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活跃语文课堂的课堂氛围
2015-09-22欧旨川
欧旨川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受课堂教学氛围的影响。基于语文课程的文字性特点,决定了语文课堂更能够轻松的活跃起教学氛围。教师要改善教学方式,了解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兴趣的需求,另外教师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应用到教学体系中去,也有助于提升课堂的整体教学氛围。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氛围;教学方式探讨
小学语文在小学教育阶段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学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受课堂教学氛围的影响,因此如何活跃语文课堂的教学氛围成为了教育界共同关注的问题。相对于其他的课程而言语文课程就有一定的优越性,由于语文课程的文字性特点,决定了语文课堂更能够轻松的活跃起教学氛围。课堂教学气氛的活跃程度很大一部分是由教师来决定的,教师自身的教学方式、教学态度以及对学生心理变化的掌握程度都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整体教学氛围。教师要不断改善自身的教学方式,了解学生学习的兴趣所在,尽量满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兴趣的需求,另外教师也可以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应用到教学体系中去,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课堂的整体教学氛围。
一、教师是活跃课堂氛围的重要因素
1.课前调节气氛
良好的开端是一件事情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也是一样,正式上课之前调节好课堂气氛将会有助于整节课的开展,因此巧妙的调节课前气氛是保证课堂教学氛围的重要方式。课前气氛的调节需要讲究一些方式方法,因为我们不可能花费较长的时间来调动课堂氛围,我们必须保证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就将整个课堂气氛调动起来,这就考验了教师对活跃气氛的能力。教师可以借助一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比如说多媒体教学设备来进行课前的气氛调节,老师可以在网上搜集一些比较流行幽默的视频或者段子给学生播放,这样既不需要教师煞费苦心活跃气氛,还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例如,学习三年级《群鸟学艺》时,教师可以即兴用口技的形式模仿几种常见的鸟叫声,学生在听到老师的声音,能吸引其他学生跟着学习,自然能让学生了解到学习本课的教学课文,有助于缓解课间休息的情绪。
另外,教师应该不断地充实自己,不仅仅是在学科知识方面不断学习,对于一些时事新闻以及当下的流行趋势也应该适当了解,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与学生分享一下自己了解到的时事新闻。
2.展现个人魅力,提升学习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学生本身对教师的印象将会直接影响着对学科的学习态度。我们经常听到学生说哪位老师给人感觉特别好,自然喜欢听这位老师讲课,反之,如果一个学生不喜欢哪一位老师,自然不喜欢这位老师教学的课程,教师的个人魅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投入程度。其实教师的个人魅力并不是只表现在课堂上,老师的课上课下的言谈举止都会影响着学生对老师的印象。因此老师要时刻注意个人形象,时刻注意为人师表应有的行为,课下教师应该放下自己老师的身份,与学生平等相处,以朋友的方式与学生相处,给学生留下一个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印象,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3.把握学生心理,迎合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尽量迎合学生学习的兴趣点,保证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如果能够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顺应学生的学习方式,那么学生就能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如果教师不能良好的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悖,就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学生的学习态度的不同所产生的学习效果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老师应该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例如,学习三年级《花钟》,待学生齐读完这篇课文后,教师就需要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提问以下问题:“①小朋友们,你们喜欢鲜花吗?喜欢鲜花什么?②文章中有喜欢的句子吗?读给大家听听吧! ③你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描绘你刚才看到的景象。”
另外,教师应该多看一些学生学习心理的书籍,利用相关书籍上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践,有助于老师对学生心理进行更好的把握。
二、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将多媒体应用于课堂教学
随着科技的进步,教学手段也呈多样化方向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渐走进小学课堂,多媒体技术的推广应用,将老师从不断向黑板上写字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很多老师很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课堂气氛调节的恰到好处。一些重视课堂氛围的老师一般在课前都会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放松身心,一个笑话、一个短视频,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分钟,但是对于学生放松身心有着很大的作用,这样学生就可以用最佳的状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例如,在教学《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爬山虎的图片、视频等,这种直观性的教学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再如,学习《桂林山水》的课文时,对于大多数没有去过桂林漓江旅游的,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关于桂林漓江的美景图片、视频等,能让学生感受到漓江美,体会形象美不是“硬生生”被老师说成的课文很美。
实践证明,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教师的课堂学习氛围比较宽松活跃,沿用传统教学模式课堂氛围相对压抑,教学质量也出现了明显的差别,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的教学质量明显高于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善于接受新生事物,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氛围,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2.增加动手机会,调动学习气氛
课堂教育的主导者是老师,教师主导式的课堂一般学习氛围都比较压抑,整个课堂基本上只能听见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课声,讲台下面基本上鸦雀无声,尤其是数学这样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更是鲜有人配合老师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老师也不能及时的了解到学生的掌握情况,这样的课堂教学失去了教学的真正意义。教师应该逐渐由教师主导式课堂向互动式教学模式转变,老师要敢于从讲台上走下来,其实老师的教学不一定非要高高在上,老师也可以坐在学生的位置上与学生一起开展互动式教学。
例如,在五年级上册中《口语交际·习作七》是关于写读后感的教学内容,那么教师就可以在班级举行读书阅读分享交流会,教师事先让学生回家准备准备,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所喜欢的书籍、报刊中的文章进行写一些心得,字数在200字以内。让学生写这个200字以内的心得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中发言,述说自己对自己喜欢的文章的心得,其余学生倾听,让大家一起分享交流。教师要做一个阅读分享交流的组织者、倾听者、评判者角色,学生主要做好分享者、倾听者角色,一堂课就是学生的舞台,教师在多媒体辅助下放一些轻声的背景音乐。
这种阅读分享式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更能够全身心的投入进去,学生能够在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产生的教学效果远远超过老师主导式的教学效果。当老师走下讲台的时候你会发现学生的学习能力远远超出了自身的想象。
三、小结
陶行知曾说过所谓“教学”应该是一个整体,“教”和“学”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目前的教学模式是将这两个部分完全分离开来,将原本应该双向的教学模式变成了畸形的单向教学模式。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改变这一畸形的教学模式,教师要跳出对自身角色的界定范围,老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学习者,认真研习课文教学内容,扎实做好课堂教学研究,从调动课堂活跃性上提升教学质量,也是一种良好的做法。
参考文献:
[1]熊光普. 浅谈如何活跃语文课堂气氛[J].新课程(小学),2012(01).
[2]陈彬. 浅谈如何创设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07).
[3]曾庆静.如何使语文课堂气氛活跃起来[J].成功(教育),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