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走边吃:包容百味,丰富人生
2015-09-10舒欣
舒欣
大理烧饵块:填饱肚子,烤暖身子
云南大理双廊,早春的清晨7点。听说今天要赶集,我兴冲冲地顺着客栈老板遥指的方向赶往菜市场。不太宽的街道上已陆陆续续摆上了一些小摊点,有卖衣服的,也有卖日常用品的,包罗万象。我把相机收进背包,尽量让自己看起来像一个当地人。清晨的空气清新而冷冽,我饿着肚子,正有点冷得打哆嗦时,突然闻到一丝烤焦的米香味,原来街对面的小巷口就摆了一家烧饵块的小摊。小时候就在昆明的街角吃过烧饵块,一直怀念。
黑黢黢的搪瓷盆里装着不少木炭,横搭在盆口的是一张铁丝网,饵块就平放在铁丝网上。师傅正拿着蒲扇煽火,木炭烧得通红,饵块在炭火上发出诱人的香味。有个七八岁的小姑娘直直地盯着那张饵块,我拉过一张小凳子,围着火盆也坐了下来。师傅煽火时常常会把炉灰扇出来,小姑娘就躲了好几次。我们彼此都没有说话,静静地等着饵块鼓起它的“大肚子”。
饵块很快就熟了,小姑娘熟练地拿起筷子抹了几种酱,对折起来开心地吃着,而我面对着这些瓶瓶罐罐却感觉陌生起来,她指着每个罐子,给我介绍,“喏,这个是甜的芝麻花生酱,成的昭通腐乳酱,还有辣的四川辣椒酱……”我按着她的推荐,也两手捏着饵块吃了起来,外壳有点焦脆,内里绵软,大米的清香加上酱料的滋味,正是我记忆里的味道。听说昆明早就不流行吃烧饵块了,我庆幸自己在这里遇见。填饱了肚子,也烤暖了身子,我谢过小姑娘和师傅,神清气爽地继续赶集。
酥油茶和糌粑:一顿奢侈的大餐
四川甘孜州雅江县西俄洛乡,国庆节第三天的上午8点。“你吃了那么多还要吃!都吃了一个小时!”同行的伙伴已经数次催促我应该上路了,我摆摆手说:“不急不急,慢慢吃!”
清晨的村庄弥漫着一层淡淡的薄雾,袅袅的炊烟四起,橘红色的阳光一点点地洒下来了。我站在屋顶看着这个安静的小村子慢慢苏醒:狗开始叫了,牧童赶着牛羊出门了,溪水的潺潺声渐渐被人来人往所掩盖……
热情的藏族大妈早就烧好了热腾腾的酥油茶,将香喷喷的青稞炒面、洁白的酸奶子和淡黄的酥油摆满了桌子,招呼我们下楼吃早饭。我学着大妈的模样,往碗里倒了一些酥油茶,放了一块酥油,再加上青稞炒面,不断地搅拌,等拌匀后用手捏成团就可以吃了。很多外地游客受不了酥油茶的膻味,觉得异味难耐,我却爱极了它的醇香,喝了之后就像打鸡血一样,可以在高原上肆无忌惮地疯跑狂奔。而糌粑带着青稞的清香和泥土的颜色,香甜软糯,吃进肚子里特别踏实,也特别耐饿。酸奶子可以算作上好的甜品,比普通酸奶更加黏稠,也更加酸爽。
这里所有的食物都是天然的、本味的,没有任何的人工添加剂。我一会儿捏糌粑,一会儿吃酸奶子,一会儿喝酥油茶,只恨肚子太小。我就这样慢吞吞地吃了一个小时,相比平日里坐在公交车上匆忙地啃着富含各种添加剂、防腐剂的面包,这是一顿奢侈到极点的大餐。
北京豆汁:第一次给食物翻案
北京,夏日的上午8点。北京的好友一大早就把我拉到了前门大栅栏,说这里有最地道的北京小吃。我对北京的“美食”早有耳闻,心里嘀咕着,千万别太“地道”了,我可吃不下去。她领着我先去了一家豆汁店,要了两碗豆汁、几个焦圈、一盘辣咸菜丝。我喝了一口看起来有点像豆浆,但比豆浆更灰绿的豆汁,忍住没吐出来,这不是潲水的味道吗?酸不拉几,还有点臭臭的。我赶紧拿来焦圈咬了一口,炸得油乎乎、甜腻腻的。唯一觉得好吃的就是辣咸菜丝,这切得极细的芥菜疙瘩丝儿,淋上辣油,很有我们川菜的风味。好友看我的表情,似乎早有预料,没有管我,继续自个儿乐呵呵地喝着。
身为金牛座,不浪费粮食是一大美德,我决定抛开自己的成见,又喝了一口豆汁,依然还是一股酸酸的怪味,但细细品来发现竟然有回甜!带着一小点惊喜,我咬了一口焦圈,油腻被豆汁带走,只留下香脆,再搭配上香辣的咸菜,我慢慢吃出了一点儿感觉。于是,我学着朋友那样端着土碗,吸溜吸溜地喝起来,越喝越烫,喝出满头大汗,最后我竟然觉着这是炎夏里的一丝清爽。
喝豆汁的经历算是我第一次给食物的“翻案”。我一直觉得北方人吃东西吃得很糙:一碗杂酱面就那么几个佐料,又腥又臭的炒肝干嘛不多放点香料来压味,豆花还居然放一勺糖……可是,如果都按照我的口味,不全都成了川菜吗?食物的特色、当地的民俗又如何来体现呢?正如闾丘露薇所说:“对于不同的食物抱着开放的心态,自然会让个人的体验更加多元,世界也变得大起来。”
