也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独立性。水利管理体制对水资源的利用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推动水利管理体制的改革有利于对政府职能进行合理定位,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1.水利管理改革意义
我国的水利行业为了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和宏观形势的改变,不断的寻求水利发展的可持续思路,以应对水利工作中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进行了水利管理体制的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对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进行探索,不断加强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此同时,通过改革的方式将竞争机制引入水利管理工作中,打破水利管理的垄断,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适应全球化大潮流的步伐。
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倡导在公用事业和自然垄断领域引入市场竞争,打破行政垄断,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将健康发展、有序开放、公平竞争、政企分开的市场体制的建立起来[1]。在改革的浪潮中,政府必须对水利管理体制改革进行深化,对水利管理的客观规律进行把握,使水利管理改革的方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而水资源具有经济属性和自然属性的双重属性。本身是一种自然资源,一种重要的控制性要素。与此同时水资源还是一种稀缺的战略资源和经济资源。获得卫生和洁净的饮用水一项基本人权,也是人得以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和基础。水资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更关系着社会公平和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既不能完全按照市场利益的导向来对水资源进行配置,不能完全脱离市场。
水的单元是流域,地下水和地表水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对干支流、左右岸、上下游的水资源开发会互相影响。而水资源的开发不仅有利于使用者,也会影响到流域内的其他人。水的功能包括航运、发电、供水、旅游等,而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和防洪又属于市场失灵的公共物品。农业灌溉具有非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特点,属于准公共物品。水力发电和城市供水属于私人物品。
正是由于水利的特殊性,造成了水利管理中政府的作用,既不同于纯公益性行业,也不同于,竞争性行业。政府既要对资产进行管理要对资源进行管理,又要满足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的要求,又要为经济发展服务。不仅要提供直接的供水服务,还要做好水利监管工作。因此,开展水利管理体制的改革有利于摆正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政府处于主导地位,发挥其职能[2]。
2.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措施
2.1统一管理水资源
要以流域为单元对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对行政条块分割水资源管理的格局进行突破。当然并不是说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垄断与水资源有关的一切活动,而是要对政府资源管理职能进行统一[3]。要区分从商品角度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合同自然角度对水资源的管理,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要将水资源权属管理制度建立起来,推行水资源使用制度和所有制度,改变行政管理,建立权属管理。对管理机制进行完善,做好预案管理和规划管理,建立规范化的水资源管理机构。
2.2提供有效的水资源公共服务
水资源公共服务主要包括基本生活用水、农田灌溉、资源保护、洪防涝等等,具有巨大的外部影响。公共资源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基础,财政部则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支持。因此必须将稳定的融资渠道建立起来,对资金的投入进行保障,在公共服务的过程中更好地利用公共资源。与此同时要建立业绩考核制度,对资金进行严格的控制,特别是要发挥舆论监督机制的作用,使公共机构的运营效率得到提高。要将科学地分配政策建立起来,公共机构职工的劳动报酬要与社会平均水平和工作效率為基础,引入市场机制。
2.3做好国有土地资产的管理
我国兴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为社会提供水服务和公共水产品,是一笔庞大的国有资产。我国有水利资产并不追求利润,而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属于非经营性资产。保障国有水利资产正常地发挥公共服务功是资产所有权约束的主要内容。要将以使用效率为中心的绩效管理模式建立起来,对水利资产进行管理。由于其并非经营性资产,不同于国有企业,因此应该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来对这部分国有资产进行管理,实行管理权和所有权的分离。
2.4市场与政府的联系
政府承担着水资源管理的主要职责,在水商品的生产流通和水资源的开发方面可以适当的引入市场机制。然而在水利管理体制中绝不能出现无政府或无市场的现象,必须加强市场与政府之间的联系。
2.5政府发挥引导作用
在水市场的培育和发展的过程中,政府要将对水资源调控的作用机制发挥出来,提高水资源调控能力。政府要做好相应的引导工作,例如通过制定法律规范、宏观调控、科学规划和交易监管等方式,对水市场进行培育和开发,例如水利工程管理养护市场、水服务和水商品市场、水利建筑市场、水权交易市场等等。
2.6促进政企分开
必须推行政企分开,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实行委托代理制度和特许经营制度,企业应该成为水市场的主体。这就要求严格实行政府采购体制、招投标等制度,水利建筑市场进行规范。通过政企分开能够促进政府投资效率的提高。对市场准入制度进行完善,建立严格的水资源开发领域的进入和退出制度,促进公平有序竞争,将合理的水服务和水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建立起来。可以通过听证会的形式来确定水服务和水产品的合理价格,并对水市场的生产流通行为进行严格的监管。
3.结语
水利管理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深化水利管理体制的改革有利于政府水管理部门更好地发挥职能,使政府和市场在水利管理方面进行更紧密的结合,对水市场上的生产流通行为进行严格的监管,对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高效的开发,使消费者和生产者能够合理地利用水资源。
参考文献:
[1] 任宇子. 水利管理技术是关键[J]. 每周电脑报. 2012(28)
[2] 杜贞霞,吴洪国. 创新农村水利管理体制的思考[J]. 宁夏农林科技. 2011(04)
[3] 郑立生. 水利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 水利科技.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