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夏日,登巍宝山记

2015-08-19忆苏

大理文化 2015年7期
关键词:密林立夏宝山

忆苏

2015年5月6日,农历乙未年三月十八,立夏。

天亮前的一场细雨让晨光变得清明而净冽。天光微亮,起身,上巍宝山。

驱车到达山门外的停车场,还不到八点。宽敞的车场只停放了三四辆车。我们大概是今天上山的第一拨人了。

一下车,清新的空气带着昨夜雨露的湿气,和着泥土、青草、树叶的香气扑面而来,让人神清气爽,满目澄明。踩着湿漉漉的青石台阶拾级而上,过书着“万顷松涛”“青霞在望”的石坊,如同走入一卷浓淡相宜的碧色水墨中。雨后的青山,怎一个翠字了得?

距巍山古城约10公里的国家级森林公园、道教名山巍宝山古树参天,一年四季林木葱茏,清净幽深。不论何时上山,都能让人心静神宁。依山而建的古建筑群多为道观,最高峰海拔2509米,峰顶建有斗姥阁。登斗姥阁可以选择三条路线,一条顺着密林中的宫观行进,一条顺“青霞在望”石坊旁的石阶登龙山峰直接上山,绕开文昌宫、土主庙,青霞观和玉皇阁等几个宫观。另一条就是从停车场顺着斜斜的山道,先到藏于密林中的长春洞,再拾级而上,从后山登上斗姥阁。

今日上山,一则想着雨后青山的幽静清明,一则念着青霞观和玉皇阁中的牡丹和蝴蝶花,前段日子琐事缠身来不及上山,春渐远,夏将至,不知可还赶得上花期。遂顺土主庙开始,循花而去。

刚过土主庙,一缕隐隐的琴声从密林深处幽幽传来。踏着乐声走进文昌宫,只见满庭翠色,春柳如丝。一池碧水清冽明澈,水面柔波微漪,再加上清幽的古琴声,让人有种如入仙境的错觉。石栏边上,几簇素白的月季开得正盛,经过昨夜雨水的洗涤,有种素洁的清美。来自厢房播放器里的琴声穿过空气一点一点渗进柳条,渗进花瓣,渗进碧水,再一点一点流进我们的心里。两位道长神情宁静,坐在殿旁的玉兰树下,一边喝茶一边小声地聊着。身旁,是他们栽下的一盆盆石莲花,端然,素美,在庭前,殿旁,有种出尘的气象。

坐在池中的文龙亭内,听着空灵的音乐,看满池如烟似雾的柳条在清风里飘渺,便想着,等哪天学会操琴,一定到此,在亭中弹一曲《一念心清净》,弹一曲《轮回》,或是《莲花朵朵开》,定是一件悠游自在的乐事。

在龙池烟柳的美景里小坐片刻,我们起身离去,继续前行。

道旁林立的古木遮天蔽日,那些古老的有着几百年岁数的高山栲,在晚春夏初的雨后清晨,好像比往日更加清丽。太子殿前满坡的金丝莲开得艳丽明媚,像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让人忍不住驻足凝目。

缓缓行过灵官殿,进青霞观。

青霞观是巍宝山中除去长春洞,在我心里最为神秘的地方。它的选址极为讲究,背靠高峰面朝密林,山势环绕,茫茫苍苍。从外面看,殿门朴素简单,身后却暗藏玄机,是典型的藏风聚气之作。传说南诏第一代王细奴逻耕牧巍宝山,在此得太上老君点化,得王位十三代。故事代代相传,让这方洞天更显传奇色彩。

走进殿门,一层一层拾级而上,便步人一个别有洞天的清幽之所。青霞观又名“清微观”,俗称老君殿。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由湖北武当全真道人沈妙章修建。后几经毁坏,又几经重修,终保存了现今的古朴大气,典雅威严之象。这道观中,原先住着一位本地姓江的道长,会医术,能看病,多年前仙逝,但留下了自己独创的草药——养生茶。如今的观内,厅里的条桌上,常年摆放着泡好的养生茶,任你何时到来,都可以自取来喝。

幽静清穆的道观内,没有文昌宫的仙乐飘飘,只有林间一声一声清脆的鸟鸣传来,道长不知云游何方去了,观内只有一位守殿的女子,还有一位外地的来客,正旁若无人地坐在侧殿的廊前,安静地喝着茶,对着手里一卷旧书发呆。

