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实践视域下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2015-08-27赖金茂魏尚荣邓祖文
赖金茂+魏尚荣+邓祖文
摘要:实践教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实践育人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职教育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践紧密融合,在专业实践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能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实践;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4-0073-03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以下简称“思政课实践教学”)在深化教育教学效果,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中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为此,高职教育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树立在专业实践中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理念,探索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践紧密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一、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是指在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由实践教学活动构成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由于未能明确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深刻内涵,目前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仍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
(一)难以充分体现高职办学特色,职业特色不明显
高职教育主要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工作具有明显的职业性特征。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占有较大比重。目前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普遍沿袭了本科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固有模式,尚未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专业特色、职业特色、行业特色、地域特色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在专业实践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体现高职办学特色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
(二)尚未有效利用校企育人平台,教学效果不理想
在工学结合的背景下,高职教育应充分发挥校企合作育人平台的作用,充分利用企业的教育资源和优势培养人才,借助学生在企业中的生产性顶岗实习活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高职学生工学结合的每一个环节中。由于尚未有效利用校企育人平台,思政课实践教学只能局限在本部门建立的参观性、教育性实践教学基地内,未能大规模组织学生在企业生产性实践基地内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实践教学计划难以按期完成,实践教学效果普遍不理想。
(三)忽视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组织管理不到位
高职教务管理部门在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定和安排,但在如何协调系部、学生管理部门和思政课教学部门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方面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制度和协调联动机制。特别是受行政管理部门条块分割,管理人员配置不足,组织协调工作欠缺等因素的影响,思政课实践教学未能与系部开展的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和企业生产性顶岗实习活动有效融合,未能与学生管理部门开展的公益性爱心活动和服务性志愿活动有效融合,跨部门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难以实现。
(四)难以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积极性,学生参与受限制
目前思政课实践教学仍然采用以往的实践教学模式,未能在与专业实践有效融合的基础上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导致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普遍不高。加之受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经费等方面的限制,思政课实践教学无法大规模开展,即使按教学计划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也常常存在以点带面的现象,难以保证全体学生按期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学生参与实践教学受到很大限制,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路径
高职教育要大力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树立在专业实践中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理念,构建与专业实践紧密融合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
(一)确定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构建明确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在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很强的导向和定位作用,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能力。在专业实践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须根据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合理确定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使得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在整体上服务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立足专业实践以及职业岗位的需要培养高素质的职业型人才。
1.道德目标
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实践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正确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并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要根据专业实践的性质和要求,着重从心理素质、情感意志、道德品质和法律法规等方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着力培养学生适应各种职业岗位需要的心理素养、职业素养、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使学生具备较高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爱岗的工作作风以及遵纪守法的纪律意识。
2.知识目标
知识是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世界以及人类自身而获取的成果。“实践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单纯依靠灌输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渠道,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和自主参与意识,密切了学生与社会现实生活的联系。”实践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身体力行中深化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领悟和理解,自觉运用所学的政治理论知识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思想问题。
3.能力目标
能力是人们在顺利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能力的大小各有不同。专业实践是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能力的有效平台。要充分利用专业实践的优势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团队协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
(二)精选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构建丰富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实践教学内容是激发学生浓厚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直接影响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效果。在专业实践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将所有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都融人到专业实践教学中,而是要根据不同阶段的专业实践和专业教育的要求,精心选择与专业实践相吻合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能力,深化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效果。
