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

2015-08-27华奕曦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高校

华奕曦

摘要: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要求学生事务管理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需要引入新的工作方法。通过对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必要性以及目前所面临困境的分析,提出了些许展望。

关键词: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学校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4-0008-02

一、学校社会工作简述

1.学校社会工作的概念

学校社会工作就是通过与家长、学校、社区的互动,在教育机构及其设施中应用专业的社会工作原则、方法及技巧来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并通过构筑“教”“学”“成长”的和谐环境,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学校社会工作的目标在于协助学生做好充足准备去面对现在及未来的生活,从而实现学校教育。

2.学校社会工作的理念

(l)“助人自助”理念。当高校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学校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技能帮助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通过与家长、学校、社区的沟通联系,利用社会资源进行援助,激发受困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其解决问题,走出困境,不断地实现自我发展。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此为社会工作的“助人自助”理念。

(2)“平等”理念。人的能力、财富、社会地位各有不同,但人人都是平等的。特别是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社工与其工作对象相处时是平等关系,在人格上也是平等的,平等的关系也是开展学校社会工作的前提。不能因为学生的某种缺陷或能力的缺失而歧视他们,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3)“服务”理念。社会工作的核心是“服务”。社会工作在其本质上是具有服务性的,它的服务性体现在对面临困境、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有效的服务,帮助受困的人走出困境,回归正常生活轨迹,展开新生活。

(4)“主体自决”理念。社会工作者只负责为案主提供建议、选择和帮助,社会工作者不会替案主做任何决定,不会主导性地去影响案主做决定、做选择。至于是否愿意接受社工的帮助,接受何种程度的帮助都由案主自己决定。

3.学校社会工作的方法

随着学校社会工作理论的产生,同时伴随着工作实务的发展,学校社会工作也逐渐形成了与社会工作相一致的三种常用的工作方法:学校个案工作、学校小组工作和学校社区工作。

学校个案工作最简单的定义就是帮助一个人自助。具体而言,学校个案工作的目的在于通过与案主的充分沟通、研究,使其更清晰地了解困难的实质,激发个人的潜能,以解决问题或困难,促进其个人人格的健全发展。

学校小组任务即是依靠学校环境,经历小组流程和小组社工的帮助,让小组内的个体取得小组体验,发生行为转变,使他们持续提高社会效用,并且达到个体和小组的壮大及发展的一类专门的学校社会任务方式。

学校社区工作就是在社区范围内,基于学校社会工作的理念和原则,运用学校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术来开展学生工作,以此来改善教育环境、促进社区建设,加强学校与居民的沟通以及学校与社区的合作。

二、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必要性

1.新时期大学生问题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的进步,高校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也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给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因此仅仅依靠简单的工作方法已无法解决,而需要通过一套更为专业化的工作思路来进行补充,在整体的情境中加以分析、解决问题。学校社会工作的特点符合新时期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所需的整体化工作思路,发挥其专业化特长,整合个人、家庭、学校、社区资源,为学生提供服务。

2.传统单一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局限性

我国传统单一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其局限性。第一,偏重灌输式教育和规范性约束,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和集体意识的过分强调,忽视了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有着截然不同的个性和需求,更没有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独立人格。第二,思想政治工作对象大多局限于学校内部的学生,很少从教育管理者、家长和外部环境来综合考虑,缺乏整体性工作思路。第三,思想政治工作以导前教育为主。导前教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发展性和预防性两方面,事后鲜有作为,即便有也是为了避免类似问题再发生。为了更好地应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的发生,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需要结合补救性的工作来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走出困境,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3.学校社会工作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及社会化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原则是“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在学校里除了学习各类专业文化知识以外,还要在体魄、智商、情商等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从而实现社会化。在这其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困难,出现行为偏差和行为失范。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家长很难及时地给予更多专业的帮助,或者学生不愿意让他们知道。此时,专业的学校社会工作者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为受困者提供专业的服务,协助他们克服困难,学会如何处理问题、如何预防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学校社会工作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具备去适应现在和未来生活的能力。

三、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面临的困境

在国外,学校社会工作已发展得相当成熟。在我国港台地区,学校社会工作已成为职业化、制度化的活动,专业化程度也很高。在国内,社会工作才刚刚恢复了20年,而学校社会工作发展时间更短。因此,当前学校社会工作想要介入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面临着诸多困难。

1.学校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程度比较低

虽然一些综合性大学开设了专门的社会工作专业,但相对高校的基数来说,社工专业开设的普遍性还不是很高。另外,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在社会上能找到本专业的岗位很少,尤其是高校为学校社会工作者提供的工作机会很少,当前国内只有个别高校开展了社会工作,而且高校社会工作者的编制和晋升制度都还没得到妥善解决。

2.内地高校对学校社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首先,许多高校对学校社会工作的认知比较模糊,对学校社会工作的专业性认可度不高,还抱有怀疑的态度。其次,国内的高校很长时间以来也已形成了比较稳定和固有的学生事务管理模式,不易接受新思维,对学校社会工作的参与还存有疑惑。

3.我国内地的非政府组织极其缺乏

非政府组织所具备的服务性、灵活性和奉献性使它成为美国及港台地区推动学校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力量,而我国内地非政府组织极其缺乏,即使有,很多也只是流于形式。这样就没有合适的机构去推动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更别说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了。

4.学校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素质不高

由于社会工作在我国国内的认可度不高,学校社会工作发展比较慢,社会提供的岗位很有限,因此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实践机会很少,即使进入了高校进行学校社会工作,很多时候也因为得不到重视而跟其他工作性质混为一谈,在实践中专业素质得不到应有的提高,从而这些学校社会工作者不能有效地利用学校和社区资源,很难实现预期的效果。

四、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展望

1.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路径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着手:(l)学生方面,在全体学生中,我们可以开展预防性工作。对于目前已经遇到困难的弱势群体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技能提供发展性和补救性的专业服务,比如:贫困生工作、就业压力疏导、学习困难帮扶、恋爱困惑等等。(2)学校方面,学校社会工作者应该运用专业知识做好各方沟通,保证学生事务管理的各项政策都朝着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推进,同时要取得学校教师与行政人员的大力支持。(3)社区方面,学校社会工作者应该做好沟通和整合工作,充分挖掘社区居民的能力,整合多方资源,为在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社区环境。

2.政府组织主导,非政府组织推进

鉴于我国的社会特性,政府组织应针对目前的情况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与引导,使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成为一项政策固定下来。非政府组织的工作方式比较灵活,自然成为政策的执行者与推动者。由非政府组织出面,直接指导高校中社会工作的介入与实施,在后续的发展中,非政府组织还可以提供物质上的支持,并进行有力的监督。

3.学校社会工作者福利待遇的保障

一是要给学校社会工作者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鼓励他们参加专业学术会议、参加各类培训,与各高校的社会工作者进行有规律性的工作交流,互相取经,取长补短,提高专业水准。二是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地位和待遇,完善奖励政策和薪酬制度。

猜你喜欢

高校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