正殿的左右两侧,对称地栽着两株“蝴蝶戏珍珠”。这花,我在别的地方没有见过,也不知道它的学名。儿时上山,这两株植物还很低矮,花瓣洁白,四个单瓣像蝴蝶欲振翅飞舞,花瓣围着几颗小米粒般的疙瘩,让我一眼就甚为喜欢。那时有人说它叫“蝴蝶戏珍珠”,倒是花如其名。如今我已中年,这两株花树,也长成可触及旁殿屋檐的高度。此花花期不长,一年开一季,也就是二十来天的绚烂。能遇上花开,也是缘分。立夏之日,正是花开繁盛之时。满树洁白灵秀的小花一朵一朵连成一片,一片一片开成一蓬,宛若春夜落雪。树下,零落着被夜雨滴下的花瓣,有种清寂的禅意之美。

满怀欣喜,在花树下拍下照片留影,留下梦里“花落知多少”的诗情画意。出青霞观,上几道台阶,就是玉皇阁了。那里有成片的牡丹,只可惜错过了花期,只待明年。

游完这几座宫观,网了与花儿的约定,我们顺石阶穿行于繁茂的山林,向斗姥阁行进。

雨后初晴,阳光轻柔。青石台阶随蜿蜒的山道伸入密林。石阶上,小道旁,一片一片的青苔安静谦卑地举着小花,在立夏的清晨,在幽静的道家清净之地,细细碎碎无声无息地自顾盛放着,所谓“一花一世界”,便是这般的了。

行走之间,身后隐隐传来一群人的说笑声,应该是和我们一样晨起登山的人。一只棕色卷毛小狗先于主人赶上我们,欢快地跟在我身后,走走停停,四顾张望着。

九点,到达斗姥阁。这座建于巍宝山最高峰的寺观始建于清初,乾隆四十年(1775年)重建。只可惜三年前春天的一场大火,让殿宇尽毁,如今重修的斗姥阁,气势威严,肃穆庄重,但却少了古寺殿宇那种和岁月一起老去的沧桑感,少了时光流过的痕迹。

立于斗姥阁外的平地上,顿觉心胸开阔,心底油然而生“一览众山小”的清朗明快。山风轻盈,松涛阵阵,高居山巅的斗姥阁,真是占尽了无限的好风光。若是夜宿山寺,一定也有李白“手可摘星辰”的奇思妙想。

传说中,斗姥是道教星宿神中众星之母,也是掌握农业节令之神。季节的更替,气候的变化,生命的长短,都由星君掌管,所以将此观建于高山之巅,足见古人信仰天地星宿,对道法自然境界的追寻与推崇。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在立夏的清晨,登临供奉着星君的斗姥阁,想来也是一种机缘。

出斗姥阁后门,青石台阶顺山势回环而下,就到了俗称的后山。

后山的建筑群不多,三清殿、财神殿、培鹤楼、三公主殿,倚着斗姥阁下的平地而建。建筑高低有致,错落有序,园子里林木葱翠,花影婆娑。守殿的几位老人,将庭院里打理得洁净清秀。每次来到,总能讨得滚烫的热水泡上一杯清茶,坐在花木扶疏的园子里与老人拉拉家常,歇歇脚。

小坐片刻,告别老人,顺小径缓缓而行,下山。

后山的林木没有前山的繁茂,多是一些灌木和品种不一的松树,听着清风里的阵阵松涛声,慢慢走着,遇到一家老小七八人,背着行囊,两个小孩蹦蹦跳跳跑在前头,一个男子抱着一只鸡冠火红的大公鸡,朝财神殿方向而去。

10点半,回到停车场。来时空空的车场已经停满了大大小小的车辆。一波一波的外地客人正在山门前拍照留影。

上车,迎着暮春的阳光,下山。

立夏日,一起登山的只有家人和我。时至中年,除工作需要外,愈发不爱呼朋引伴抱团聚会,想来这样空灵幽静的青山,也更适合一两个人,安安静静地来,安安静静地,离开。

猜你喜欢

密林立夏宝山
如何走出密林
立夏喽,碰碰蛋
立夏
程宝山书法作品选
密林中的迷宫
立夏
Début de l’été
马宝山小小说欣赏
Surgical treatment options and its results for thoracic and thoracolumbar disc herniation with or without ossification of ligment flavum
Immunopathological observation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and discogenic p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