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的理论思考
2015-08-27张景民
张景民
【关键词】 新课标;数学教学;教学效率;教材内容;备课方式;
学习能力;教学时间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4—0049—01
提高课堂效率是一个老话题,面对新课标、新教材,在教法、学法、课程标准都发生很大变化的情况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教材内容巧处理
课堂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塑造良好思想品德的主阵地。在新课程实施中,高中数学课时减少,内容方法并没有太多删减,这对熟悉了老教材、老教法的教师提出了新挑战。如何处理教材,提高四十五分钟的教学效率,是教师教学交流中一个长谈的话题。我认为精讲、精练,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每节课都有一个重、难点,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个核心来逐步展开的。为此,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以引起学生的重视。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兴奋,对所学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二、备课方式求转变
1. 备课要优化课时目标,突破重、难点。 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备课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至少要做到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只有知道学生该学什么,才能弄清自己该教什么,否则,竹篮打水一场空。教学目标决定教学的方向,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只有明确目标,联系学生实际,以训练为主线,充分利用教具、板书设计等,抓住重、难点展开教学,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备课要深入了解学生,优化教材内容。 备课时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底蕴和能力,是备好一节课的必备环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古人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了解自己的学生,要高效完成一节教学任务,显然是空中楼阁,只有了解了所教对象——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合理而准确地处理好教材,课堂教学的效率才能提高。
3. 备课要注重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备课时巧妙设质疑问,使抽象的语言直观明了,通过刺激学生大脑兴奋中枢,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提问的目的,一是启发学生围绕目标积极思考;二是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认真听讲。教师应注意设置问题——把问题设在关键处、疑难处、转折处及规律的探究中,引导学生通过对教材的感知、理解、比较、分析、综合等思维活动,主动探究知识。设计问题要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习能力为着力点,使学生想学、爱学、乐学。相反,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就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上课无精打采、注意力分散,最终出现厌学、逃学、弃学。违背了教学的目的,就更谈不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了。
三、学习能力重培养
1. 变“接受知识”为“主动求知”。 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自主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知识的实践。教师要帮助、引导学生学习,既要提问学生,又要鼓励学生提问,使数学课堂教学在师生、生生独立思考、相互质疑中展开,让学生的学习在彼此交流、相互促进中深入展开。
2. 变“巩固知识”为“自我展示”。其目的是让学生以自我表现的形式,一方面消化知识、深化知识,并内化成自身素质;另一方面凸现主体、张扬个性、加强合作,养成活泼自信的品格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师要鼓励学生“动”起来,努力使学生在“动”中学,在学中“动”;在“自动”中战胜自我,发展自我;在“他动”中发现不足,弥补不足。
3. 变“检查知识”为“互相交流”。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生生、师生间的学习体会和情感体验的交流,总结知识,体验学法,经历过程,感受真知。要让学生在互相的交流中,完成教学内容。
四、教学时间活利用
课堂教学效率,是指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和取得的收获。衡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高低,主要看教与学活动过程中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形成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时间的利用率。例如,在学习解析几何直线这一部分时,每节课后,我都留了相应问题让学生课外完成。对于农村普通高中学生来说,基础差、底子薄,学生刚开始觉得有些吃力。后来通过逐渐的培养,已经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能够独立地完成这部分作业了。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