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书与教书

2015-08-26杨林柯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无字教书肉体

杨林柯

教书的人不读书怎么教书?但确实有一些教师不读书却在教书。

“书”有两种,形而下意义的书是有形的书、有字的书;形而上意义的书则是无形的书、无字的书。对师生而言,有字的书即指教材,也包括一切课外读物;无字的书则是社会现实、宇宙人生。“教书”不仅要教学生读第一种书,更要教学生读第二种书。也就是说,不仅要教会学习的方法、考试做题的技巧,更要让学生有求知热情,能够主动探索未知,由课内辐射到课外,让学生对大千世界有一种好奇心,并能真实勇敢地面对,否则还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教师。学生最终是社会的人,这也决定了教育须面向未来,应教会学生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并快乐生活,成为合格公民,这才是最根本的。这考验一个教师的教育智慧和教育良知。

读书也是间接了解社会的途径,因为社会太大,许多事不可能亲自经历,这就要求教师关注人生世相,有“天下”意识,要觉悟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不仅仅是为学校、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更是为社会培养一个合格的公民。

有些教师可能会说,负担太重,没时间读书。这个理由实际上是不成立的,只要想读,早晨起床后,晚上临睡前,课后的空闲时间……都可以。问题是有无精神饥饿感,有无心灵需求。如果把教书仅仅当作一个饭碗,没有当作一种志业,那么读不读书也就无足轻重了。

还有些教师说,我不读书学生照样“成绩优秀”,但教育评价不是“现货”,而是“期货”,“见分不见人”是反教育的。一些“优秀教师”本身就是严苛的教师,他们信奉“严师出高徒”,让学生争做“人上人”,宣传“成王败寇”之类的病害价值观,影响学生生命健康,导致教育问题不断被传递。

读书可以重建自己的生命。上天只给我们一个肉体生命,精神生命的重建则靠我们自己。我个人认为,爱读书的教师会更温和,对生命更有敬畏,因而更会以平等意识去对待学生,因为读书能使人的内心强大,让人精神更加自由,更有超越感,更容易走出当下的迷途。

文凭不代表读书的多少。陈丹青先生说:“文凭是平庸的保证。”说通俗点,它只是一张饭票。实事求是地说,这些年,我们在人才培养上出现了诸多怪异的现象,比如:有文凭没有文明,有知识没有见识,有情趣没有情怀,有信念没有信仰,追高薪却不会创新。甚至有学者痛斥:我们培养了太多有文凭的野蛮人。精神空虚,没有信仰,急功近利,工具理性高度发育,这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结构性短板。

我个人认为,教育问题从根本上讲依然是读书问题。这个与学科无关,不是文科教师需要,理科教师就不需要。只要是教育者,读书就是一种责任和使命,因为人是灵肉合一的,肉体要吃饭,精神也会有饥饿感;肉体要沐浴,精神同样需要。否则,只有利益冲动,人就生物化了。

总之,读书的好处很多,它让人接受多种思想,若只有一种思想,人就不可能进步。就此而言,读书让人的生命实现有了更多可能性。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猜你喜欢

无字教书肉体
读书、教书、写书:我的专业发展三部曲
我的教书生涯
我的诗
珍妮·萨维尔
不可思议的旅程
读一部“无字”的“名著”
不是放马的
秀才教书
从创伤记忆看张洁的《无字》
《无字》与《青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