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想在大学生新型思维方式培养上的几点思考
2015-08-18赵恒军
赵恒军
【摘 要】文章结合现有大学教育和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对基于数学思想的新型思维方式进行了阐述,也探讨了一些基于数学思想的大学生新型思维方式的培养方式。
【关键词】思维方式 数学思想 大学生 新型
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在当下的社会中,现代通讯和其他各种手段的广泛应用,使事物变化的时间尺度急剧收缩,事物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整个世界都充满了矛盾和不确定性。这一切都对人类思维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只有超越常规思维才能够适应新的时代。因而,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对大学生新型思维方式的培养是当务之急。
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们的具体意识,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通常认为的数学思想包括:方程思想、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集合论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公理化思想及极限思想等。数学思想的产生,其根本都凝聚着数学家的高度思维创造。
一、基于数学思想的新型大学生思维方式
基于数学思想的新型大学生思维方式,不仅要体现由数学思想引导的思维方式的特点,还要符合大学教育和大学生现有思维方式的特点。因此,基于数学思想的新型大学生思维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开放、创新的思维方式
开放、创新的思维方式是这个时代对大学生能力培养的更高要求。只有具备开放性、创新性的思维方式,才能够使我们的大学生能够立足于现代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偶发性、跳跃性等各种性质,以敏锐的触角追踪思维对象,把握住现代社会事务发展的最新动态,随时接受信息的反馈,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目标和态度,让自己向着最佳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只有开放、創新的思维方式,才能让大学生不拘泥于既有的条条框框,对现存事务进行反思和批判,从而对整个社会做出更有意义的研究。
(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式
现代社会对应用型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在对大学生新型思维方式的培养上,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式显得尤为重要。结合现代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即好奇心强、思维敏捷而活跃、视角广阔等,教师们应当积极扩充他们的知识量,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同时要加强对他们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如何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式的训练。
二、基于数学思想的新型大学生思维方式培养的现实途径
数学思想的灌输,有助于对大学生新型思维方式的培养。因此,如何实现数学思想在大学教育中的灌输,是当下对大学教育改革的新要求。笔者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在高等数学的授课中,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高等数学是大学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必修课,因此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培养大学生思维方式的最佳途径。但是由于现行的高等数学教材已经形成了高度完善的知识体系,其中对于数学知识的实际产生过程进行了掩盖,从而忽略了数学思想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高等数学这门课程中学到的更多是过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理论,而没有体现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认知。因此,为了能够在高等数学的授课中,融入数学思想和方法,进而对大学生新型思维方式进行培养,高等数学在教学改革中应当注意以下两点:1.强调对数学知识实际产生过程的讲授;2.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强调学生自身对问题发现和解决的主动性,从而引起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思考和引用。
(二)借助互联网等媒体技术,拓展数学思想培养和提高的空间
高等数学课程的讲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认知数学思想和方法,但是如要让学生能够在领悟数学思想和方法后,转变其固有的思维模式,则需要做更多的努力。在课后,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和现代化教育手段,开展网络辅助教学活动,将网络辅助教学作为原有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必要补充,创建师生交流平台,充分运用辅助教学平台的课程论坛等功能,致力于拓展学生对数学思想和方法应用的空间,可以更加发挥出高等数学对学生新型创新思维方式培养的潜在作用。
(三)开设数学实验的公选课程,注重数学思想和方法在各个专业领域的应用
数学实验是一门将数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的新型数学课程,其实质是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与各专业联系紧密的问题,经过分析和抽象,将其简化为数学模型,并运用数学的方法借助于相关软件予以解决。
在全校范围内开设数学实验公开选修课,组织对高等数学有兴趣的各个专业的学生进行试验,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生活和专业领域的具体实际问题,可以激发更多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在此过程中,学生也能感受到数学思想和方法的魅力,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这种新型的思维方式。
三、结束语
数学思想凝聚着数学家们高度的思维创造,而在数学思想中所体现出的思维方式,正符合了当下社会对大学生思维方式转变的需求。因此,在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中,我们应当将数学思想渗透进大学教育中,以培养大学生的新型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 张晖,李桦.大学生现代思维方式培养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163-166.
[2] 刘佳,吕青.浅析当代大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J].科技视界,2013(23):15-16.
[3] 夏威.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7(01):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