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看巍山高台社火

2015-08-19张树禄

大理文化 2015年7期
关键词:巍山高台社火

张树禄

巍山民族民间艺术古朴深厚,高台社火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

在不久前刚刚举办的“2015年中华彝族祭祖节”和“第五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期间,巍山县南诏镇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惊险奇异的民间传统技艺“高台社火”展演,令游人和观众叹为观止。

巍山高台社火最早来源于古人对土地与火的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高台社火属于民间社火车轿类,通过创新改造,以高和险在云南各种民间传统技艺中鹤立鸡群。

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巍山精神文化生活匮乏,能够看上一场杂技和马戏表演都成了一种奢侈。只有在重大节日或重要活动时,会有高台社火的表演,给节日带来喜庆欢乐的气氛。

提起高台社火,最早要追溯到民国时期。当时,县城有一位家境殷实的开明士绅,在上海闯荡一段时间后回到家乡。他过惯了大城市灯红酒绿、歌舞升平的日子,觉得巍山太缺少文化生活。由于他曾在上海学过京戏,于是就由他置办了京戏的行头,组织一些俊男靓女精心装扮,教他们一些京剧舞台上的身段,做一些简单的表演,模仿京剧人物进行吹拉弹唱。后来,他觉得很有意思,就倡导这些演员们到百姓中去表演。

为了让更多的百姓看到外面的精彩世界.看得见京剧表演艺术,他让八个壮汉抬着用木制的高台支架,俊男靓女在支架上沿着古街巡游表演,这就是巍山社火最初的雏形。当时举办社火表演的经费均由这位士绅负担,除了装置高台社火的开销外,对参加演出的人员还按工种的不同领取赏钱。当然到社会上的表演是不收费的。一般来讲,这种公众场合上的社火表演也只有遇到重要节庆时才会进行,一年当中也仅有一、两次,社火表演完了,参与其中的人也就散了。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更加富足,节庆活动逐渐增多,高台社火的制作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不断地发展制作表演过程中,高台社火构造由粗糙演变为精致,从原始发展为现代。每逢过年或遇到重要节庆,巍山都会举行高台社火民间技艺表演。

高台社火的结构大体分为底座和铁芯子两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台社火的木制结构经过民间艺人和技术人员的不断改进,演变成可以安装在架子车上推着前进的底座。在底座的中心位置安装用扁铁锻制的铁芯子,铁芯子高三米以上,上面安装了根据戏剧情景设置的踏板,这些踏板是让扮演戏剧人物的小孩站立的。小孩化妆成戏剧中的人物,然后将他们抱到踏板上,双脚套进踏板上事先设置好的脚套内,再用布条把小孩的腰部绑紧在铁芯子上,在高台上做出各种优美的舞台造型。

高台社火是靠一种扮演造型技艺获胜的艺术,通过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和严密的构思,让演员扮演历史人物和民间传说中的人物,形成一种故事组合,给人一种惊险迭出的艺术感染力。加上演员必须是儿童,在3至4米高的芯子上或并立或叠置,或横着或倒立,精彩纷呈,险象环生。这些即是民间艺人根据一定的物理原理,利用人们形成错觉的心理特点,虚实相生,真假混同,把结构巧妙的芯子绑成“空中舞蹈”,令观者提心吊胆,而表演者神态自如,或英姿飒爽或慢舒广袖。

一架高台就是一台场景,一台场景就是一台戏。巍山高台社火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将《老君点化细奴逻》、《武松醉打蒋门神》、《船舟借伞》、《穆桂英挂帅》、《洞宾渡牡丹》、《西游记》、《断桥》、《山伯访友》、《三打白骨精》、《战洪州》等历史人物和南诏民间传说形成一个故事组合展现给观众,是云南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

与高台社火配套的还有跳猫猫、跳麒麟和踩高跷。普通的高跷高度在三、四尺左右,而伴社火的高跷高度有七尺。踩这种高跷的人,要经过专门的训练。这些踩高跷的男子化妆成戏剧中的人物,其中有两副高跷难度最大,一副是“寿星骑白鹤”,一副是“闷头凤”。“寿星骑白鹤”的高跷需要踩高跷的男子化妆成彭祖寿星,并将扎制裱画好的白鹤套在腰部,再来固定高跷:而踩“闷头凤”的则需要将一个用竹篾扎制裱画好的重量在二三十斤的凤凰顶在头上,罩住上半身,穿上表示凤凰双脚的裤子。踩着高跷在街上行走时,必须将“凤凰”用手好好稳住,不能露出人身,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了。

