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来华留学生中文心理词典分析及教学策略

2015-09-17陈佳宜刘慎军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2期
关键词:单音节语素语料

陈佳宜,刘慎军

(徐州医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4)

近年来,医学来华留学生人数迅速增长。医学留学生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及尼泊尔等国家,多数是高中毕业生,没有任何汉语基础,为了更快更好地适应在中国的生活,汉语是他们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另外,医学留学生高年级时要进入医院临床实习,要面对讲中文的病人,用汉语书写病历、处方等,如果留学生的汉语水平不高,势必对其学习与临床实践形成阻碍,不利于临床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2007年7月,教育部公布了《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质量控制标准暂行规定》,对授课质量、教学评估以及学生入学资格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其中第14条要求:“汉语作为必修课程应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以适应学生在华学习生活的便利和后期接触病人的需要。”由此可见,对医学本科留学生进行汉语教学极其必要。

留学生在习得汉语的过程中,要掌握语音、词汇及语法三个语言要素,其中,词汇习得是语言能力获得的基础,贯穿于汉语习得的全过程,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核心作用。对于词汇教学,必须要面对一个现实问题:什么是教学的基本单位?近十年来,随着理论语言学界对汉语基本单位讨论的不断深入,教学界也针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基本单位问题,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讨,但是一直存在争论,先后出现了“词本位”,“字本位”,“语素本位”等不同的观点。由于汉字作为汉语的载体,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它的音和义是汉语语素音与义的反映,而其形属于汉字本体,与语素或词是不同层面的概念,因此,“字本位”教学法实质还是语素教学法[1]。本位论不仅是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的应用问题,一些学者运用对比和普遍联系的方法,凭借具体的实践经验对词本位或语素本位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论证[2-3],由于实践中教师的教学经验存在个体差异性,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研究者不但要依托语言学理论研究汉语词汇教学,而且要从学习者的角度研究他们的心理加工模式。

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尤其是心理词典理论的提出,使人们对词汇的研究扩展到语言学习者心理表征的研究。心理词典(mental lexicon,也称作“大脑词库”),指的是词汇知识存储于人脑中的心理表征,凡是个体学习过的词语,在心理词典中都有相应的语音、字形和词义句法表征。在第二语言心理词典研究领域中,我国的研究大都是以英语为目的语作为研究对象,较少以汉语作为目的语来研究这一问题。并且,在前人以汉语作为目的语的相关研究中,研究对象为汉字文化圈的越南以及日韩留学生[4-5],那么,医学来华留学生中文心理词典中存储单位究竟是什么?如何优化留学生汉语词汇教学模式?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研究设计

1.1 被试

随机选择作者所在单位二年级和三年级医学留学生共32名,主要来自印度和尼泊尔2个国家,年龄在18-25岁之间,来华以前无汉语基础,现已完成了1-2年的汉语学习,但其汉语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均为右利手,视力为正常或矫正后正常。

1.2 实验语料

在被试已学过的汉语课本中,与双音节或多音节词相比,单音节词占多数,并且,汉语语素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单音节性,其中有些语素可以独立成词,为凸显语素与词是不同层级的语法单位,本实验以非自由语素和单音节词为实验语料,非自由语素即不能单独成词的语素,必须跟别的语素组合成词,如:民、语、伟等,词为语言中最小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的单位,如:地、天、大等[6]。

从被试学过且熟悉的汉语课本(《新汉语实用课本一》、《新汉语实用课本二》)中挑选出60个非自由语素、60个单音节词及100个单音节动词。然后对所选语料进行熟悉度调查,问卷调查为5度量表,其中1为最不熟悉,5为最熟悉。本测查共发放问卷40份,测查对象为不参加实验的留学生,其中3份问卷作为无效问卷被排除,对37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非自由语素的熟悉度平均值为4.69,单音节词的熟悉度平均值为4.78,选择熟悉度较高的非自由语素和单音节词各40个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且,非自由语素的笔划数平均值为6.06划,单音节词的笔划数平均值为5.61划,对两种语料的笔划数也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在熟悉度和笔划数方面,均没有类型的因素效应(P>0.05),说明在这两方面不存在类型上的差异。另外,从初选的100个单音节动词中依据熟悉度等级选取80个单音节动词作为填充语料。

