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好《经济生活》新教材中的事例

2015-08-26陈欣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经济生活高中政治运用

陈欣

【关键词】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教材事例;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6-0079-01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经济生活》日常教学中,很多教师会从教材外收集相关事例运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这些事例能使教学富有时代气息,这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但我们在“求远”的同时,切不可“舍近”。在《经济生活》(人教版)新教材中,每个框题都提供了一定的事例,并在这些事例后面设计了相关的问题,这些事例是教材编写者精心挑选的,它们不仅与教材内容息息相关,而且利用起来直观方便,只要利用好这些事例和问题,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一、利用教材中的事例导入新课。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经济生活》新教材中,每一个框题的开始都提供了一个事例,直接使用这些事例可以节约很多的备课时间,更重要的是会给学生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如在引入“科学发展观”这一内容时,教材已经提供了“某地区砍伐森林,制作家具,虽然GDP增长了,但出现了水土流失、洪水泛滥等现象,甚至使人们失去家园和生存空间”的事例,后面设置了“这种增长对人民生活改善、国家发展有益吗”的问题,学生通过探究讨论自然可以意识到科学发展的重要性,意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而引入科学发展观这一教学内容。

二、巧用教材中的事例加强训练。在《经济生活》新教材中,每个事例后面都设计了几个问题,这些问题丰富多彩,有的属于知识性的,如在讲到“我国分配制度”这一内容时,教材上提供了“小吴一家收入状况”的事例,在这一事例后面提供了“小吴的爸爸和姑姑主要按什么方式取得收入”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利用这一事例与问题来让学生掌握我国的分配方式这一知识。有的属于能力性的,如在讲到“储蓄存款”这一内容时,教材上提供了关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迅速增长”的事例,在这一事例后面提供了“我国城乡居民储蓄连年增长,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的问题,我们可以利用这一事例与问题来培养学生全面看待现象与问题的能力。有的属于思想性的,如在讲到“正确对待金钱”这一综合探究内容时,教材上提供了对待金钱的正反两个方面的事例,在事例后面提供了“金钱应该如何获得”“你的零花钱应该怎么花”等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与探究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三、调整教材中事例,使其贴近实际。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事例,并不是原封不动地照用,我们要考虑此时此地的实际情况,根据变化的实际来适当调整教材中的事例。一要让事例贴近时代。《经济生活》新教材中的很多事例都与数据有关,虽然教材内容不断修订,但教材中的数据不可能做到随时更新,数据每年每月每天都在变化,那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就应该对教材中的数据进行更新,把最新数据展示给学生,真正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课的时代性,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魅力。二要贴近学生。《经济生活》新教材中的事例不可能兼顾到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教材只是列举了一些在全国较为典型的事例。如在讲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内容时,教材引用了“新疆一个民族乡改革开放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的事例,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把新疆这个民族乡调整为自己的家乡,通过了解自己家乡的变化,来思考事例后面同样的问题,这样更贴近学生生活,更有亲切感。

(作者单位:江苏省清江中学)

猜你喜欢

经济生活高中政治运用
浅谈高中经济生活课学习策略的几点建议
如何提高中学生参与经济生活能力的探讨
基于货币视角的“经济生活”的逻辑分析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