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2015-08-27刘玉科
刘玉科
【关键词】 阅读教学;兴趣;方法;过程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4—0043—01
一、创建轻松愉快地阅读环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 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氛围,让学生热爱阅读。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如果学生与授课老师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情感,也会让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对话。学生与教师的对话,是人格对等基础上的心灵相约,是相互信赖氛围中的精神交融,也是教学相长情境下的切磋探讨。学生与教师的对话要以文本为中介展开平等的精神交流。教师作为师生平等对话中的“引导者”,在对话中,要注意把握住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阅读心理过程,或激发兴趣,或启迪思维,或引导点拨,给学生倾注浓浓的人文关怀。
2. 在阅读中感知文章的自然美,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欣赏作品的自然美,首先从朗诵开始,朗诵可以为学生创造一种情境氛围。教者可以示范读,因为朗读技巧较好的范读,能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并随教者声情并茂的朗读率先进入佳境,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受,也可以配乐让学生朗读,选择意境接近的乐曲播放,这就使审美主体通过音乐优美的旋律,在学生脑海中更加形象,产生的氛围更加热烈,从而让学生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3. 开展读书活动,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把阅读当做一种兴趣,可以养成阅读的习惯,可以获得各种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提高文化素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帮助学生树立阅读的兴趣,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语文教师走向成功的机遇。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好学习、读好书,使学生在阅读中健康成长。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读书活动,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如“我与好书交朋友”、“我读书,我快乐”等主题的作文和演讲比赛,组织朗读会、故事会、读书汇报会、名人名言展览等,指导学生有计划地读书,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1. 加强朗读。朗读的标准是“正确、流利、有感情”。所谓“正确”,是要求朗读时用普通话读准每个字的字音,吐字清晰,声音响亮,尽可能没有错字、别字、添字、漏字,不重读,不唱读;所谓“流利”,是要朗读时语言比较连贯,能读出句逗和段落之间的停顿,节奏自然、速度适当,所谓“有感情”,是要求朗读时通过轻重、抑扬、停顿变化,把所阅读文体感情传达出来,读出不同的语气,同时有立体感请参与其中。如朱自清的《春》一文中的“春风图”的描写,写出来了春风温暖、柔和的特点,又通过触觉、嗅觉、视觉、听觉表现出来。如何通过朗读指导在学生眼前突显出来呢?除了在停顿、速度、节奏上加入指导外,主要应在语调和语气上加强指导:“母亲的手”和“抚摸”两处重音处理,语重而情深,令人觉得温煦而舒坦;“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香”“酝酿”读重音,给人以嗅觉的美感;“清脆——宛转——”“应和”“响亮”读重音,使人感到耳畔似乎响起一支充满青春活力的春天交响曲。通过朗读指导,学生仿佛看到春风柔和、闻到芳草的芳香、听到春风传递的和悦声音,这是多么美的一幅“春风图”!
学生掌握了朗读技巧后,通过有表情的朗读、分角色朗读、齐读、男女轮读,更能感受到作品的美。
2. 重视默读。默读是一种视读,是对文字符号的感知,是眼脑直读,重在思考和理解,让学生在安静中拥有一种丰富。默读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阅读技能,它强调的是在默读的过程中,能够养成“不出声、不指读”的习惯。然后是讲求速度,最后要求速度加快,默读一般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快速地观其大概。这就要求学生在默读时集中精力,做出快速的所谓信息处理和消化。学习默读强调的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示范下的一种学习过程。
3. 学习略读和浏览。略读就是大致地读,其目的在于让学生粗知文本的大致内容,略读也应该集中思想认真地读,它的优势在于发挥人的直觉思维作用,整体把握内容,快速捕捉关键信息。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的某种需要,指导学生有选择地阅读有关篇章,培养学生摘录资料和运用资料运用能力,同时丰富语言积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
4. 强化背诵。为了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感,就得大力提倡背诵功夫,首先应背诵古今中外的优秀诗文,这是最重要的语文积累,当然还要积累格言警句,优美词语,精彩的语段,以及从各种途径获得的其他语文材料。
编辑:刘於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