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企业债务重组会计问题的探讨

2015-10-21成航郭玉洁李静

华人时刊·中旬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债务重组会计准则解决措施

成航 郭玉洁 李静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资本市场的发展壮大,以及企业生产经营所处法律环境的不断完善,产生了诸如关联交易、产权变更、资产重组、债务重组、商品期货交易以及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和交易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经济活动。本文主要阐述在明确了债务重组中债权人作出让步的实质,并且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但是新债务重组准则仍存在财务困难难以界定、忽略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非货币资产的流动性风险、可能带来损益的转移等不足之处。因此,加强对新债务重组的研究,有利于更好地规范债务重组在实务中的应用。

【关键词】债务重组;会计准则;核算特征;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7-047-01

一、债务重组的含义理论概述分析

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该含义强调了债务人处于财务困难的前提条件,并突出了债权人做出了让步的实质条件。这样,排除了债务人不处于财务困难条件下的、处于清算或改组时的债务重组,以及虽修改了债务条件,但实质上债权人并未做出让步的债务重组事项。如在债务人发生困难时,债权人同意债务人用库存商品抵偿到期债务,且不调整偿还金额和时间,实质上债权人并未做出让步,则不属于债务重组。

二、债务重组的方式选择和会计核算特征

(一)以现金偿还债务与会计核算特征

债务人以低于应付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时,应按重组债务的账面余额,借记“应付账款”等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收益”科目。债权人应按实际收到的现金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贷记“应收账款”等科目,按其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

(二)以非现金资产偿还债务与会计核算特征

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益。即按重组债务的账面余额,借记“应付账款”等科目,当抵债资产为存货时,应当视同销售处理,按其公允价值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同时结转“主营业务成本”。债权人应当对接受的非现金资产按其公允价值入账,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接受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

(三)以修改债务条件偿还债务与会计核算特征

债务人将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债务的公允价值作为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即如果重组债务的账面余额大于将来应付金额现值的,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余额减至将来应付金额现值,按减去的金额借记“应付账款”等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收”科目。而债权人则借记“应收账款——债务重组”等科目,按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贷记“应收账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

(四)以混合方式偿还债务与会计核算特征

债务重组以现金清偿债务、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等方式的组合进行的,债务人应当依次以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债务人享有股份的公允价值冲减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再按照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规定处理。债权人应当依次以收到的现金、接受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债务人享有股份的公允价值冲减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再按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规定处理。

三、对债务重组会计问题的建议措施

(一)逐步完善公允价值的计价基础

当前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在会计界和财务界内都普遍提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问题。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第32号准则《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中就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一次公平的交易中,熟悉情况、自愿的双方交换一项资产或清偿一项债务所使用的金额”。对于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面对不断发展的科技进步,面对诸如知识经济、金融衍生、人力资本工具等日益复杂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只有公允价值才能较为客观地反映会计主体在一定的时点(或时期)各项会计要素的实际价值,为正确评价和预测企业当前或未来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以至企业内在的价值,从而提供相关而有用的信息。虽然账面价值计价比较适应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市场化程度不高的状况,在一定时期内可使会计信息更具有真实性和可验证性。

(二)关于债务重组损益的会计处理

对于债权人在债务重组中发生的债务重组损失问题,应视为正常业务,不应列入“营业外支出”的项目中。其次,从所得税方面,税法可以相应的规定债务重组损失在税前不得抵扣,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这样可以避免债权人利用债务重组转移其税前利润,逃缴所得税的问题,同时还可以起到弥补因债务人企业的债务重组收益免交所得税、国家税收减少的作用。而且我们可以将债务重组损失视作为坏帐损失的提前确认,因为两者存在可转换性,而且采用的是

(三)加速我国抵押担保体系建立

促进债务重组问题的解决我国国有企业改制重组的债务问题是制约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瓶颈,单纯依靠企业变现资产尧职工集资以及债转股很难解决这一问题遥针对这样的情况,加快我国抵押担保体系建立,从国有股权转让收益中提取一定数额的资金委托市中小企业担保中心,按比例放大贷款规模并以此作为担保资金用于国企回购债权是促进我国国有企业重组债务问题最为有效的方式遥结论院国有企业重组债务问题关系到我国国有企业改制的进行,归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遥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国有企业资产变现的监管,或成立专职国有企业资产变现部门,有政府统一对所辖区域的国有企业资产变现进行实施遥以此减少国有资产的流失,保障国家利益遥企业作为债务的主题,应积极寻求债务解决的方法,通过与国有企业改革部门的合作,促进国有企业的重组尧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为我国解决国有企业职工工作尧解决我国剩余劳动力打下基础遥。

参考文献:

[1]祁俏格.债务重组准则修订前后的比较及企业的会计处理[J].内蒙古统计,2008(2).

[2]沈建國.浅谈新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J].新余高专学报, 2008(6).

[3]罗炜,王永.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变更的经济后果[J].中国会计评论,2008(6).

[4]韦军宁.新债务重组准则的应用及影响分析[J].会计师,2009(100).

[5]李明杰.浅析债务重组准则[J].会计师,2009(102).

猜你喜欢

债务重组会计准则解决措施
A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修订印发
债务重组对企业税负的影响
债务重组及其会计问题的探讨
债务重组及其会计问题的探讨
债务重组在st上市公司的应用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谈谈如何杜绝矿井测量事故
S公司债务重组案例研究
FASB会计准则汇编及更新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