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对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
2015-08-17王觉
王觉
【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改变,旨在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所收治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复方丹参滴丸,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RP浓度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RP浓度显著下降,恢复正常值,显著优于对照组CRP浓度下降程度,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应用于不稳定心绞痛的治疗,可以降低血清CRP浓度,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复方丹参滴丸;不稳定型心绞痛;C反应蛋白
【中图分类号】R972+.3 【文献标识码】A
血清C反应蛋白(CRP)是机体受到细菌或病菌等微生物入侵时肝细胞合成的急性时相蛋白,是反映机体炎症性反应的一个重要指标[1]。相关研究结果发现,全身炎性反应是影响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因此,血清CRP水平高低是用于判断不稳定型心绞痛危险性的重要指标。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加用复方丹参滴丸,观察其血清CRP浓度变化情况,以判断其临床疗效,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所收治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新修订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临床诊断标准。治疗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33例,平均年龄(53.6±17.2)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34例,平均年龄(52.9±16.9)岁。所有患者一般情况统计学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排除类风湿、恶性肿瘤、急性炎症疾病、进行性组织坏死等疾病,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硝酸甘油、长效消心痛片、肠溶阿司匹林片以及速避凝针皮下注射,有溶栓指征用尿激酶150万V。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口服10粒,3次/d)。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清晨进行空腹抽血,检测血清CRP浓度。
1.3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数据用“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血清CRP浓度变化情况对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RP浓度显著下降,恢复正常值,显著优于对照组CRP浓度下降程度,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清CRP浓度变化情况对比
(n=56,x±s,mg/L)
组 别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组 15.30±8.10 8.56±4.30
对照组 15.10±8.56 11.62±2.68
注:CRP正常值<10 mg/L
3 讨 论
复方丹参滴丸多应用于气滞血瘀所致胸痹,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作用。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复方丹参滴丸是以水溶性丹参素、三七苷为主要成分的一种纯中药制剂,在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方面具有显著疗效,是临床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安全有效的药物之一[2-3]。临床研究早有报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受体阻滞剂和抗血小板药等都具有降低血清CRP水平的作用,但鲜有研究提及复方丹参滴丸在降低血清CRP方面的效果。本研究发现,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CRP升高尤其显著,说明CRP是反映冠状动脉斑块不稳定型的一个可靠指标。服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RP浓度显著下降,恢复正常值,显著优于对照组CRP浓度下降程度,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复方丹参滴丸可以减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炎性反应,从而提高临床疗效。与相关研究结论相吻合。综上所述,复方丹参滴丸应用于不稳定心绞痛的治疗,可以降低血清CRP浓度,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卓绮玲,林增文.高 敏-CRP-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4,25(1):72-73.
[2] 王东霞,王孝铭,许晶兰.复方丹参滴丸对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形态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6,22(10):933-937.
[3] 熊承文,梁月婵,邹 敏,等.复方丹参滴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及炎症介质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9):1516-1518.