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产地博落回各部位血根碱与白屈菜红碱含量分析
2015-10-16邹惠亮何家希赵晶晶周光雄
邹惠亮, 何家希, 赵晶晶, 周光雄
(1.暨南大学药学院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所,中药和天然药物药效物质基础与新药研究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32;2.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药学部,广东广州511400)
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Willd)R.B]系罂粟科博落回属多年生植物,又名勃勒回、落回、号筒杆、三钱三等[1],在我国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安徽、广东、浙江、福建等多个省[2-3],具有杀虫、止痒、清热、解毒等功效.现代药理和化学成分研究表明:博落回的主要活性成分为生物碱,具有杀虫杀蛆、抗菌、消肿、抗肿瘤等作用[4-6].其中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是其两个含量最高的生物碱类成分.已有文献报道采用HPLC法测定博落回各器官中原阿片碱和别隐品碱的含量[7],而对于不同产地博落回中各部位血根碱与白屈菜红碱含量的研究却鲜有报道.本实验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博落回根、茎、叶和果实4个不同部位中血根碱、白屈菜红碱的含量,为更好地利用博落回植物资源获得血根碱、白屈菜红碱提供参考依据.
1 实验材料
1.1 供试药材
博落回的根、茎、叶和果实4个不同部位采自安徽省绩溪县的6个不同地点,分别为庄年村、梅干岭、杨村阳山、杨村阴山、石岑村、下屋山村.样品采集以每个地点采集一株植株,其根、茎、叶和果来自同一植株.样品经暨南大学周光雄教授鉴定,均为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植株的不同部位.
1.2 仪器与试剂
Agilent 1200型液相分析色谱仪;Welch Material XB-C18 分析色谱柱(4.6 mm ×250 mm,5 μm);乙腈为色谱纯,其他试剂为分析纯;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本实验室提供,纯度在99%以上,结构式见图1).
图1 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的结构1.sanguinarine,2.chelerythrineFig.1 The sructures of sanguinarine and chelerythrine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Welch Material XB-C18分析色谱柱(4.6 mm ×250 mm,5 μm);流动相:(A)0.1% 冰乙酸水溶液,(B)乙腈,梯度洗脱(0~24 min,体积分数为10% ~46%的B);流速:1 mL/min;进样量:5 μL;柱温:25 ℃;检测波长:270 nm.见图 2.
图2 血根碱、白屈菜红碱标准对照品及博落回总生物碱的HPLC色谱图A.sanguinnarine,B.chelerythrine,C.The mixture of two references,D.total alkaloidesFig.2 HPLC chromatograams of sanguinnarine,chelerythrine references,and The totaal alkaloides fraction from M.cordata
2.2 标准品溶液配制
分别精密称取盐酸血根碱4.39 mg和盐酸白屈菜红碱5.00 mg,置10 mL量瓶中,加少量甲醇超声溶解,冷却后用甲醇定溶至10 mL,摇匀,即得.
2.3 样品溶液制备
取博落回待测样品1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入 50 mL v甲醇∶v1%盐酸=1∶1,超声提取 60 min,滤过,摇匀.精密量取9 mL滤液于10 mL容量瓶中,加入氨水碱化并补齐至刻度,摇匀,pH值为9~10.取3 mL碱化后滤液过SPE柱吸附样品,用无水乙醇完全洗脱至5 mL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至刻度,摇匀,过微孔滤膜(0.45 μm),即得.
2.4 标准曲线绘制
分别精密量取标准品溶液 10、50、100、200、400 μL,分别置于5个1 mL容量瓶中,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进样5 μL.按照2.1项色谱条件测定,以峰面积(Y)为纵坐标、进样质量浓度(X)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结果显示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血根碱与白屈菜红碱的线性关系良好(见图3).
2.5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标准品溶液,每次进样5 μL,重复进样6次,考察精密度.结果血根碱与白屈菜红碱峰面积的RSD分别为1.7%和1.3%(n=6).
图3 标准对照品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的标准曲线left.sanguinnarine,right.ChelerythrineFig.3 Standard curves of sanguinnarine and chelerythrine feferences
2.6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个博落回样品6份,每份1 g,按2.3项的制备方法制备样品溶液,并按照2.1的色谱条件进行测定,结果样品中血根碱与白屈菜红碱含量的RSD分别为1.5%和1.3%(n=6).
2.7 稳定性试验
取博落回同一供试品溶液,分别于 0、2、4、8、10、12 h,按照2.1的色谱条件进行测定,结果血根碱与白屈菜红碱峰面积的RSD分别为2.1%和1.2%(n=6),表明溶液12 h内基本稳定.
2.8 加样回收试验
精密称取已测定生物碱含量的博落回样品3份,每份1 g,分别加入一定量的标准品,按2.3项方法制备样品溶液,并按照2.1的色谱条件进行测定.结果血根碱与白屈菜红碱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6%和96.9%,RSD分别为1.06%、0.6%(n=3).
2.9 样品含量测定
按2.3项方法制备样品溶液,分别进样5 μL,测定,每组重复3次.计算供试品溶液中血根碱与白屈菜红碱量(以盐酸盐计),结果见表1.
表1 样品中血根碱、白屈菜红碱质量分数Table 1 Percent contents of sanguinnarine and chelerythrine in samples from M.cordata (mg/g)
3 讨论
通过对血根碱、白屈菜红碱对照品溶液在200~400 nm波长扫描,结果显示血根碱、白屈菜红碱在270 nm波长处均有较大吸收,且基线较为平稳,所以选择270 nm为检测波长.通过对比多种流动相,发现用乙腈/0.1%冰乙酸做流动相,基线稳定,分离度好,峰形对称,确定用该溶剂系统作为流动相.本实验建立了同时测定博落回不同部位中血根碱、白屈菜红碱的定量检测方法,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从对博落回不同部位的血根碱与白屈菜红碱含量的测定结果中可以看出,这两种生物碱的含量在不同的部位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在根、茎、叶和果实4个不同部位中呈现依次递增的趋势.然而,从所采集药材的不同地点之间进行比较,这两种生物碱的含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如在根、茎和叶等同部位样品中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高含量样品中含量可达低含量样品的1.34~4.93倍.但在不同采集地点果实中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含量则差异要小得多,分别为1.37和1.25倍,含量相对较稳定一致.植物不同采集地点同部位样品之间两生物碱含量的显著差异显然与植物环境、生长状态有密切关系.此外,植物根、茎和叶等营养器官中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含量与果实中含量比较虽然相对较低,但其生物量较果实生物量大得多,故仍可作为提取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的重要资源.
[1]王瑾瑜,任亚萍.博落回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报,2009,15(17):41-42.
[2]钟 明,曾建国,陈应庄,等.博落回中微量生物碱的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7(1):387-388.
[3]江苏省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辞典(下册)[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2386-2387.
[4]DENG A J,QIN H L.Cytotoxic dihydrobenzophenanthridine alkaloids from the roots of Macleaya microcarpa[J].Phytochemistry,2010,71(7):816-822.
[5]杨 军,王 静,刘信顺,等.博落回的药效研究[J].中药材,1999,2(2):82-85.
[6]郭小清,康莉平,聂建超,等.博落回的药理作用及其在动物保健中的应用[J].中国动物保健,2005,(4):24-25.
[7]黄 敬,曾建国,罗卫梅,等.HPLC法同时测定博落回不同部位原阿片碱、别隐品碱的含量[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0(1):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