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布雷顿森林协定签订70周年的回顾与展望

2015-10-21徐艳

中国集体经济 2015年1期

徐艳

摘要:2014年是布雷顿森林协定签订和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70周年。这70年可分为两个时期。1943~1973年的30年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从建立到崩溃的时期。布雷顿森林体系从建立一开始就有着无法克服的内在缺陷,意味着它将最终解体。1973年到現在的40年是第二个时期。这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斗争的时期,也是一个经济、金融危机频繁发生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矛盾、斗争和危机的根源在于美国为自身利益而让美元汇率不断地强势与弱势的转换。国际社会应该就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的汇率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认真的讨论,以预防货币战争的发生。

关键词: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指数;汇率理论

2014年7月是布雷顿森林协定签订和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70周年。1943年9月到1944年4月,美英两国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货币制度的构建分别抛出了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的国际稳定基金方案和凯恩斯的国际清算联盟计划。1944年7月,美国凭借它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取得的压倒英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优势,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的度假小镇布雷顿森林(Bretton Woods)召开了有44国参加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怀特方案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确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本质与内在缺陷

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质上是以美元为中心的畸形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从而通过美元与黄金间接挂钩。这样,纸币美元取得了等同于黄金的地位,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与此同时,各国固定了各自货币与美元的比价,实行固定汇率制度。这样,“在70年前的7月签订的布雷顿森林协定帮助迎来了一个长久而相对平静的经济增长时期”。

然而,正是这样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埋下了它必然崩溃的隐患。

第一,从货币价值基础看,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是历史上劣币(美元纸币)驱逐良币(硬通货黄金)的重演。

从表1可看出,1960年是美国黄金储备向不足以应付对外流动负债转变的一年。从此以后,美国黄金储备与对外流动负债的差距越来越大。到1971年,美国对外流动负债是黄金储备的6倍多。美国不得不赖账,宣布停止各国政府将持有的纸币美元向美国政府兑换黄金。美元的黄金基础动摇,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也就在所难免。1973年2月挽救美元危机的“史密森协议”(美元贬值7.9%,汇率波动范围扩大到2.25%)于3月破产(美元再次贬值10%,全球外汇市场关闭17天,为控制投机资本的暂时汇率浮动永久化),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崩溃。1976年1月的“牙买加协议”确认了黄金的货币地位不复存在(最终取消黄金的官方价格)和浮动汇率制度合法化(IMF成员国可自由选择汇率制度)。

第二,从经济运行机制看,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着无法求解的“特里芬难题”。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运行初期,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教授就提出了有名的“特里芬难题”。美元的坚挺或疲软关系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是否动摇。而美元是坚挺还是疲软与美国国际收支密切相关。美元要坚挺,美国必须是国际收支顺差。美国国际收支顺差就意味着美国出口大于进口,美元就不是从美国流向其他国家,而是从其他国家流回美国。这样,国际市场美元的供给减少,出现所谓的“美元荒”。而要满足世界市场对美元的需求,让美元大量流向其他国家,美国必须是国际收支逆差。美元流出虽然解决了国际市场对美元的需求问题,但美国大量的国际收支赤字可能导致“美元泛滥”,美元最终必然疲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也就必然发生动摇。

从表1可以看出,1948~1971年的24年间,美国国际收支只有3年顺差(1年为0),且顺差额很小;而逆差达到20年,且逆差额比顺差额大得多。1971年美国国际收支逆差达到创记录的220亿美元。这时美国所关心的不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能否继续存在下去的问题,而是美国自身的经济增长和就业问题,因此它不可能采取紧缩政策来消除国际收支逆差。这实际上就是美国任由美元泛滥和疲软。美元的泛滥与疲软动摇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从而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塌。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教训

布雷顿森林体系从成立到崩溃不足30年,这期间的教训还是引人深思的。如果把国际货币体系的命运维系于一个国家货币,这种国际货币体系不可能长久地维持下去。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成”还是“败”,得到最大好处的都是美国。

第一,美国正是利用布雷顿森林体系取得了至今仍然雄踞于世界各国的金融霸权,掌握了世界经济、金融命脉:在世界范围内流通的60%的美元使美国获得了大量的“铸币税”;凭借美元执行的价值尺度职能,美国牢牢地控制住了世界一切商品(实物商品和金融商品)的定价权;凭借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职能和美国发达的金融市场,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将大量外汇储备投资于美元资产,从而被美国“绑架”;无论美元汇率是贬还是升,获利的都是美国。正如20世纪70年代美国财政部长康纳利所说,美元是我们的,问题是你们的。

