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疗效与价值

2015-10-14祝永福社旗县人民医院河南南阳473300

关键词:酶原衍生物纤溶

祝永福(社旗县人民医院,河南 南阳 473300)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疗效与价值

祝永福
(社旗县人民医院,河南 南阳 473300)

目的 探究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尿激酶进行治疗,实验组使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67%,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不良发生率为1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显著,治疗有效率高,不良反应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尿激酶;有效率;不良反应

为了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最大程度的挽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本院的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实践中开展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9~82岁,平均年龄(52.54±3.85)岁;其中前壁心肌梗死8例,后壁心肌梗死10例,侧壁心肌梗死6例;下壁心肌梗死4例;合并心肌梗死2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8~81岁,平均年龄(53.04±3.12)岁;其中前壁心肌梗死8例,后壁心肌梗死9例,侧壁心肌梗死5例,下壁心肌梗死5例,合并心肌梗死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入院后给予阿司匹林300 mg,嚼服给药;48 h后给药剂量为50~100 mg;整个住院治疗期间持续给药,1次/d[1]。给予患者溶栓治疗前,使用18导联心电图进行测量,做好常规检查,认真记录患者的激活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型。在溶栓治疗之前,给予患者肝素治疗,剂量为4000~5000 U/L,静脉滴注。肝素滴注后,给予患者尿激酶治疗,将150万U的尿激酶注入50 mL的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合理调整滴速,时间控制在30 min[2]。

实验组入院治疗和肝素治疗同对照组。患者在接受肝素治疗后,使用20 mL生理盐水+18 mg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瑞通立,rPA,山东阿华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70023)静脉注射,时间不得短于2 min。间隔30 min后,重复上述剂量及用法1次。溶栓治疗后,给予患者800~1000 U/L肝素静脉滴注。

1.3 评价指标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将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临床症状完全缓解,心电图ST段抬高,2 h内回落,胸痛症状2 h内消失,血压、心率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心电图ST段抬高,2 h内回落50%以上,胸痛症状2 h内有明显改善,血压、心率恢复正常或逐渐趋近正常水平;无效:不具备上述条件,患者的临床症状无缓解甚至出现恶化[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数(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2.2 不良反应

实验组低血压2例,消化道出血1例,发热1例,不良反应率为13.33%;对照组低血压1例,消化道出血2例,发热伴皮疹2例,不良反应率为16.67%。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临床死亡率较高,临床表现为持久而剧烈的胸骨疼痛、心律失常、心脏功能衰竭、急性循环功能障碍等;具有发病快、病情反复发作、死亡率高的特点。临床诊疗中患者常常会表现出多种负性情绪,对临床治疗起到一定的阻碍;会降低患者的免疫调节功能,引发机体交感神经功能亢进,进而引发心律不齐、心脏衰竭、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是一种人体蛋白质,由血管内皮组织分泌形成,可通过现代DNA重组技术获得。研究资料显示,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具有较高的选择活性,能够在血栓纤维蛋白表面形成结合反应,促成纤维蛋白溶媒的形成。相比于其他溶栓药物(如尿激酶),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是一种选择性溶栓剂,不会对患者凝血功能产生影响,能够显著提高其疗效。从两组患者在溶栓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来看,消化道出血是较为常见,且多发生于老年患者。本次研究,治疗老年患者的过程中,在溶栓治疗前后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适当减少肝素的使用量。有资料报道,采用小剂量rPA 50 mg/1.5 h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疗效良好;rPA在溶栓效果与不良反应率上均显著优于其他溶栓药物,老年患者和重症患者均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较为接近。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1] 周文忠,周 云.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4,03:24-25.

[2] 丁顺晶,李 燕.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维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0,02:280-281.

[3] 胡志平.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与尿激酶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14:68-69.

[4] 刘 燕,张晓莺,张小宁.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患者临床分析[J].新疆医学,2012,04:4-7.

R542.22

B

ISSN.2095-6681.2015.13.103.02

猜你喜欢

酶原衍生物纤溶
不同孕期孕妇蛋白C、蛋白S、纤溶酶原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和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与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地鳖纤溶蛋白口服时间/pH依赖结肠靶向微囊的开发及评价
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患者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应用价值
大孔ZIF-67及其超薄衍生物的光催化CO2还原研究
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纤溶功能变化及意义
新型杀螨剂β-酮腈衍生物及其开发
人微小纤溶酶原cDNA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及活性检测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后继发纤溶亢进1例并文献复习
烃的含氧衍生物知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