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活动中如何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2015-08-27梁红玉
梁红玉
【关键词】 幼儿;区域活动;主体性;发挥;参与;氛围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4—0119—01
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区域活动深受幼儿喜爱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它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动手的愿望,能够满足他们对游戏的不同要求。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需要及每阶段的主题设置相关的区域,并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共同参与设置各种区域,同时为幼儿提供具有多用性的游戏材料,并以同伴的身份参与其中,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能够愉快、自由地进行游戏。
一、引导幼儿主动参与
1.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及认识特点,通过与幼儿共同探讨来“生成”活动区域。如,有段时间幼儿对人民币比较感兴趣,教师就可让幼儿带人民币来,让幼儿学认钱,了解人民币的面值大小,并让幼儿尝试对人民币的大小进行排序。教师还可以在数学区提供人民币,让幼儿开商店,进行“买卖活动”。
2. 针对某些区域活动中人过多过挤的现象,教师除了设置几个固定的区域外,还应设置多个可活动的区域,给幼儿提供足够选择的机会,这样也解决了人多拥挤的问题,从而丰富幼儿的交往经验。
二、投放丰富的、具有多用性的材料,提供不断变化的活动区域
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是通过游戏材料来实现的。与集体教育活动相比,区域活动的材料就应更丰富,形式更多样。在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投放的相应的活动材料肯定是经过选择的,不可能有大量的活动材料来供幼儿进行操作、探索。而区域活动则能提供较为丰富的活动材料,让幼儿进行自我发现、自我探索。所以,教师可根据每个阶段不同的主题设置不同内容的区域,提高幼儿主动活动的积极性,让幼儿体验游戏的乐趣。
例如,我班的科学区呈放有水罐、玻璃瓶、细铁棒等,每次开展区角游戏时,到这个活动区玩的幼儿总是最少。于是,我尝试性地做了一个小实验——“好听的声音”,让幼儿通过观察老师的操作,通过聆听细铁棒敲打瓶子发出的声音,逐渐发现水的多少与声音的关系:第一次,少一点、听一听;第二次,加一点水,比一比;第三次,再加一点水,听一听哪种声音最好,并让幼儿想想是什么原因。整个过程幼儿都沉浸在不断尝试、不断思索的愉快体验中,幼儿的好奇心被一次又一次地激发起来。
三、为幼儿提供持续活动的时间和机会
幼儿喜爱区域活动,但是短暂的活动时间无法使幼儿在情感上得到满足,许多活动只能半途而废。因此,教师应一改以往的教法,变指定时间活动为日常时间活动,除教学活动和户外活动以外,让幼儿都能自由进出活动区域。因为经常性的区域活动为未完成内容的幼儿提供了持续活动的机会,有利于幼儿持续性、坚持性的培养。
四、营造相对宽松的心理氛围及浓厚的合作氛围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让幼儿充分地自主选择、自由探索。教师在区域材料方面也应尽量多提供一些半成品的材料,让幼儿在以物代物的过程中享受更多的协商与合作的机会。在投放材料时教师还应适当增加一些难度,让完成任务的过程多出现一些“问题”,迫使幼儿为了解决问题去协商、分工与合作。
例如,美工区有一个粘贴活动,幼儿都喜欢在这个区域撕撕贴贴。有一次我偶然发现一个幼儿在一条裙子上用彩色的“开心果壳”贴了一个个漂亮的立体图案,使整条裙子都鲜活起来。可是一转眼,她又把它都拆掉了,换上了普通的手工纸平面粘贴图案。这时我请她重新做了一条“开心果”裙子。在讲评时通过与其他幼儿的制作比较,着重肯定了她的“开心果”裙子,从此做立体图案的幼儿渐渐多了起来。
五、教师要以同伴的身份参与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是活动的主导者、引导者、参与者。在幼儿进行活动时,教师不应放手不管,让幼儿自由玩耍,而应以参与者的身份融进幼儿的游戏中,并适时地加以引导。例如,理发店的游戏,教师可以以顾客的身份进入游戏,在和幼儿共同游戏时引导幼儿如何更好地完成这个游戏。
在区域活动中,虽然提供了充足的材料及多个区域让幼儿进行活动,但如果离开成人的指导,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就得不到有效的提高,缺乏目的的活动只会让幼儿变得盲目、冲动而缺乏耐心。因此,教师需要留意观察每个幼儿的兴趣、操作情况、自主性等,对所发现的问题,与幼儿共同探索、发现、解决问题,做幼儿的支持者和引导者,从而使幼儿的个体行为与集体、他人达成和谐。
编辑: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