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5-10-21徐承兴

中国集体经济 2015年1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徐承兴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中小型企业不断崛起和发展,中小型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中小型企业在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文章针对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提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具体措施,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问题对策

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内部控制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其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面临风险时提供保障。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生产规模小、组织机构不健全,在企业内部控制能力上较差。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研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是中小型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概述

(一) 国内与国外中小企业的界定

1. 国内中小型企业的定义

我国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对国内中小企业的定义作出明确解释:中小企业是依法建立的符合国家法律规定,能够带动我国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属于中小型生产经营规模的所有制企业。同时,我国对中小型企业出台了具体的划分标准。以我国的工业、建筑业和零售业为例,工业领域中小型企业需要满足以下条件,资产总额在40000万以下,或销售额在30000万元以下,或员工人数在2000人以下,其中中型企业资产总额在4000万元以上,或是销售额在3000万元以上,或是员工人数在300人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建筑业领域,中小型企业的资产总额在40000万以下,或销售额在30000万元以下,或员工人数在3000人以下,同时中型企业要满足资产总额在4000万元以上,或是销售额在3000万元以上,或是员工人数在600人以上;零售业领域,对资产总额没有要求,但需要销售额在30000万元以下,员工人数在3000人以下,其中中型企业要满足销售额在3000万元以上,员工人数在100人以上。

2. 国外对中小型企业的界定

在国外,中小企业的划分没有具体的划分标准,一般都是按照定量标准划分的,通过对企业的资产总额、营业额、员工人数进行划分。以制造业为例列举几个有代表性的国家对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美国,年销售额500万美元以下或职工人数1500人以下;日本,资本或出资额1亿日元以下职工人数300人以下;德国,年周转额1亿马克以下或职工人数500人以下;意大利,职工人数500人以下;法国,职工人数500人以下;加拿大,职工人数50人以下;英国,职工人数200人以下。结合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各国在划分中小企业时通常采用员工人数这个划分标准。

(二)中小企业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中小型企业迅速发展崛起,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增加国家税收、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1. 企业规模小,市场适应能力强

由于中小型企业的资金投入少,相对于大企业其生产规模比较小,在经营过程中,中小企业没有固定的生产经营体制,也没有企业规章制度的约束,因此当它们面对市场变化时,可以及时进行转向、灵活生产、满足市场需求,如果出现市场饱和等问题,中小企业可以选择退出这一市场,转向其他行业市场。这种灵活的生产方式使中小型企业有较强的市场适应能力,但也正是因为公司规模小、生存能力差,不得不根据市场的需要不断转产,使企业内部没有健全的经营体制,缺乏对企业内部的控制。

2. 资金投入少,竞争力弱

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大多数是由个人或几个合伙人创立的,由于资金投入少,企业内部机制不健全,当出现金融危机或环境变化时很难承受风险。同时,中小企业的规模小,上升空间有限,员工流动性很大,加上工资待遇相对于大企业普遍偏低,导致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弱,阻碍了自身的发展。

3. 缺乏完善的组织决策机构

中小型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主要掌握在公司老板或几个合伙人身上,在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组织机构不完整,當处理企业遇到的各类问题时,基本采用企业经营者直接决定的决策方法。

4. 缺乏规范的会计机构

我国中小企业的在会计机构设置存在不规范的问题,会计从业者的专业素质有限,只能完成企业账目的核算和记账任务,不能对企业财务进行有效管理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现状

在内部控制实务方面,虽然中小企业的内部机构没有大企业的机构完善,但是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的处理效果与大企业相比差距不大。中小企业在公司预算、资金流动、授权控制等方面做得相对较好,但在健全内部控制系统以及网络信息控制等方面做得比较差。

在内部控制环境方面,一些中小企业能够较好地实现企业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的分离,这使管理者能够做出有效的决策,积极地应对市场变化,推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有少部分的中小型企业没有实现企业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的有效分离,这是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但是随着中小企业的发展扩大,这种管理模式就会阻碍企业自身的发展。

在内部控制监督方面,大多数中小企业为了节省成本,没有建立企业内部监督机构。没有完善的内部监督机构,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就会出现错误或偏差,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进行。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在经济体系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多,影响力越来越大。但是由于中小企业的经营者文化程度较低、思想观念落后,为了赢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一味地重视生产,忽视了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企业凭借自身优势在短期上发展迅速,但由于缺少长远考虑,在企业内部控制上就会出现偏差。虽然企业内部控制并不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是企业如果忽视了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那么企业将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内部管理问题。

由于中小企业的规模小,员工数量少,为了节省资本,在机构设置上很难做到像大企业那样每个员工都各司其职,很多中小企业的员工都身兼数职,这样虽然降低了中小企业的成本,但是没有明确的岗位职责也会使员工的工作效率降下降,出现问题时员工会相互推卸责任,长此以往企业的制度会被破坏,使内部管理制度无法执行。

中小型企业缺乏风险管理体系,当中小型企业面临市场风险时,很少有企业能对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面对风险许多中小企业只能破产关门。例如,2008年广东省八千多家中小企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破产倒闭。因为没有风险管理体系,中小企业在面对风险时就不能及时识别,当风险发生时不能对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最终导致企业受到重创。

三、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完善企业的产权结构

首先,中小型企业必须将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分离,形成企业股份持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相互制衡。企业要建立良好的奖励机制,提高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管理者就会从企业的利益出发,运用高效的经营管理模式推动企业的发展。其次,公司的股份持有者要拥有对公司重大事务的决策权,对经营者的行为进行监督,防止出现经营者滥用职权的行为。最后,设立监察机构。由于公司的股份持有者与经营者在经营管理的能力上差别很大,公司必须成立专门的监察机构,代表公司股份持有者对经营者进行监督。

(二)对审计人员定期培训

随着中小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审计工作的范围也会相应扩大,对审计员工的要求就会提高,负责内部审计的员工不仅要做内部记账和财务管理,还有学习更多的财务审计知识。这就要求对审计人员定期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能力,将企业内部的审计人员建立成一支综合能力强的内部审计队伍,为企业的发展做贡献,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企业内部审计的要求。

四、结论

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中小企业占有重要地位,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企业必须对内部控制加以重视,要结合自身发展状况建立起适合的内部控制体系,充分利用当前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提升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中小企业能有效控制风险,在风险中迎难而上,实现中小企业的进步和突破。

参考文献:

[1]韩兆海.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3.

[2]邹希婧.基于风险管理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3]杨美玲.基于企业价值提升的内部控制建设的思考[D].东华大学,2014.

[4]李代俊.中小板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5]马赛.战略风险管理型的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3.

[6]郑屹川.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

[7]布伯虎.制造业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16).

(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城中村改造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