1.3 实验设计及程序

该实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实验设计。自变量为语料类型的不同,分为非自由语素和单音节词,因变量为被试判断语料时正确反应时和正确率。

实验程序使用DMDX编写。每个被试在安静的房间单独进行测试,刺激材料为72号宋体,呈现在计算机屏幕中央,屏幕的底色为黑色,字体颜色为白色。实验开始时,在计算机屏幕中央呈现注视点“+”300ms,注视点消失后,空屏200ms,接着呈现刺激材料1,000ms,要求被试尽可能又快又准地判断计算机屏幕上出现的汉字是否与动作相关,如果“是”,按“j”键,如果“不是”,按“f”键。刺激材料随机呈现,刺激间隔(SOA)为2,000ms,被试必须在刺激出现后200ms-2,000ms内做出反应,否则记为错误反应。正式实验开始前,被试完成同样任务的练习,所用材料与实验材料相似,帮助他们熟悉和掌握实验程序与要求。

1.4 实验结果

实验统计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分析,剔除了数据之后,分析对比被试对两种不同类型的语料的平均反应时及正确率(见表1)。

以类型为因子,以将被试正确反应时和正确率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反应时方面,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1,58)=4.82,P=0.032(P<0.05),说明被试对语素和词的正确反应时间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正确率方面,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1,58)=14.78,P=0.000(P<0.01),说明被试对语素和词的正确率之间的差异非常显著。

表1 被试对非自由语素和单音节词的平均反应时及正确率

实验结果显示,汉语水平为初级的医学来华留学生对汉语单音节词的加工比非自由语素更准确更快捷,这主要因为词的语义是明确的,当被试对其加工时,可以直接理解意义,例如,当实验中呈现 “大”或“火”,他们能够较快地理解为“big”和“fire”,无需组词或造句,这样反应时间便会缩短。而有些语素的语义则是不定且多元的,一般在具体的词中才能获得明确的意义定位,如非自由语素“民”,当被试看到它,可能会想到“人民币”、“民族”等一些词,这使得他们需要更多时间分析语义,甚至有时由于语义的不定性而做出错误判断;还有一些语素可作词缀或词尾,如 “员”和“们”,它们只是一种附加词汇意义,不能单独使用,被试应该需要一个组词过程,即与其他语素或词组合成完整的词,这样才能获取该语素的意义。

2 教学启示

2.1 词为语言教学的基本单位

对外汉语教学本质上还是语言教学,教师应该从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培养他们言语交际的能力。医学来华的留学生初到中国时,汉语水平为零起点,大脑中没有储存任何汉语词汇,这需要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建立起足够的选择和参照的词库。人们在使用语言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总是词,词可以单独成句,这是语言的共性,因此,在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的教学中,为了激发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应该向学生讲明语言学习中语言单位的重要性,注重词汇的完整性。在讲解汉语名词、动词等词类,或者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及多音节词时,不要只把它们当作语素来拆开分析,这会加大学习者的记忆负担,并且有时会失去原有含义,应该按照其完整的意义进行解释说明,留学生学习语言不等于学习语言学知识,教师应该以人们的言语习惯和言语交际为依据开展词汇教学。

2.2 基本范畴词汇优先教学

认知语言学以人的经验、认知、范畴作为语言研究的出发点,认为范畴化是人类思维、感知、行为和言语最基本的能力。一些心理语言学家发现,基本范畴是人们认知的基本层面,所以日常交际中更多情况下使用的都是基本范畴词汇,并且,判断词汇范畴等级的心理标准,即大脑激活的速度越快,习得越早越容易的,越可能是基本范畴词汇[7]。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初级阶段的医学来华留学生对汉语单音节词激活的速度较快,这些词的特点是词形简单、词义容易理解,并且用于定义其他词和用于构词的价值较大,符合基本范畴词汇的特点。因此,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应发优先基本范畴词汇的教学,使留学生在掌握基本范畴词汇的基础上,通过合理搭配与其他词汇相结合,进而扩大词汇量,例如,先讲解基本范畴词汇“树”这一单音节词,然后再扩展到“柳树”、“杨树”等下位词。