第二,美国凭借美元的独特地位向其他国家转嫁危机,而美国却及早从危机中抽身。远的如1980年代中期美国为了走出美元升值带来的经济困境,强迫日元升值,从而导致日本经济步入“失落的十年”,而美国却迎来了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两高一低”的所谓“新经济”时期。近的如为了走出2008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美联储一而再再而三地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稳定了美国经济,但由此而来的美元贬值和投机资本的涌入给新兴经济体经济复苏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而一旦美国经济开始好转,美国就只顾自己的利益退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从而使美元汇率相对于其他国家货币升值,加剧资本从其他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流出,同时使新兴经济体以美元计价的债务增加。1999年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明确地说,美国的货币政策“不会像关注美国的福利状况那样关注世界其他地方的福利”。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全球经济、金融危机频发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由于历史的惯性,也由于当今世界还没有一种货币能替代美元,所以美元仍然掌握着全球最大的金融话语权。而这时美元的发行没有了黄金的约束,美元成为纯粹的信用货币,但美国的法偿货幣却执行着国际货币的各种职能。与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常运转时期相比,20世纪80年代起全球频频发生的经济、金融危机,归根到底是美元无约束发行的恶果。表2是1973~2014年美元指数的变化与全球经济、金融危机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的31年中,无论美元是强势还是弱势,都使世界经济和金融处于动荡之中。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和全球经济的滞胀,其根源都在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使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货币供给量不再受黄金储备的约束而急速增长。20世纪80年代第三世界国家陷入偿债能力不足而不是流动性不足的、长达10年的债务危机,其始作俑者仍然是美元汇率的波动使这些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以及美国为走出经济滞胀为期10年的加息周期。在美元从弱势美元向强势美元转化过程中,美国的财政和国际收支的“双赤字”急剧膨胀,美国为了走出困境对日本和德国施加压力,强迫日元和马克升值,导致当时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经济步入长达10年的持续低迷。20世纪90年代,美元的弱势使美国经济得以复苏,再加上美国政府改善财政赤字的努力和新一轮的科技革命,美元从弱势转为强势。这种转换使盯住美元的泰国货币也随之升值。而泰国国内糟糕的经济使泰国货币在国内贬值。泰国货币的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成为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投机资本发动攻击的空间,东南亚金融危机于是爆发。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不仅使美国经济受到重创,也把世界拖入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大危机之中。美国为了自身的利益,开启了一轮又一轮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元再次转为弱势,美元指数在80左右徘徊。虽然美联储宣布将在2014年10月结束这一政策,但这将再次使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体陷入经济困境中。因此,不管美国是推行还是结束宽松货币政策,受损害的都是其他国家。由于欧元在美元指数中占了近58%的比重,所以美元的弱势使欧元对美元处于强势之中。欧元区债务危机虽然有欧元区国家的内部问题,但不能不说与欧元相对于美元处于强势有关。

四、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40年后国际社会对汇率问题的讨论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由于各国都不再规定纸币的含金量,两种货币(纸币)之间的比价失去了可比较的中心和基础,再加上汇率的波动幅度已经没有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那样的限制,因此汇率频繁而大幅度的波动就成为国际金融领域的常态。美国正是利用这种“常态”,不顾国际利益,让美元或从弱势转化为强势,或从强势转化为弱势。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没能回答和解决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汇率水平的决定问题。

就理论上层面而言,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前后,国际金融理论界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汇率决定理论,但仔细研究可以发现,它们并没有解决在纯粹纸币制度下,在各国纸币已经不再规定含金量的背景下,各国货币(纸币)之间的平价(即水平)应该如何决定的问题。它们实际上是影响汇率变动因素的理论。

我们可以简单回顾一下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汇率理论。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汇率决定模型(M-F模型)将货币的购买力从国内购买商品和劳务扩展到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提出了贸易和资本流量均衡对均衡汇率的决定作用。20世纪70年代中期弹性价格的货币模型认为,汇率变化是一种货币现象,强调货币(需求与供给)和其他资产(如股票)在汇率决定中的作用。与此同时,多恩布希模型出现。这一模型认为,在长期,货币与实体经济变量共同影响均衡汇率,而在短期,资产市场均衡条件和预期通过套利决定着均衡汇率。随着时间的变化,汇率由商品市场和资产市场的交互作用决定。随后,汇率决定的资产市场模型出现。这一模型强调(至少在短期内)汇率水平是由金融资产的供给与需求决定的,而经常项目余额是汇率的主要决定性因素,即经常项目余额的盈余/赤字影响到本国持有的外国资产净额的增加/减少,进而影响到对外国货币需求上升,对本币需求下降,最后影响到外汇汇率上升。之后,汇率的货币替代模型出现,认为国内外货币替代程度越高,汇率波动就越大。以上所讨论的都是汇率的宏观经济模型。1985之后,汇率决定的微观经济模型出现,强调市场参与者的态度对汇率决定的重要性,包括信息在参与者间的传播、参与者的行为、合同签订、交易数量、汇率波动。再后来,汇率决定的信息模型出现,强调新信息和预期。