所谓的“跳猫猫”其实就是跳老虎。虎属猫科动物,乃百兽之王,过年跳虎意在借虎驱邪,巍山百姓俗称“跳猫猫”。麒麟是古代传说中能带来祥瑞的奇兽。用竹篾和纸品扎制裱画出虎和麒麟的头部及臀部,头部和尾部用布料分别画成虎皮和麒麟皮相互连接,人钻进去站立起来时,纸老虎、纸麒麟的高度都在两米以上,个头很大。表演时,分别由四个身强力壮的男子钻进去,以“虎皮”和“麒麟皮”遮住全身,一人在前撑住虎头、麒麟头,一人在后充当虎和麒麟的下半身。收束妥当后,两人同时起立,走步、跳跃的动作要和谐统一,以显示出虎和麒麟的威风。

高台社火离不开踩高跷,高跷有七尺高,演员们扮演彭祖、钟馗、包公等戏剧人物,意在喻祈人寿年丰、四季平安。跳猫猫、跳麒麟也是高台社火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都有辟邪、吉祥的寓意。还有舞狮、腰鼓、大头娃娃等参演其中。

高台社火表演从南诏文化广场开始,在响亮的锣鼓声中,“太上老君”轻轻摆动拂尘,在旱船的托运下,走进人群之中,仿佛让人如临仙境,不禁想起当年老君点化细奴逻的神话故事传说。紧随其后的是舞狮、舞龙队伍在舞台上尽情表演,展示着各种惊险的民间技艺。《武松醉打蒋门神》、《船舟借伞》的精彩故事也随着社火表演队伍相继亮相登场。在高高的支架上,小演员们或是单脚站立挥舞长刀,或是躺在布袋里。有的站在伞顶轻拂长袖、轻歌曼舞,有的站在船头展示各种舞姿……精彩绝伦的表演让人赏心悦目,无不让人啧啧称赞。

高台社火表演队伍走过蒙化广场,打头的舞龙队摆开架势,在长长的古街上开始耍龙戏珠,舞动着龙身,气场十足,向周围的观众和游客展示了巍山古老的舞龙习俗。一支由五六十人组成的大头娃娃队伍跟在后面翩翩起舞,拨动彩扇,边走边向观众摆出各种调皮的造型,或向路人露出友善的微笑。紧接着就是高台社火主角《老君点化细奴逻》登场,《西游记》、《断桥》、《山伯访友》等历史故事也浮出画面,猫猫、麒麟大摇大摆地从南诏古街走过,在锣鼓乐队演奏中,彭祖、钟馗、包公等戏剧人物踩着七尺高跷绕过了古城四方街……整场表演浩浩荡荡,场面尤为壮观。

巍山高台社火融合了我国古代的杂技和戏曲的表演成分,是一种别开生面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充满热烈深厚的民族情感,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追求,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观赏价值,是巍山民间艺术的“活化石”。

编辑手记:

本期编发的7篇稿子,分游踪和民俗,这其中还可细分出村镇和民间文艺。《洱海,时间之蓝》从一个本地人的角度,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机缘游洱海的记忆和叙述,情感真实,文字精到,文章唯美;《石宝山看云》从一个细部去开掘,把石宝山的云写得“绿意盎然”,并以徐霞客游记中“只觉绿云上幕,而仰不见天日”来印证,足见作者的观察入微,在游记中对于人生的感慨,可与唐宋散文遥相呼应。《立夏日,登巍宝山记》语言简炼,文笔清新优雅,更多的是个人的所见所闻所思,阅读此文,仿佛跟着作者在雨后清新的空气中畅游一番巍宝山,迎面皆是绿意盎然,养心养眼。《寻访遥远的朱苦拉》是写一个小村落的文章,难得的是这个小村庄有着浓郁的异域特色,如今名声大振,教堂、咖啡林、渔泡江、彝人、鸡鸣三州,令人置身于一个奇幻的世界。《漫步大理三月街》是个老题,难写,但作者以一个文化学者的眼光,带大家对三月街进行了一次“文化游”,有知识性。《相约蝴蝶会》是篇美文,蝴蝶泉是爱情的不老泉,蝴蝶会与爱情密不可分,作者对蝴蝶会的思考也与爱情有关。《观看巍山的高台社火》写的是民间艺术,时代变迁,人们的精神需求日趋多样化,那些纯手工的,有别于声、光、电的艺术形式悄然重现,这是一种回归,为旅游文化注入了新鲜元素。

猜你喜欢

巍山高台社火
闹社火
甘肃:新年舞社火,经久不息
巍山(山龙)(山于)图山出土佛教石刻造像初步研究
危如累卵
巍山喜迎60华诞
“社火”辨——兼论中原传统社火的发生
社火,耍起来
杭高台籍校友名人史迹考——林木顺与李苍降
巍山小吃
云南巍山龙于图山城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