2.3 注重朗读的训练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种现象,一些医学来华留学生学了一两年的汉语,可说起话来仍是一字一顿,听起来让人费解。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的母语为印度语或尼泊尔语,第二语言为英语,这两种语言与汉语分属于不同语系,词汇的语法单位以及语音语调存在很大差异,这样导致他们很难对汉语句子中语言单位进行正确地划分,而是视每个汉字为一个词,不知道何时停顿及如何使用重音轻音,说话和读书很像“机器语言”。因此,应该按照留学生词汇存储的机制及言语交际习惯,在教学中训练他们的朗读能力。在朗读训练中,教师要强调汉语基本单位的重要性,因为先从语义上来讲,在句子内部,最小的语言要素就是词,所以让学生一口气读完,不要在一个基本语言单位内部有任何的停顿或拖延,也就是说不应在语素之间作停顿或拖延,而是以词或短语为基本单位,并且及时纠正学生划分语言单位的错误。另一方面,由于朗读是一种口脑并用的过程,教师要逐渐培养学生语言单位的意识,让他们在朗读的同时尽可能准确判断下一个语言单位,在熟知语言单位知识的基础上,对自己的错误判断作及时调整,只有在教学中加强朗读技能的训练,才能在日常交流中讲出一口流利地道的汉语。

2.4 重视语感的培养

语言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学习者建立起一套内在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机制,可以在言语交际中准确地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而语言的运用过程主要靠语感,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对外国学生汉语语感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并且,语感的培养不同于语法规则的学习,因为语感是对一种语言的感性直觉,具有内隐的性质,且涉及到语言单位的储存、语言单位的感知、语言单位的表达。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采用听说训练、朗读学习及交际练习等方法,让学习者逐渐构建一种关于语感的内隐机制,特别是加强基本语言单位的认知训练,例如,在初级阶段,外国学生习惯以词为心理理解单位,教师应该在培养学生语感的时候,让学生注意领悟某个词,而不是语素的含义,当他们心理词典中的词汇积累相对稳定时,学生的理解单位可能扩展到短语或者小句,这样,教师便可以增加一些短语或语段的理解分析,使学生不断提高自己对汉语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结语

本文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运用心理学研究方法,分析了医学来华留学生对汉语词汇加工的认知规律,并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策略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医学来华留学生的汉语教学问题是一个新的课题,为了优化汉语教学模式,提高汉语教学的效果,此类留学生对汉字的音、形、义的加工等认知问题仍需要更多的探索和研究。

[1]李 彤.近十年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中的三大流派[J].语言文字应用,2005(9):9-11.

[2]冯丽萍.中级汉语水平外国学生的中文词汇识别规律分析[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3):26-31.

[3]郭胜春.汉语语素义在留学生词义获得中的作用[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6):27-36.

[4]高立群,孟 凌,刘兆静.日本留学生心理词典表征结构的实验研究[J].当代语言学,2003(2):120-132.

[5]马玉汴.放射状词汇教学法与留学生中文心理词典的建构[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5):15-19.

[6]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17.

[7]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55.

猜你喜欢

单音节语素语料
基于归一化点向互信息的低资源平行语料过滤方法*
《最低入门等级音节、汉字、词汇表》语素和语素义分析
语文单音节词教学初探
多义语素识别及教学探讨
——针对对外汉语语素教学构想
在农村小学语音教学中提升学生认读拼读能力初探
因果复合词
《穆斯林的葬礼》中单音节动词重叠考察
《苗防备览》中的湘西语料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
异种语料融合方法: 基于统计的中文词法分析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