从上面的简单回顾可知,这些汇率理论实际上都是购买力平价(PPP)理论在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背景下的扩展。PPP理论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典型金本位制度不复存在的背景下提出的,它虽然有诸多缺陷,但它至少回答了两国物价水平决定着两国货币的汇率水平问题。我们不防把PPP理论称为纸币平价理论。

从实践中的角度来考察,仍然是疑云未解,这里我们从国际社会在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的争论中,看看纯粹纸币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难题。

按照商品价值与价格关系的理论,商品价值是价格决定的基础,价格围绕价值波动。因此,应该从货币价值来探讨汇率的决定。但问题在于,在纯粹纸币制度下,货币(纸币)已经没有了黄金这一基础,那么纸币的价值如何确定?如果货币(纸币)的价值都无法确定,要准确确定货币的汇率也是非常棘手的。

在国际上,主要是美国一再提出人民币低估的问题。它对中国一再施压,要人民币升值,甚至是大幅升值(40%),否则就要对中国出口美国的商品征收高额关税。在为解决人民币汇率是不是低估、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应该升值多少的问题上,国际学术界提出了很多评估方法,设置了许多数学模型。但由于评估方法和假设条件不同,对人民币汇率是否低估、低估了多少,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Menzie Chinn运用购买力平价理论(PPP)计算的结果是人民币低估了40%。而Nicholas Lardy 和Morris Goldstein同样运用PPP理论计算的结果是人民币汇率只低估了12%~16%。而世界银行用购买力平价对中国的GDP进行调整后,认为人民币汇率没有低估。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运用基本要素均衡汇率模型,设计了多达13种模型来给货币估值。他们运用其中4种模型对人民币估值,得出的结论是: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的中间值只比正当汇率低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史蒂文·达纳韦和李向明研究了人民币币值的8种评估方法,得出的结论从人民币币值没有低估到低估了50%的都有。邹宏元等运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宏观经济平衡法,得出的结论是:人民币只低估了6%左右。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多的结论?英国《经济学家》2007年6月在一篇《具有误导性的错位》的文章中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文章明确地指出,棘手的现实是,人们几乎不可能确定某种货币何时处于错位状态,更不要说确定错位的程度了。这一点就连美国人也都不否认。美国财政部一项研究报告承认,没有什么办法可以万无一失地给某种货币准确估值。2007年8月美国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的一名助手马克·索贝尔对国会说,衡量一种货币的公平价值是不可能的。虽然汇率模型提供了有用的见解,但是没有可靠或精确的方法估计一国货币的确切汇率。助理财政部长克莱·洛厄里在接受采访时也说,确定一种货币的公平价值是“非常困难的”。

之所以当今“无法可靠或精确地估计一国货币的确切汇率”或“公平价值”,根本原因就在于今天各国的货币是纯粹的纸币,而纸币的价值是无法准确确定的。在纯粹纸币制度下,人们往往通过通货膨胀率(CPI)考察纸币的价值,即通货膨胀率高,纸币的价值低;反之反是。如此说来,高通货膨胀率国家的货币就应该贬值,低通货膨胀率国家的货币就应该升值。这就是20世纪初的PPP理论的基本观点。然而,PPP理论只考虑了货币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能力,而没有(也不可能)考虑当今资本在国与国之间大规模且频繁流动的现实;PPP所决定的汇率只考虑了国与国之间的贸易状况,而没有考虑各国内部经济是否均衡。因为,一国货币的汇率不仅影响到该国的对外经济关系,也会作用于国内经济的变化。同时,由于各个国家CPI的计算是不同的(包含的项目不同,同一项目的权重不同),所以用各国的通货膨胀率来衡量各国纸币的价值会使各国货币价值没有可比性。可见,用各国通货膨胀率来衡量各国纸币的价值是不完全准确和不完全科学的。如果要用通货膨胀率來衡量纸币的价值,那么,全球各国就应该统一CPI的内容和权重。

综上所述,国际社会应该就当代的汇率理论和汇率实践展开一次认认真真的讨论,而不是听之任之。

参考文献:

[1]何泽荣.国际金融原理(第2版)[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5.

[2]雷思海.大对决即将爆发的中美货币战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露西沃·萨诺,马克·P.泰勒.汇率经济学(中文版)[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本文受中西部综合实力提升计划(海南大学)资助。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