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好小学作文对话的步骤与方法

2015-09-22石侠明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循序渐进标点分段

石侠明

【摘 要】写好小学作文中的对话,首先标点补全,理清思路,然后按人分段,梳理齐整,接着提示语变换位置或省略,再接着扩写甚至修辞提示语,最后力求人物语言简洁化、生活化和个性化。分步实践,循序渐进,进而提高作文水平。

【关键词】标点;分段;提示语;人物语言;循序渐进

小学语文老师批阅学困生习作时,一个普遍的很大的烦恼就是对话的阅读和批注。且不论提示语的位置和修饰,不论人物语言的基本要求,连标点都没有,或者只有逗号和句号,没有冒号和引号。当然,学生写好对话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分阶段分步骤训练。

一、标点补全理清思路

对话中常见的标点错误有:没有标点;一逗到底,段尾才出现句号;提示语全在前,后有冒号,也有前引号,但没有后引号。用对标点也不是容易的事,但对话特有的标点是本文叙述的重点。如有学生写了如下对话:

马小飞说,高志诚,你完蛋了,我给语文老师说了。高志诚说,你说什么了。马小飞说,你把凳子弄坏了,老师要批评你。高志诚说,不是我弄坏的。

这段对话,提示语清一色地在前面,也没有修饰,标点更是不完备。所以先指导学生,如果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后写冒号,引语要用上前后引号。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马小飞说:“高志诚,你完蛋了,我给语文老师说了。”高志诚说:“你说什么了?”马小飞说:“你把凳子弄坏了,老师要批评你。”高志诚说:“不是我弄坏的。”

如此一来,起码知道谁说了什么话,哪里是话的头,哪里是话的尾。

二、按人分段清晰齐整

按人分段写对话,不但清晰,而且齐整,阅读与批阅也很方便。

马小飞说:“高志诚,你完蛋了,我给语文老师说了。”

高志诚说:“你说什么了?”

马小飞说:“你把凳子弄坏了,老师要批评你。”

高志诚说:“不是我弄坏的。”

三、提示语换位或省略

变换提示语的位置,或者省略提示语,不但在对话形式上错落有致,不会单调,而且能从内容上体会对话情境。

“高志诚,你完蛋了,我给语文老师说了。”马小飞说。

“你说什么了?”

“你把凳子弄坏了,”马小飞说,“老师要批评你。”

高志诚说:“不是我弄坏的。”

这种位置并不是想变则变,提示语也不是想省就省,要从对话需要出发。引文第一段,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未见马小飞出现在面前,先听到马小飞在教室外大叫的声音,等同学们反应过来时,才知道是马小飞在叫喊。引文第二段,前后紧接,提示语省略,但读者能根据上下文知道是谁在说话。引文第三段,表因果关系的两个单句中间,有时间停顿,有人物表情、神态或动作的交待,所以提示语插入中间。引文第四段,说话人比较从容,他的话需要想一会,在听众或读者的期待中,所以提示语在前。

四、提示语扩写或修辞

人物表情、神态、心理、动作描写也应该添加到提示语中,有的地方还可以用上修辞手法,使语言更丰富、具体、生动、深刻。

“高志诚,你完蛋了,我给语文老师说了。”马小飞边跳边说。

“你说什么了?”

“你把凳子弄坏了,”马小飞忍住笑,得意扬扬地吓唬着高志诚,“老师要批评你。”

高志诚气晕了,转过身面对同学们说:“不是我弄坏的。”

引文第一段添加动作描写,第三段添加表情、神态和心理描写,第四段添加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同时,还用了夸张手法以提高语言表现力。

五、人物语言力求简洁化、生活化和个性化

简洁化就是用最少的字表达最多的意思,语言充满张力。学生往往把原始的零乱不堪的没有提炼的口语抄写在习作中,空洞无物,是因为他们把口语与书面语混为一谈,把聊天和对话混为一谈。但提炼口语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训练。课堂上,我以两封家信为例作对比,说明简洁与啰嗦的巨大反差。

清朝,有一位秀才,写文章不简洁,喜欢啰嗦,人家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啰嗦先生。

有一次,这位啰嗦先生赴京赶考,临走的时候,他妻子两三叮嘱,要他写文章不要啰嗦,他答应了。考试完毕,回家之前,他先给妻子写了封信。

吾妻:前日啰嗦而今不复啰嗦矣。吾在下月即将返里:不在初一,即在初二;不在初二,即在初三;不在初三,即在初四;不在初四,即在初五;不在初五,即在初六……不在二十七,即在二十八;不在二十八,即在二十九。所以不写三十日,下月因小月之故也。家中存有棉鞋一双,希吾妻拿出来拍拍打打,打打拍拍,因多灰尘之故也。希吾妻千千万万不要忘记。为省笔墨起见,吾不写草字头大“萬”字,故以“方”字去点代之。

前一封信不外乎两句话:下月某日回家,拍打棉鞋。后一封信的思想性不可取,但语言简洁极了。

生活化就是做生活的有心人,吸取别人口头的精彩语言,为我所用。我经常鼓励学生“偷”听身边人说话,如同俄国作家肖洛姆积累编写《后母娘的词汇》一样,默默记忆,做好笔记,以备后用。

个性化就是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反映一个人的修养、身份、年龄、心理等。高度个性化的语言,能从说话猜出人物来。如同课本上说的“风有风的话,鸟有鸟的话,有的像唱歌,有的像吵架”。这是一个作家必备的语言素养,作为学生应先从生活中去揣摩人物语言,用较有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个性。

上述五个步骤分阶段训练,循序渐进,学生就会写对、写好习作中的对话,进而提高作文水平。

猜你喜欢

循序渐进标点分段
标点可有可无吗
一类连续和不连续分段线性系统的周期解研究
《辽史》标点辨误四则
小小标点真厉害
分段计算时间
3米2分段大力士“大”在哪儿?
有趣的标点
关于年龄分段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