厦门沙茶面:辣中徽甜仃点像厦门人
厦门,炎夏的上午8点30分。来厦门之前就听说,沙茶面是厦门人在外最思念的东西,我想,应该就像小面之于重庆人吧。因为住在厦大附近,我们便决定一大早去名气特别大的乌糖沙茶面试试。地图上显示我们离乌糖并不远,但是穿了好几个巷子之后,我们都没有看到它的招牌。于是只有停下来问路,先碰见的是几个游客,和我们一样迷茫,后来有个热心的大妈听见了,担心七拐八拐我们还是找不到,就主动说要带我们去。路上她兴奋地用不大顺溜的普通话给我们介绍着厦门。
乌糖沙茶面果然是家看起来不大起眼的小店,店面不大,干净整洁,外面已经排了长长的队伍,有穿着睡衣的街坊,有穿得正经的上班族,还有穿着大花裙挂着相机的游客。这家的价格比大多数沙茶面店都要贵不少,不过它贵在材料新鲜,从不使用冰鲜原材,连沙茶酱也坚持自家制作。据说老板每天清晨三四点就把从市场买回来的海鲜及肉类清洗干净,进行加工。因此不管是虾仁、猪肝,还是鱿鱼、肉羹……都是当天采购当天制作,绝没有隔天的说法。货真价实,这或许就是为何人们喊着他家太贵,依然愿意排长队来吃的最大原因吧。
沙茶面的做法看似很简单,面条下开水锅烫熟,捞到碗里,随自己的口味加入猪肝、猪腰、鸭腱、大肠、鲜虾、豆腐干等辅料,最后淋上鲜美醇厚的沙茶酱制成的高汤,看起来这浅褐色的汤水很不上相,但吃起来辣中微甜,油而不腻,属于典型的东南亚口味,有点像厦门人,热情直爽而且善良。
重庆小面:春风十里,不如你
重庆,大年二十九的上午9点。每次回重庆的第一顿早餐,必定是小面。即使身在美食如云的成都,我依然认为重庆小面的地位无可取代,这碗家乡的味道是“春风十里,不如你”。小面虽为素面,却一点儿都不“朴素”,单佐料就得用上十多种,姜蒜末、油辣椒、花椒面、花生末、芽菜末、榨菜末、葱花、黄豆、酱油、味精、猪油等等,还得配以高汤提味。每次在外地餐馆吃面,看着那单调的几个瓶瓶罐罐,我就会怀念起重庆小面的“奢华”。声势浩大的配料们让小面不仅麻、辣、鲜、香,而且还口感层次丰富——碱面的劲道、空心菜的鲜嫩、花生末的香脆、榨菜末的脆爽。呼呼呼——三下五除二吃完面条,再喝光汤底,就能让漂泊异乡的我重新找回重庆人的感觉。
小面,是大多数重庆人早餐的不二选择,站在面馆门口吼一声:“老板,二两小面,多放海椒!”面馆的门面通常不大,有些甚至是沿街搭的棚户,室内摆几套桌椅,室外放一些高高矮矮的塑料凳子。人多的时候,不管你是衣着光鲜的高级白领,还是穿得破旧的“棒棒”,都只有端着面碗蹲着吃,或者坐在路边台阶上挤着吃。那时可没有什么贫富贵贱、身世地位,只有一碗“好吃得板”的小面。
其实,我小时候并不爱吃面条,除了鸡汤面之外,啥面条都不吃。读高中的时候,老妈工作忙起来,顾不上我和姐姐的早饭,于是我俩就被迫下面馆。多吃几次之后,竟然慢慢离不开小面,好像一碗面下肚,早晨的瞌睡全都一下子醒了,精神百倍。小面就这样陪伴着我读完高中,成为一个让人欲罢不能、无法舍弃的符号。小面不“小”,真是大如江湖。
缅甸:僧人也是可以吃肉的
缅甸娘乌镇,雨季旱季交接时的上午7点。缅甸的酒店大多数都是包含早餐的,会提供一些面包、煎蛋、果汁、咖啡之类。鉴于节省开支和前辈们警告缅甸小摊的卫生状况堪忧,我完全没有机会溜出去感受一下当地人的早餐。酒店一楼有个漂亮的小花园,我们常常会在吃完早饭后,在那里稍作休息,享受清晨清新的空气。或许附近有寺庙,每天七八点时,我们都会看到僧人赤脚托钵,沿街化缘。
一个约莫五十多岁的精瘦僧人走到酒店门口,男老板见状就赶紧往厨房走去,他不一会儿就端出一大碗饭,米饭上面有几块看起来很像炸鱼排的东西。男老板脱掉鞋,双手将碗捧到僧人的面前毕恭毕敬,僧人念经后将饭菜倒入自己的钵里,转身离去。整个过程不过10分钟,却庄严而静穆,没有多少言语,只听得念经的声音。
不过,直到那一袭深红远去,我和同伴还在讨论刚才那个究竟是不是鱼排,莫非僧人是可以吃肉的?后来我们才了解到,在缅甸,僧人乞化为食,不为明日食,不具炊,是为在求法的道路上少起世俗的财见之惑。而僧人化缘,不能挑三拣四,便是施舍者给什么就吃什么,若偶然遇到荤腥菜,也是可以吃的,若拒绝布施,则是断了施舍者的善缘。所以缅甸的僧人不杀生,但可以吃肉。原来这佛法有清规戒律,更有纳百川的包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