1.情感类实践教学
情感类实践教学目的是要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的观念以及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专业实践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育人场所,在专业实践中既要开展专业教育,提升专业技能,又要开展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要将情感类实践教学内容融人专业实践中,通过先进人物事迹以及优秀教育典型等形式,让学生在真实的事例和典型中接受教育,升华情感,提升人格。
2.信念类实践教学
信念类实践教学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并使之内化为崇高的人生追求和强大的精神支柱。要充分借助专业教育、顶岗实习、挂职锻炼和社区服务等形式,让学生在深入社会、了解社会的实践中充分感受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领悟和理解,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自觉树立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3.公益类实践教学
公益类实践教学目的是要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服务社会,奉献社会,自觉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强烈意识。专业实践教学不仅要提升学生专业技能,还要提升学生利用专业技能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责任和意识。设计适合学生发挥专业技能的公益类和服务类实践教学项目,让学生带着技能和服务融入社区、融入企业、融入社会,使其充分感受和体验运用技能为社会服务的价值和意义。
(三)强化思政课实践教学管理,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学生规模大,实践范围广,协调部门多,必须建立以教务管理部门、思政课教学部门以及学生管理部门为一体的联合开展实践教学的管理体制和机制,突破以往单独依靠思政课教学部门开展实践教学的不利局面,促进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践紧密融合,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1.实践教学主管单位
教务处不仅是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主管单位,同时也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主管单位,统筹管理专业课实践教学和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教务处要将实践教学纳入思政课教学计划,并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督促思政课教学部门按实践教学计划组织实施。在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结合各专业实践教学性质和专业教育的特点,积极引导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践紧密融合,在专业实践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
2.实践教学实施单位
思政课教学部门及其专职教师是执行思政课实践教学计划,开展实践教学的组织和实施单位。活动前应充分了解各专业实践教学的性质和特点,及时掌握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和要求,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想状况确定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和主题。活动中应根据实践教学的进程和需要,灵活调整实践教学各有关环节,确保思政课实践教学进展顺利。活动后应及时组织教师对实践教学活动进行认真总结,撰写实践总结报告,扩大实践教学效果的影响。
3.实践教学协助单位
学生管理部门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协助单位,全力协助思政课教学部门和专业实践部门完成思政课实践教学任务。学生管理部门在实践教学中不仅承担着学生管理的职能,负责实践教学在交通、接洽、食宿和安全等方面的协调工作,同时还承担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有义务有责任做好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范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思想和行为。
(四)保障思政课实践教学条件,构建稳定的实践教学条件体系
实践教学条件是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践有效融合,确保实践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环节。只有建立稳定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条件,才能确保在与专业实践紧密融合过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才能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最佳效果。
1.实践基地
实践基地是持续稳定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一是要以企业为依托,充分利用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教育资源和优势,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生顶岗实习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二是要依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紧扣地方特色,探索建立具有地方教育特色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发挥实践基地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典型、正面教育作用。
2.实践经费
实践经费是顺利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条件。一是要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实践经费管理和使用制度,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确保思政课实践教学经费足额下拨。二是要加强经费管理,将思政课实践教学经费列入预算,及时发放,强化监督,做到专款专用,确保有限的经费落到实处。
3.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顺利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核心条件。如何在与专业实践紧密融合的前提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需要教学人员具备较高的实践教学指导和策划能力,还需要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统筹专业学生、专业教师、实践基地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要创造必要的参观考察和学习交流的机会,提升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在指导实践教学和协调部门工作方面的能力,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五)深化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考核,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考评体系
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是监控和改进实践教学各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手段。“考核评价是整个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必要环节,也是保证和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措施。”考评工作应全面考核学生实践情况、教师指导情况以及实践教学效果,充分发挥考核评价在实践教学中的促进作用,扩大实践教学活动的社会影响力。
1.学生评价体系
学生是实践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和体验者。学生考评旨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深化对政治理论知识,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能力。学生考评应依据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目标和要求,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等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考核,重点考核学生在实践教学期间的思想表现、分工协作以及完成实践教学报告等方面。
2.教师评价体系
实践指导教师具体负责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设计、组织指导和实践总结等工作。教师考评旨在督促教师完善实践教学,提升实践教学指导能力,促进实践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教师考评应重点考核教师是否严格按照实践教学计划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的前期准备和组织协调工作是否到位,是否有详细的实践教学指导方案,在专业实践中是否真正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对实践教学是否进行认真分析和总结。
3.效果评价体系
实践教学效果体现了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学生活动的成果,教师的组织和策划水平,实践教学基地的管理水平及其社会功能。实践指导教师应对实践教学活动进行认真总结,并将总结结果及时向思政课实践教学单位和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反馈,同时借助经验交流会、实践成果展览等形式扩大实践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实践教学效果考评目的是要展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强化实践教学成果的社会化运用,增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